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倒奶杀牛”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2015-05-30 08:11:34吴丹
2015年1期

吴丹

摘要:2015年伊始,全国各地出现了大范围的奶农“倒奶杀牛”事件,从本质原因上来说,奶牛倒奶杀牛是因为供给过剩,牛奶囤积销不出去,同时为了维持市场价格及利润,只能选择浪费新鲜的牛奶。在牛奶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环节中,奶农只是产业链的始端,利润分成最低,且没有定价权。收购牛奶的加工、零售企业对奶农牛奶的需求决定了牛奶的收购价格。通过分析“倒奶杀牛”事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能够从本质上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供给关系;价格弹性;市场行为

一、“牛奶过剩”现象的起因分析

2015年1月份开始,新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北京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奶农“倒奶杀牛”的事件,大量的奶资源被浪费掉,奶农因鲜奶滞销,选择了卖掉、杀掉奶牛或者“弃养”。由于鲜奶大量积压,储奶罐容量也有限,奶农将每天新产的鲜奶倒进下水道,“牛奶过剩”危机到来。从数据上看,中国人均的喝奶量是32.4公斤,只是世界平均的三分之一而已,因此我们全国的牛奶的总消费是4000万吨。换句话讲,我们还有8000万吨的市场潜力。很明显的,我们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牛奶需求国,中国巨大的牛奶消费潜力与奶农“倒奶”形成了如此明显的矛盾。那为什么奶农会选择把过剩的牛奶倒掉、浪费掉呢?造成这种“牛奶过剩”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牛奶供给的“相对过剩”

首先,牛奶供给的“相对过剩”是引发本次“弃奶”事件的主要原因。从市场供需的方面来看,价格的下降意味着供给的过剩。奶农发现牛奶的收购价格变低,为了维持价格与利润,只好选择倒掉“多余”的牛奶。而且牛奶对于奶农来说,其供给价格的弹性很高,而国内的牛奶生产成本又居高不下,饲料价格依旧很高,价格信号往往直接导致供给的波动,因此供过于求的最有效解决方法是减少供给,奶牛反成了烫手的山芋。

而从另一个方面看,我们消费者目前的牛奶市场价格并没有发生改变,“过剩”的牛奶似乎没有因为供给的增加而降低市场上牛奶的价格。那是因为牛奶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需求价格弹性很小,降价往往不会增加需求,只会降低奶制品企业的利润。因此,即便牛奶收购价格下降,由于没有增加购奶需求,奶制品企业为了维持利润,依然不会降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日常消费的牛奶价格并没有下降的原因。而且鲜奶的保质期比较短,且储存不便。牛奶的消毒、仓储、运输都是生产成本不断累加的过程。这也促使了奶农选择不再继续投入成本来把多余的牛奶“转移”出去,而是选择倒掉大量的牛奶,杀掉多余的奶牛。

(二)奶农只是“乳业链”的最低端

牛奶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要经历各种环节,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而奶农只是牛奶的最初供应商。在奶业各环节利润分成中,奶农只占10%,加工企业占35%,零售环节占55%,如图1.1所示。奶农多余的牛奶供给是不能够对消费者市场产生直接影响的,中间还有牛奶收购企业这个中间环节。所以,企业对牛奶的“收购价格”是奶农的直接接触价格,这个价格,影响奶农对牛奶需求的判断,并影响奶农的行为。换句话说,奶农的收益是最低的,而且奶农没有定价权。所以“过剩”的牛奶没办法通过影响市场价格来消化,弃掉牛奶是奶农的唯一选择。

(三)国际“奶价”走势的影响: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前,我国的牛奶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从2011年6月份开始,中国乳企与国际接轨,从新西兰等地进口优質奶成为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受国际奶源价格的影响,一旦国际市场的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市场,就会出现奶企拒收散户手工挤奶,多地开始出现倒奶杀牛的现象。

2011年12月,新西兰1吨全脂奶粉是3600美金,1吨全脂奶粉可以兑成8吨的鲜奶,人民币在2850元左右。当时国内的奶价是3250元左右,这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大概20%。如果加上由于进口牛奶而产生的关税、增值税、运费等等,这两个差价不是很明显。可是如果奶企有进口配额,关税只是5%,奶企从新西兰进口牛奶就有利可图。从新西兰进口奶粉,以1比8的比例兑成鲜奶之后,向市场销售,它的价格反而低于国内的价格。此时,奶企就不会选择“收奶”了。从而导致零星的、散步在全国各地的奶农杀牛、倒奶事件出现。

2013年1月份,牛奶价格暴涨,新西兰发生了可怕的旱灾,中国从新西兰进口牛奶占了一半以上,此时,牛奶价格大幅上涨。而国内的鲜奶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2014年3月份,新西兰旱灾解除,牛奶生产量大幅上涨,于是大洋洲的牛奶价格大幅下跌。同时也带动了中国的鲜奶价格也跟着下跌。虽然幅度是差很多。到了今年一月份,每一吨进口的全脂奶粉是2500美金,按照1比8的比例做调配,每一吨鲜奶的价格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而目前国内的价格是3580元人民币。国内的价格比新西兰进口奶粉调配之后的价格足足高了1.8倍,多了80%。面对丰厚的利润,奶企怎么会收购国内的牛奶呢,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次导致奶农大量的宰牛,大量的倒奶。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奶农倒不倒奶,跟国内的情况差距不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奶价的走势。

二、透过经济学原理分析“倒奶杀牛”行为

(一)供求关系原理

要从供求关系原理入手解释牛奶过剩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市场机制的经济学模型,从而了解市场的供求关系理论。在图1中,S表示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影响某商品供给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每一给定的价格,生产商所愿意生产的该商品的数量。D表示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如图1所示,市场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处达到均衡状态,此时市场出清,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在更高的价格P1,存在过剩的供给,从而价格会下降;而在更低的价格P1处,存在短缺,于是价格就会上升。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相等,这就是经济学模型中的市场机制。

在本文讨论的问题里,奶农是供给方S,提供牛奶,奶企是需求方D,收购牛奶。如图2.2所示,初期在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之间的交点O处,是均衡状态,均衡价格为P0,均衡供给量是Q0。因为上面分析的各种原因,奶企选择收购奶农牛奶的数量减少了,需求量降低,D向左移动至D,市场的需求量将为Q1,价格降至P1,这样就会存在Q0Q1的过剩,同时牛奶收购价格从P0降低至P1。奶农发现牛奶的收购价降低了,多余的牛奶售不出去存在了自己手里,就只能选择倒掉牛奶、杀掉奶牛来减少牛奶的市场供给量,于是在图中,供给曲线S左移。由于供给的减少,Q2低于Q1的时候,价格便有了回升,如P2大于P1。

(二)弹性理论

1、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上升1%时,供给量的百分比变化。因为价格的上升往往会刺激生产者增加产量,所以这个弹性值通常是正的。牛奶供给的价格弹性很高,表示当牛奶的收购价上升一点时,往往会给奶农提供有利润的信号,而引起较多的供给量增加。因此对于奶农来说,虽然它们没有定价权,却很容易受到奶价的影响,从而出现利润损失的现象。

2、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度量了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性。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时,将会引起商品的需求量多大的百分比变化。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用Ep表示:Ep=%△Q%△P;其中,%△Q表示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P表示价格的百分比变化,需求的价格弹性还可以表示成Ep=△Q/Q△P/P=PQ△Q△P,其值一般为负数。因为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是,其需求量一般会下降。当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的时候,我们称为需求富有弹性。牛奶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其需求价格弹性很小,也就是说,当牛奶的价格下降1%时,只会影响牛奶更小的需求变化。因此牛奶的降价,往往无法影响牛奶的需求,反而对牛奶企业的利润有很大的影响。

(三)市场行为理论

面对国内的乳制企业,例如伊利、蒙牛等,奶农养牛提供新鲜牛奶类似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行为。换句话说,奶农们是价格的接受者(没有定价权),奶农之间提供的奶源基本同质,且奶农是可以自由选择养牛供奶或退出市场的。但是用于搭建牛棚、购买奶牛等固定成本会成为沉淀成本不可收回。当然还有挤奶人力的投入、饲料的购买等可变成本。所以我们可以看做这是一个高度自由竞争的投入要素市场。虽然这次发生的大范围“杀牛倒奶”是对资源的浪费与福利的损失,本质上却仍是市场机制在自由竞争中的内部调节。

我们从奶农的角度分析其市场行为,奶农选择“倒奶”还是“杀牛”表示了两种不同的行为,前者表示占时停止生产,而后者却表示退出新鲜牛奶的供应市场。在短期、奶农因为利润的降低而选择停止生产牛奶,把多余的牛奶“倒掉”,而这个奶农一旦决定退出奶业市场,便会选择把奶牛杀掉,弃置奶牛养殖厂。下面我们就用经济学中的厂商行为理论来解释一下这两种行为。

如图2.3所示,ATC为奶农的平均总成本曲线,AVC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MC为边际成本曲线。由于我们假设奶农是完全竞争厂商行为,则其价格等于边际收益,P=MR。此时由于鲜牛奶收购的价格降低,MR=P降到了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下,奶农出现了亏损,AB线表示生产的平均亏损,矩形ABCD表示厂商的总亏损。在短期,如果牛奶的收购价格P仍高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如图所示,奶农就可能选择继续留在牛奶生产行业里,待市场行情变好,价格变高时再生产,忍受短期的亏损,只是把多余的牛奶倒掉,少生产或者停止生产牛奶,如果彻底退出行业代价将更为高昂。但是如果此时的价格低于了平均可变成本,表现在图中是P线降到了AVC之下,则奶农一定会停止生产并彻底退出行业,卖掉养牛厂、杀掉或弃养现有的奶牛,从而削减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这就是经济原理中的关闭法则:如果产品价格低于利润最大化时的平均经济成本,厂商就应该停止生产。

三、对于“弃奶”事件的建议及对策

此次波及全国的奶农“倒奶杀牛”事件,其本质原因是奶农想要维持既有利润,是个短期行为,又限于牛奶的保质期短、储存不便,及市场的价格需求低弹性,多余的牛奶以各种形式进入市场都是增加成本、增加市场供给,从而降低奶农利润的,且无法促进消费者对牛奶需求的增加。中国牛奶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但这涉及到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和消费者的偏好,巨大的需求潜力下,牛奶的消费市场是无法由企业直接控制,且在国外奶源的品质更高,成本更加低廉的情况下,利润导向型的乳企也会更倾向选择更有利可图的进货渠道。那是不是这次的奶农弃奶事件就是不可以避免、无法解决的呢?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存在资源的浪费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福利的再分配去解决。

第一,可以通过定制合理的法规来保护奶农这样的弱势群体利益,如制定牛奶收购的最低价格、以需定收、采用合作社制度、制定完善的保险制度等等。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这些方案的实行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体制,量体裁衣,切不可照搬依旧。因为中国的牛奶生产及消费市场是于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大为不同的。现在牛奶收购商被蒙牛,伊利幾家大企业垄断,奶农并没有议价权,而增加牛奶加工商的竞争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国家可以通过调控降低行业进入壁垒,更多的企业收购牛奶,也能很大程度解决奶农牛奶过剩的问题。

第二,可以通过促进市场需求的增加来扩大牛奶市场的消费潜力。这又可以分几个方面来说:首先,针对目前国内生牛奶的价格受国际奶价的波动影响显著,提高国内奶源的品质是当务之急,杜绝三聚氰胺等事件再发生,这是削弱受国际奶价波动影响的根本方法,也是提高国内来源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其次,可以选择把多余的牛奶制成奶类附加品,例如出售给酸奶、奶酪、奶类化妆品厂商等,还可以使用名人效应、拓展牛奶的新用途等,从用途上增加对奶制品的需求,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扩展也是可以快速达到的。另外,对于奶企来说,多收购牛奶并不意味着会降低利润,例如利用消费者剩余,制定价格歧视,把多增加成本生产出的高品质牛奶,宣传卖给愿意出高价购买的人,或者基于运输的便利拓展地区外新兴市场等。

以上分别从政府的角度与促需的角度来提出解决方案,但也有专家强调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会通过那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我调节,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但无论如何,此次全国性的“倒奶杀牛”事件的确应该给国家、地方政府及企业敲响了警钟,因为毕竟我国并不是资源丰富到可以白白浪费的国家,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均生活水平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P20-40,P251-280

[2]郎咸平.《财经郎眼》2015.2.3期

[3]新华国际. 《“倒奶”经济学》.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