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璐
概述
“直接金属雕塑”(Direct Metal Sculpture)的概念第一次提出来是在20世纪初的欧洲,是通过对金属材料的切割、锻造、焊接、打磨等工业加工方式,直接构成体积或空间的艺术形式。毕加索和冈萨雷斯 (Julio González)等人是直接金属雕塑实践的先驱。这种直接建构作品的方式,与传统上金属材料仅仅作为雕塑硬质材料的拷贝形式是不同的。
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把直接金属雕塑引入到教学中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材料感”。这里的“直接”和“金属”是关键。“直接”是现场,过程;“金属”是材料,也是难题。“直接”强调的是将现场亲自搭构的过程贯穿作品的始终;“金属”虽然质地坚硬,却是可塑性很强的材料,正好达到既可以锻造塑形,又能让作者通过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来关注材料的目的。直接金属雕塑的建构以材料的名义出发,一路上都是实践,终点是完成一件“自在”的作品。
目的
直接金属雕塑基础训练往往将关注点集中到雕塑本身。当把钢铁作为建构的元素,作者尝试着抛开一切与“雕塑本身”无关的理由,充分尊重手中的那块材料,认真地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声音。带着这个单纯的状态,去探索材料的各种可能性,通过这个收放的过程,去对比例、材料、制作过程做敏感把握。在创作雕塑时,所有的造型元素放在一起就应该“自洽”。尽管同学们将来的创作方向各有不同,将局部元素与整体形态逻辑结合,把握主题表达媒介的确切性,是作为职业者所必备的素质,这也适用于众多造型领域。
内容
由于材料的特性,直接金属雕塑表达的对象总在主客观之间转换或并置,重心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平衡。材料与形式语言从描摹自然到自主建构;主题从客观再现走向表达内心;视野从具体形象到开放的自主意象抽象。这些都是现代主义雕塑的特点。由此,直接金属雕塑从传统的对体量的考究转变成对整个空间,包括虚空间的把握。金属材料所能表现出的形式的唯一性,成为直接金属雕塑基础语言纯粹性的评判标准。
过程
在制作直接金属雕塑作品之初,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预热过程。初碰时的坚硬,会随着持续不断的敲击与热度,渐渐地柔顺起来。那种开始时无法控制的到处乱窜的感觉,完全无形无影的空无,随着铿锵的节奏与炫目的弧光,慢慢地浮现出某种秩序。它们像河流一样自然地流淌,寻找自己的路径,自然而沉静,严谨而周正。
在制作过程当中,对于每一个元素的生长叠加,都是在做梳理,滤出“有用”的元素,对这件作品的指向做新判断。在这个过程中,试错和选择的频率越高,深入了解材料特性的可能性就越高,从而找到确切的表达方式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表达程度的控制,是使最终的作品能否和谐自足的重要方面。
没有任何的规划、设计、草图,那些性格、兴趣、情绪、感受,只通过着手中的千锤百炼,来留下一个显现痕迹的器物,那个器物可能是小小的,粗糙的,却是承载了构想与选择。
形态
托尼·克莱格(Tony Cragg)来雕塑系时说道:“写生属于训练观察力的范畴。”为明确直接金属雕塑的初衷,大自然的物象只作为形态提取物,而不是拿来可怜巴巴地模仿。抽象的形态,可以在建构中不受任何自然物象的羁绊,而直接从秩序、比例、韵律、视觉功能、心理导视等纯粹的方向去发展,同时尽可能发掘雕塑本体语言的自足性。
这些最终的形态,大都经过反复的修改,像贾科梅蒂的素描,被橡皮擦得很脏又覆盖了白粉,粗糙的辅助线,经多次修改留下的叠影图像……似乎这是追求那种“最合适”状态的必经之路。选择修正,加减取舍,激动与沮丧,审慎与冥思,都被时间固化在这透着热力的咫尺空间里。
状态
此课程由刚进入雕塑系的新生(Freshman)们来实践。 既然是“新鲜人”,往往是以新鲜的眼光来探寻造型世界,他们带着初生牛犊的精神来啃金属材料这块硬骨头,每次拿起沉重的而微微带着潜在危险的金属加工工具,都需要一种审慎的勇气。那种对即将建构作品样貌的期待,和对那种未知的神秘感的吸引力,是和敬畏同时存在的。做金属雕塑的车间噪音很大,但透过那些飞溅的火星和闪烁的蓝光,透过亢奋的敲击声,你却会感觉到一种从容不迫的安静,一种面对单调自得其乐的坦然笃定。
金属玩久了,当中的特有频率就会自然释放,由于你每天与材料对话业已成习,感知而能接受那种频率信号就成为必然,却仍然时时要以孩子见到新玩具的兴奋来驾驭设备和机器,以造物主的眼光来研究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方寸空间,它神秘而生机勃勃。
限制
在练习阶段,重点在于单元与形态的关系,在于尺度感而非绝对尺寸。虽然是随机应变的结构加减,界定过的思路更有助于有建立整体观和统筹意识,所以要让学生有部分“被限制”的感觉。由焊机和钢铁创作雕塑,因为来自于工具和材料的限制,很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构建过程中,作者大部分时间无法和它舒适地接近。这就像盖房子,大部分时间是钢筋和毛胚状态,只有通过最终的装修和填充,人才能真正使用。虽然如此,在制作者和他最终构架的形态之间,却能产生一种天然的度,一种分寸感。这种通过限制呈现出来的自足作品,是无法复制的。
金属雕塑的空间建构阶段无疑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这个雕塑的形态和气质,这个过程需要“远距离”的宏观态度来完成。只有当所有元素都在诉说着你刚刚创造出来的秩序,就像所有的音符都协调地回到旋律中,那一刻,即便它看上去很粗糙或锐利,你仍会觉得那心灵的图像严整平和,甚至一尘不染。这时候,你会觉得它是可以抚摸的,是经得起凝望的。
成品
通过不断作用于所选材料的操作,来挖掘材料的特性,以得出最佳的建构方案。这方案是建立在此种材料有别于其他材料的最独有的特性,和自己的经验喜好基础上的。冷硬的钢铁,在同学们大量的操作中,变“软”,变“熟”。本来不相关的机械零件,现在呈现出令人信服的自身逻辑,仿佛衍生出自身的生命律动。最终的“成品状态”应该是:你所使用的材料及工艺与形态体现出无可替代的“唯一性”。观众可以透过这些哪怕是小型的作品,感受到它们背后的力量,感觉到它们强烈的“在场”。这样的完成,不是事先草图式的金属翻版,而是将“完成”的概念,贯穿作品制作的始终。所以,“直接金属雕塑”更应该是一个动词。
延展
经过了金属基础课的训练之后,学生们对材料和形式都已有所把握。之后的延展实践,更注重寻找并挖掘材料更深层的属性。此时作品的制作被贯彻得更加自然而不留痕迹,本身隐喻性也更强。如果说在初级阶段更强调抽象性,现在抽象与具象的问题已不是主要矛盾,更多的是作者要从金属材料的视角,去寻找某种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探索自己最迫切表达的主题;去阐述自己的日常经验甚至潜在心理。同学们通过承上启下的实践来发现和研究当代艺术表现和观念与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立的综合材料创作方法。
至此状态,做作品时金属材料在学生手里就可硬可软,无论是大刀阔斧还是水磨工夫,自然就驾轻就熟,达到运斤成风、意动身随的境界了。因此,经历不同阶段的实践后对打铁有了好感的同学,可以于课下,在毕业创作的时候,在每年的“钢铁之夏”国际金属雕塑创作营中,在那个热量与激情交织的舞台上,甩开膀子狂欢一场。
结语
如果基础训练阶段的作品置于环境中时,只是对环境(空间与材料上)形式的调节,那么延展阶段的作品,升级为对环境语义上的把握。基础阶段是对空间的小心界定,对体量的微妙均衡;延展阶段则是把对形式的忽视,转换成对某种模棱两可的意义,一种古典与现代并存的折衷状态。把直接金属雕塑课中的不同阶段当作课题提出来,是让学习雕塑的学生,在材料与观念之间,在操作与思考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专业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