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月迪
论电影《狼图腾》中象征性意象的具体表现方法
孙月迪
电影《狼图腾》上映以来,引发了各种热议。本文从电影中选取了具有主要象征意向的符号——人类、自然、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守护人类的大地母亲——来剖析电影创作者意欲表达的能指性意象。
《狼图腾》;象征;意向
2015年2月19日,根据姜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狼图腾》于全国各大院线同步上映,受到了各界的热议。笔者在本文中将根据电影中那些具有象征所指性的具体表现符号,来剖析电影创作者意欲表达的能指性意象。
第一,电影中出现的男人形象象征着人类。
电影的男主角陈阵,是一个从北京到内蒙下乡支边的知青,他在经历了一次狼口逃生的险境之后,竟然“对狼着迷了”。其实,陈阵的这种着迷象征着人类终于意识到,在他们对自然的无度索取之后,终要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而这种来自自然的报复非常难以抗拒,人类必须面对。陈阵是象征着人类形象的“自我”层面而出现的表现符号,他对狼的着迷无非象征着有思想的人类对大自然生出的敬畏之心。整部电影围绕陈阵的活动而展开,从他差点被狼群吃掉,到他在毕利格的讲解下观看狼群如何把黄羊群赶进雪窝;从他在“掏狼崽”过程中不顾众异收养了一只小狼,到为了小狼和众多势力发生冲突;从他对小狼崽无条件的宠爱到小狼伤人后,他内心发生的各种纠结;直到最后,在嘎斯迈的帮助下将小狼放回草原。这一过程,也就展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直到破坏自然的过程中,精神“自我”不断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双重挤压的过程。
电影中出现的大队队长毕利格阿爸被称为“最后一个懂得草原的老人”,这个作为人类之父出现的男人形象,其实象征着人类形象的“超我”层面。他深知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无度索取。毕利格阿爸象征着人类中那些精神境界最为高尚的人,他不仅教会了陈阵以及子孙们在大草原上求生的本领和道理,而且以身作则保护自然生态,还身体力行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把自己的这种精神传承给儿子巴图、儿媳嘎斯迈、孙子巴雅尔,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着像陈阵这种处于精神发展阶段的人类的“自我”,最后为了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能让狼群不掉入人们设计的炸弹陷阱,他不惜亲自去拆除这些陷阱,甚至因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而以厂部领导包顺贵为首的一群破坏草原生态平衡的人物则象征了人类形象的“本我”层面。对人类来说,“本我”代表着人类在自然界当中的求生欲望,为了生存下去,有很多人就像电影中的包顺贵说的那样:“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这是命令。为了生存,我必须执行命令。”因此,人类“本我”中的一部分人不顾毕利格的警告,深夜偷光了狼群埋在雪窝里的粮草——黄羊;他们为了所谓的命令,砍尽杀绝的“掏狼崽”,不仅让狼群陷入饥荒,而且陷入了恐惧,终于激起了狼群对人类的报复。
第二,狼群象征着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在电影开始之初,虽然蒙古牧民对狼群十分戒备,牧民都会随身携带打狼棒一类的武器,但是人群和狼群基本可以相安无事的共处。陈阵就曾经在一次抄近路回驻地的途中被狼群围住,可是狼群却没有对他发起攻击,放了他一条生路。可以说,在草原之上,如果狼群有它们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它们一般不会主动侵犯人类,因此,毕利格甚至会带着陈阵参观狼群如何运筹帷幄的捕猎黄羊群。
电影创作者怀着无比严肃而认真的情怀,不吝笔墨的着力刻画着草原狼狼群这一群像。为此,电影创作团队专门请全世界最优秀的驯兽师驯化了近百只内蒙草原狼,并最终从中挑选了十七只进入剧组进行拍摄。可以说,《狼图腾》剧组在对狼的表现上的着力不亚于对人类演员的刻画。无论是狼群孤傲的站立在山头上随风飘起的鬃毛,还是紧盯猎物和人类时那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无论是小狼崽憨态可掬的模样,还是成年狼群在羊圈里肆虐猎杀时的冷酷无情,都被创作者刻画的入木三分。可以说,这些用来象征着大自然的复仇者的狼群,才是本部电影的最大主角。它们与人类之间的恩怨情仇是电影《狼图腾》的最大看点。
狼群原本只是与人类共同生存在草原上的一员,然而正是人类一次次对狼群及它们的生存发动的进攻,才导致狼群才始了报复。它们袭击军马群,导致马群进入冰河全部冻死,毕利格的儿子巴图也因此殉职;它们袭击家养羊圈,嘎斯迈差点因此丧命;它们袭击生产队羊群,导致圈羊死伤无数;就连陈阵养大的小狼也因为不满陈阵对它的驯化和孩子们对它的戏谑,而两度咬伤人类。狼群对人类的及人类财产的袭击,就象征着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的报复;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像一幅画卷,这正象征着大自然赋予人类无条件的馈赠,然而大自然也有着它自己的生命力,《狼图腾》的创作者们就是在电影中饱含深情的向人们展示着这样的道理:人类可以接受大自然无条件的馈赠,却不能一再的所求无度,因为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承受能力,如果自然已经承受不了人类带给它的灾难,它将对人类展开无情的报复。
好在,电影中展现的人类世界并不是末日。虽然一些无知的人类挺进了原本如世外桃源的天鹅湖畔,虽然他们向天空中飞翔的天鹅打响了猎枪,但是电影创作者还是善意的为人类的未来留下了希望。
第三,嘎斯迈象征着呵护人类繁衍的大地母亲。
电影《狼图腾》中,着重表现狼群和人类在草原上的共存状态,因此对电影中的人物并没有着过多笔墨。嘎斯迈作为电影中戏份最多的女性角色,也承载着很重要的象征意象:她象征着呵护人类繁衍的大地母亲。
嘎斯迈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女性形象,她勤劳、善良、活泼,是象征人类的男人们眼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是草原上一抹亮丽的风景线。在电影开头,当牧民们在狼群的帮助下,拿到狼群捕杀的一部分黄羊时,在雪窝旁边载歌载舞的庆祝,一群蒙古男人围在嘎斯迈身边嬉戏,这种打闹无伤大雅,却十分温情,也正因此让陈阵对嘎斯迈第一次产生情愫。其实陈阵此时对嘎斯迈产生感情,就象征着他已经开始爱上脚下的这篇草原,爱上了养育牧民们生存的大地母亲。后来,野狼夜里偷袭嘎斯迈家的羊群,她为了保护羊群甚至敢于冲出蒙古包,亲自与野狼近身肉搏,差点被野狼吃掉。而此时,被嘎斯迈求救而来的陈阵这个人类象征符号,却被大自然的报复者——野狼的凶残所震慑,倒是嘎斯迈的儿子巴雅尔,一个九岁的孩子,还有她养的牧羊犬一起帮助嘎斯迈打跑了野狼。从此处我们不难看出,电影创作者对这位象征着大地母亲的女性形象有着怎样的喜爱:保护大地母亲的,不仅有作为人类未来希望而出现的巴雅尔,还有象征着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牧羊犬。
在电影中,嘎斯迈作为毕利格的儿媳出现,她的丈夫巴图是这片草原上最优秀的马倌,然而却在狼群报复人类而冲撞军马群的战斗中牺牲了;她的公爹毕利格兼具她的精神教父,也在保护大草原,与无知的草原生态破坏者的默默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就连她九岁的儿子也被陈阵饲养的小狼咬伤,性命垂危,危在旦夕。可以说,嘎斯迈这位大地母亲,在人类与自然的争斗和对抗中,也遍体鳞伤,她也曾濒临崩溃。然而,电影创作者虽然对人类的未来忧心忡忡,但仍然对人类世界的未来抱有善意的希望:电影故事的最终,巴雅尔终于在陈阵的努力下,捡回了一条命,这个象征着人类未来的孩子给了我们无尽的希望。陈阵这个人类的象征也向大地母亲嘎斯迈表达了他深深的爱意,并在嘎斯迈的帮助下将他收养的小狼放回了草原,也就是将大自然所赐予人类的报复和馈赠一起,归还给自然。电影采用这样的一个结局,就是在表达这样一个美好的希望:人类在与大自然共处的过程中,虽然曾经因为索取无度而受到了自然的报复,但是只要人类意识到问题所在,能够亡羊补牢,还于时未晚。
孙月迪,早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后从事社会新闻记者多年。近年来,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深造完成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现致力于影视戏剧的创作和研究。
I235.1
A
1007-0125(2015)04-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