孙彦琴,李 明,朱翠玲,刘新灿,唐荣欣,李露露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二区,河南 郑州 450000)
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60例*
孙彦琴,李 明,朱翠玲,刘新灿,唐荣欣,李露露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二区,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加安慰贴,治疗组给予西药联合三伏药贴,两组均连续治疗2 a(三伏),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判定疗效。结果:两组在住院率、呼吸道感染次数、6 min步行试验方面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疗效确切。
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治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临床观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终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为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和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心力衰竭是以心慌、胸闷、气喘、咳嗽、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尤其在冬季更易加重。通过“治未病”,在冬季到来之前提前预防治疗,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而降低心衰加重的频率,从而减轻发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天灸疗法是中医学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亦称“冬病夏治”;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中药外治法相结合的最具特色外治法中的一种疗法;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尤其是“天人相应”的生态医学观和“上工治未病”的预防观念。2013年6月—2014年9月,笔者采用三伏天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稳定期60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门诊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岁~75岁;病程6个月~10 a。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岁~75岁;病程6个月~10 a。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1-3]的标准。主要条件: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或)端坐呼吸;②颈静脉怒张;③肺部啰音;④心脏扩大;⑤急性肺水肿;⑥第3心音奔马律;⑦颈静脉压升高>16 cm水柱;⑧循环时间>25 s;⑨肝颈返流征阳性。次要条件:①踝部水肿;②无上呼吸道感染的夜间咳嗽;③劳力性呼吸困难;④淤血性肝肿大;⑤胸腔积液;⑥肺活量降低至最大肺活量的1/3;⑦心动过速(心率≥120次);⑧按心力衰竭治疗5 d内体质量减少>4.5 kg。
具有以上2项主要条件或具有1项主要条件及2项次要条件即可确诊(除外明确肺源性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右心衰、急性心衰、或急性心梗后心衰)。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学》[4-5]和《中医病证分类代码》[6]中关于心阳气虚的标准。主症:心悸胸闷,气喘,乏力,畏寒,活动后加重。次症:神疲,易汗出,咳嗽,咳白色稀痰;舌质淡暗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细数。
2.3 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标准
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不出现疲劳、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及心绞痛等症状无心力衰竭体征。Ⅱ级: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时即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症状及心力衰竭体征(如心率加快、肝肿大等)。Ⅲ级:体力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Ⅳ级:不能胜任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仍有疲乏、心慌、呼吸困难或心绞痛及明显的心力衰竭体征,体力活动后加重。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慢性心衰诊断标准的心功能Ⅱ、Ⅲ级、原发病为冠心病、心肌病的慢性心衰患者;②符合上述中医辨证诊断标准者;③年龄18~75岁。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者;②心力衰竭急性期者;③年龄<18岁或>75岁;④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肾功能异常者;⑤严重精神病患、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者等应慎用或禁用。
对照组给予地高辛 0.125 mg,1 d 1次(上海信宜制药生产,批号20130206);螺内酯20 mg,1 d 1次(浙江亚太制药公司生产,批号20130518);速尿片20 mg,1 d 1次(北京太洋制药公司,批号20121115);卡托普利片:12.5 mg ,1 d 2次(上海实叶制药公司生产)。心衰加用阿司匹林 0.1 g,1 d 1次(德国拜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1017);阿乐10 mg,1 d 1次(北京嘉林制药公司,批号20130109);消心痛10 mg ,1 d 3次(上海复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1214)。加安慰贴模拟三伏贴制作方法,采用淀粉加用药物调味剂,规格、外观、气味等与试验药物相同。
治疗组给予西药,用药及方法同对照组。加三伏贴加味,药物组成:白芥子360 g,延胡索360 g,甘遂120 g, 细辛240 g,肉桂240 g,红花240 g ,黄芪360 g。操作方法:诸药共研成粉,过120目筛。另备好鲜生姜汁。于夏季头、中、末三伏期间,每次取药末3 g用生姜汁调成膏状,捏成饼状,置于特制胶布中央,贴敷在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天枢、定喘、内关等穴位上固定好,每次维持3 h~6 h,每10天贴1次。注意事项:贴敷期间贴药处避免挤压,一般3~6 h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如贴药后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忌食海鲜、鹅、鸭等,用温水洗澡,忌入冰室。两组均连续治疗2 a(三伏),于治疗后3~6个月随访判定疗效。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关于心力衰竭的标准。显效:主症+次症均消失。有效:主症消失,次症未见明显改善。无效:主症+次症均未见明显改善。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7.2 两组治疗后第1,2年随访,3,6个月再住院率对比
见表2。
组 别例数第1年第3个月第6个月第2年第3个月第6个月治疗组600.21±0.48##0.45±0.58##0.19±0.42##0.40±0.53##对照组600.68±0.570.96±0.470.65±0.490.91±0.44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3 两组治疗后第1,2年随访3,6个月呼吸道感染次数对比
见表3。
组 别例数第1年第3个月第6个月第2年第3个月第6个月治疗组600.09±0.29#0.21±0.48#0.07±0.39##0.20±0.46##对照组600.47±0.520.64±0.590.41±0.470.60±0.5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P<0.01。
7.4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2年随访3,6个月6 min步行试验距离对比
见表4。
组 别例数治疗前第1年第3个月第6个月第2年第3个月第6个月治疗组60306.68±75.88401.86±77.86**#365.92±75.48**412.29±79.42**##379.62±67.44**#对照组60320.35±76.87373.75±69.62**360.09±61.36**364.71±72.38**353.45±71.66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0.05,## <0.01。
8.1 冬病夏治的渊源与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发生发展规律才能适应自身的生存环境。《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就是说人应该顺从自然界的万物变化规律,春夏顺应升发、生长之气,秋冬顺应收敛、闭藏之气。其所蕴含的“治未病”思想即是后来“冬病夏治”最早的理论渊源。明代张介宾曰:“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清代丁尧臣著《奇效简便良方》[8]记载:“除疟,凡人向有此症者,每年初、中、末三伏日,用生姜一斤,打碎煎汤滚透,先熏后浴,以姜擦膝、头、两腕、小腿肚、脚心,至水冷为度,永除根矣。”
“冬病夏治”,即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选择在夏天预防治疗。冬病是指冬天好发或者易加重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在于阳气受损和寒邪强盛。夏治,指夏至后三伏天期间通过中医学传统疗法生发阳气,培本固元,以驱散至夏未退之寒邪,调整阴阳失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减少其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临床症状,乃至不再发病,这就是冬病夏治[9]。另外冬病夏治还可以起到培本扶正助阳,增强人体的自身抗病能力,达到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此法被用于防治冬天易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疾病。
8.2 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心衰的病因病机早在《内经》中就有描述,如《素问·举痛论篇》记载:“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这些描述均指出心衰的病因,提示心衰的病机为心气虚,还指出了高盐饮食和劳倦对心衰的影响。《素问·平人气象论》[10]载有:“心藏血脉之气”。指出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而《金匮要略》[11]中有:“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圣济总录》[12]曰:“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均明确指出心气虚为心衰的病因。而《千金要方·心脏》则指出:“病先行于心者,心痛一日之肺喘咳,三日之肝,胁痛支满,五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进一步揭示了心衰脏腑传变规律,类似现代医学的左心衰、右心衰及全心衰的临床变化全过程,从而且明确指出心衰传变的急骤与病情的凶险。
近年来对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已基本一致,心衰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痰饮、水湿;标本俱病、虚实夹杂。其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而临床上不同的医家对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同小异,只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医者的临床经验侧重点不同而已。
8.3 冬病夏治在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中的运用
冬病夏治在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等)的治疗中已经应用多年,并且疗效显著。其发病机制与慢性心力衰竭有很多相似之处,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合并有慢性呼吸道疾病,针对二者病因病机类似的特点,对于慢性心衰患者选择“冬病夏治”药膏穴位贴敷应该有益。临床实践表明: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能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而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可发挥药物、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而使疗效倍增[13]。
本研究三伏药贴选用来自清代《张氏医通》的三伏贴加味而成,药贴处方为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肉桂、红花、黄芪等药物,主温阳散寒、祛饮平喘、疏经活络之功,主治气阳虚寒、血瘀水停所致的慢性疾病。白芥子辛温,入肺胃经,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白芥子敷灸法是最为常用的冷灸法之一,治痰饮咳喘之良药;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入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红花活血化瘀;甘遂苦寒有毒,入肺、脾、胃经,涤痰逐水,消肿散结;细辛、肉桂温经散寒,行水开窍,温化寒痰;黄芪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水消肿。诸药合用,温阳益气、化饮逐痰、活血通络、驱散内伏寒邪,提高人体脏腑功能,增强抵御疾病能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细辛所含挥发油有解热、抗炎、镇静、抗惊厥及局部麻醉作用,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扩血管、松弛平滑肌等广泛作用。白芥子含芥子苷,其水解后产物有较强刺激作用,用于外敷可增强对穴位的持续刺激[14-15]。延胡索行血气而利肺气,其提取物有促进垂体分泌ACTH 的作用;甘遂苦寒宣通肺气可促痰涎排出;生姜含挥发油、姜辣素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而发挥作用[16]。
本研究显示:通过三伏药贴穴位贴敷能够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经脉气血,增强防治疾病的能力,从而减少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再住院率及呼吸道感染次数,提高患者的活动耐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三伏药贴具有自己的独特优点,用药安全、方便、价廉,可推广于临床广泛运用。不足之处在于“冬病夏治”三伏药贴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较少,样本量小,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28.
[2]Kannel WB,Agostino RB,Silbershatz H,et al.Proflie for estimating risk of heartf ailure[J].Arch Intern Med,1999,159(11):1197-1204.
[3]The Criteria Committee of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1994 revision to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 capacity and objection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s of the heart [J].Circulation,1994,90(1):644-645.
[4]王永炎,鲁兆麟.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7.
[8]彭冬青,王寅,田从豁.冬病夏治学术渊源与文献考证[J].北京中医药,2011,30(2):118-120.
[9]谢洋,余学庆.穴位贴敷治疗肺系疾病研究概况来源[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8):159-161.
[10]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11]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2]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3]刘广霞.穴位敷贴疗法[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5-27.
[14]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l:29-34.
[15]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103-104,226-228.
[16]彭艳芳.外敷法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2):55-56.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5)08-0048-05 ·针灸经络·
R541.6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8.24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基金项目(2012KJ1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3 GH 13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13IRTSTHN012)
2015-01-03;
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