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材料的创新,塑造自然的精灵

2015-06-01 00:12景育民
雕塑 2015年2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雕塑材料

景育民

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珀斯(perth)是澳大利亚的第四大城市,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与纯朴原生的自然景观,使得这里成为世界公认的宜居城市。不久前在这里举行了澳大利亚第十一届珀斯(perth)海边雕塑展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艺术家创作的69件雕塑作品呈现在这片美轮美奂、海天浩渺的科特索(Cottesloe)海滩。这个增加了大海、沙滩、岩石、蓝天等自然元素的雕塑展示空间,实现了以艺术的方式直接与自然对话,直观诠释了“人类与自然,艺术与生活”的主题。其中,来自中国长春的女艺术家张雯迪(Zhang Wendi)的作品《谧NO.5》在本次展览中尤为引人注意,并斩获组委会最高奖项——人民奖。印度洋微风拂过的金色沙滩上,一只只火烈鸟漫步在碧海蓝天之间,如同瑰丽、优雅的精灵。作品色彩靓丽、跳跃,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冲突而又和谐的美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体验与心灵震撼。这组作品在形式与空间内容上传达了自然、生态的当代主题,同时将东方含蓄的意象表现融入其中,以寓言诗式的表达呈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作为一件公共艺术的佳作,该作品《谧》系列参加了2014青岛世园会国际雕塑大赛,在两千多件作品中荣获了二等奖。同年,此件作品在青岛世园会的出现同样引发了广大观众的驻足。为了与世园会的自然环境相互呼应,产生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作品在光与色的方面融入了独特的设计,打破了传统雕塑中光与形体之间的关系,在雕塑内部安装了内置灯光。不同于阳光下的绚丽缤纷,漫步在夜幕下的园区,作品散发的神秘而炙热的红色“光晕”,在周围的寂静中形成了神秘又自然的存在,犹如散发着生命的热情的火种,为这片城市中的生态栖居增添了一道诗意的风景。

作为一名女性雕塑家,张雯迪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化色彩,既包含了源于个体经验的内心独白,也映现了整个时代语境下这一特殊文化群体的精神观照。她的艺术语言带有明显的女性特征,个性鲜明、自成一体,体现了她对于艺术本体的独到感悟,亦是对传统语言材料与造型语汇的创新思维。张雯迪用金属钢网这种有别于传统雕塑材质的密闭性特征的具有通透性的材料,使雕塑既有体块形体关系的塑造又有通透、轻盈的编织感,改变了雕塑的空间占有方式;着色的表现手段也改变了金属材料的情感属性,增添了女性化的“温情”,创造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此外,作品在制作性上也体现了“女性劳作”的特征,采用“缝制”的方式实现形体之间的塑造与衔接,还结合了折叠、穿插以寻求肌理精致的秩序感与触摸感。张雯迪将她浪漫的个人情怀以一种“女性言说”的方式娓娓道来,她的作品充满了细腻、纯真、灵动、热情,这也成就了她独特的艺术气质。

张雯迪在艺术本体语言上的创新,可以说是对“软雕塑”的延伸思考与实验探索。传统意义的软雕塑方式一般是编织、缝制、裁剪,多以纤维和软质材料(如:棉、麻、丝、毛等,)为材质。作为当代艺术形态的软雕塑,因材质与当下这个消费时代互动共生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拓展了其表现空间和表现力,充分调动材料的消费层面的社会属性,并以人文的批判精神直接切入当下生活的艺术形式。如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和软雕塑的奠基人马林·瓦尔班诺夫(万曼)先生的作品,就是将软雕塑与装置结合实现属性与概念互补,削弱材料制作的“工艺性”,从“材、形、色、空”切入完成对材料由物性→生理→心理的认知升级,再上升至人文精神、社会形态和物化世界的多维度思考,实现观念的传达和对社会的介入。张雯迪的雕塑并不是停留在针对材料本身文化属性与形式的探索与表现,也不是把塑造雕塑进行简单的材料转换。她不仅要实现造型的目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拓展这种材料和语言应该具备的有别于其他材料的语言特色。张雯迪的作品从材料出发的同时,超越材料本身的文化概念。她采用彩色钢网作为材料,将色彩、肌理、空间元素进行整合。相较于软材料,强度较高的钢网具有更好的可塑性与通透性,因此能达到一般软性材料无法呈现的表现效果,具有独特的视觉风格。更重要的是,她意在通过材料与生活、雕塑空间与形态之间关系的表现,发掘语言深层次的文化指向,传达对社会生态的千丝万缕的隐喻和暗示。她的作品《玩·偶No.1系列》将这种表现方式与时尚文化、动漫元素结合,使艺术语言在主题情境中获得新的阐释:通俗、平面、抽象的造型风格,网状的肌理营造的“虚拟”视觉感受,对动漫形象、经典符号的借用,这些带有大众文化色彩的审美表征与当代艺术之间产生碰撞,形成一种带有文化批判性与社会学价值的美学形式。雕塑作品《玩·偶No.6》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于2014年受邀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以及同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专题展览——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雕塑作品展并获银奖(金奖空缺)。之后,该系列的另一件《玩·偶No.1》入选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奖提名(进京作品),并于2015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从张雯迪的作品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前卫、自信、豁达的文化态度,更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深层的道德张力与人文关怀。后现代主义区别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不同于现代主义艺术的精英意识,后现代主义更加强调艺术与公众、社会之间的联系,两者之间不再是对立、泾渭分明的,而是呈现出融合共生的趋势。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美学风格的转向就是对流行时尚文化的引入与借鉴,并形成了反映消费社会普遍审美取向与文化价值的语言体系与艺术流派。如美国波普艺术大师杰夫·昆斯的作品,多以表现精致的日用品的复制品、可爱的卡通形象,并采用不锈钢镜面加工着色,以追求时尚、炫目的视效冲击。日本“超平面”艺术的创始人村上隆在论述其理念时曾这样说:“将现代、流行的文化与传统东方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具有文化深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新的形态与图示。”张雯迪的作品引入了大量流行文化元素,其意义不仅局限于美学层面的实验,而是体现了艺术家对公众文化与当代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她利用自身对时尚前卫文化的敏感触角,将源于大众文化的视觉化、通俗化的美学体验与艺术理念相结合,聚焦一些消费时代伴生的文化表象,进而引发人们对当代社会泛物质化、泛娱乐化问题的深层思考。此外,当代艺术的公众化倾向还表现为对社会现实、公共文化的关注,一方面是从社会学的角度以艺术的方式实现对诸多问题如生态、种族、阶层、性别等的质疑与批判,唤起公众认识,发挥其社会功能性;另一方面就是艺术形式上变革,即当代艺术对公共文化领域、公共空间的介入,进而实现由个体意识到公众精神的转变。张雯迪的作品《黑瞎子跌膘》就是以“生态关注”的角度切入,通过表现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主题,以诙谐、稚趣方式将视线转移到对人与自然共生问题的思考,以本土的文化立场阐释社会学层面的当代话题。这件作品入选了“塑说长白山——2014中国当代雕塑作品邀请展”。

张雯迪的艺术以个人的观念思考与当代视野下形成的独立精神和背离传统的语言颠覆,实现了内心世界与文化立场的深刻独白,她以自己的方式触摸着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本原。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雕塑材料
巨型雕塑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可爱的小瓢虫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