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良
(沈阳师范大学 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
《马明捷戏曲文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作者马明捷先生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文系,与王安葵、徐城北等名家同窗,可谓师出名门、造诣精深。
《文集》关于京剧的理论占主要篇幅,它们独树一帜、独具特色,堪称是京剧理论美食中的“马家菜”。作为京剧人,我拜读之后十分赞赏,获益良多。
兹选出“马家菜”中的四道大道,一一品评,以与读者朋友们共享。
“马家菜”的第一道大菜是京剧史料。历史不仅记录过去,而且启示未来。京剧要振兴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的继承,离开了历史继承,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和泡沫之花,就如同拽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
《文集》中关于京剧史料的记述与考证,既翔实可信又新颖独到,有许多史料都是“马氏独家新闻”。例如《梅兰芳与近代京剧改良》、《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梅兰芳第二次访日演出》、《听魏连芳先生说往事》、《程长庚——徵班领袖、京剧鼻祖》、《一教传三派——程长庚与第二代京剧老生》等文章,都是京剧史中闪光的篇章。我尤其喜欢《谈谈旧戏班的那一套》一文,这是《文集》的开篇之作,文中对旧戏班的组织结构、经营体制、管理方法等,都作了详细的记述与考证,其中含有大量的京剧基本知识,可谓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理论性为一体,实属佳篇杰作。
“马家菜”的第二道大菜是京剧人物。人物是京剧的中心与主体,京剧艺术是由京剧人物创造和发展的,离开了京剧人物,京剧也就失去了主宰和生命。“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样适用于京剧艺术。京剧作为“国粹”,是与京剧人物作为国艺大师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共为一体的。
《文集》中关于京剧人物的论介与研究,更是重中之重、光中之光。例如《程砚秋戒赌的启示》、《忠义双星——北梅南周》、《程派戏和程派新秀》、《满目青山夕照明——记老艺术家袁世海》、《也来说一说王梦云》、《杨赤:大有希望的花脸全才》、《累不死的李萍》、《厉慧良的价值》、《关东猴王筱九霄》、《梅兰芳:台上好女子,台下真男儿》、《唐韵笙和关东派京剧》、《人生潇洒当有时》、《曹艺斌的艺术生涯》、《菊坛长寿星——蓉丽娟》等等,都对为京剧艺术作出奉献的京剧人物进行了热情的赞美与充分的肯定。例如《人生潇洒当有时》一文中,对“关派”艺术的创始人关肃霜大师之死,就作了真实的记述:“在昆明举行的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是个综合晚会,大轴是关肃霜大型武戏《雷峰塔》,演出结束,当场发钱,参加演出的‘这星那星’几千几千的拿,却只给了关肃霜六十元。在场的人说,关当时脸都青了,钱在手里抖得都能听见声儿。回到剧院,她把钱一把摔在桌子上,对旁边的演员们喊:‘趁着年轻,你们赶快改行,京剧不值钱了,完啦!’回家后,和儿子又拌了几句嘴,气得往墙上撞头,被女儿劝住,安排她睡下。翌日上午,约好去采访她的记者敲门不开,后来发现关肃霜死在地上,脸上有伤。”这段含血带泪的文字,荡气回肠,写出了关大师的血性和赤心,也写出了马明捷自己的血性和赤心。
“马家菜”的第三道大菜是京剧剧目。剧目是京剧艺术的载体和依托,历史的丰厚积累、京剧人物的艺术作为与艺术成就,全都体现在剧目之中。
《文集》对许多京剧剧目都进行了独到的研究与评论,凸显出作者理论家的才华与贡献。例如《看京剧〈梅河两岸〉》、《又见红梅呈新资——看苏州京剧团演出〈李慧娘〉》、《〈百花赠剑〉是一出高品位的戏》、《改写历史的〈风雨杏花旗〉》、《李逵戏的新创造——评大连京剧团演出的〈梁山恨〉》、《杨赤与〈西门豹〉》等等。或赏析评价,或点评议论,真知屡见,灼见迭出。
“马家菜”的第四道大菜,是京剧表演。表演是京剧的生命,没有表演就只有京剧文本而没有真正的舞台艺术。
《文集》对京剧的表演艺术,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研究。例如《“移步不换形”——京剧改革的指导思想》、《“关外唐”论》、《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流派漫谈》、《男旦的魅力》、《京剧走向世界》等文,皆启人思索,开人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