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达
摘要:日前,中共中央发布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暨《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强化延续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成为了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如何在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这样的资源硬环境的约束下,继续保持或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也是我国今后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总而言之,新时期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问题俨然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关键的一环,而这一环中的关键节点就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可以说,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全国新农村建设大局成功与否。本文从“2015中央一号文件”切入,重点探讨西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为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新农村建设;西藏地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1]一号文件明确阐述了深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大要点,笔者将从这几大要点逐一进行分析,并以西藏地区的背景下提出相关见解。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文件从饮水、供电、修路、广播、通信以及危房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覆盖,而恰恰这几方面的问题在西藏地区尤为突出。1、从地域面积来讲,西藏自治区全区面积 122.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如此辽阔的疆域,使西藏的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饮水要修管道,供电要架电线塔,广播通信要建信号塔,西藏地区的高原地理环境、恶劣的气候以及地广人稀的村落结构使得这些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成本远远高于中东部地区。2、从产业内结构方面,西藏地区主要以农牧业为经济支撑,少数的矿业开采和具有特色的民族手工业还没有形成规模,所以不能成为支柱产业,这样的产业结构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效益不高,当地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只能依靠中央财政拨款,这就使得西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时效性受到影响。3、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来看,西藏地区在解放以后,直接从封建落后的农奴制跨入到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经历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历程,所以在接受现代化信息方面与中东部地区的人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加之藏区处地偏僻,接收不到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辐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封闭性,现代化建设也自然严重滞后。
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大致可分为农村办学、乡镇医疗、农业救助和社会保障等几个大的方面。自西藏和平解放至今,藏区的农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举例来讲,2003年末,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达到1,011所,在校学生达到453,385人。其中,小学892所、初级中学88所、完全中学8所、高级中学9所,另有教学点2,020个,小学、初中和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1.8%、61.1%、22.3%。医疗卫生方面,2003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30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69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8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3个;病床床位6,216张,其中医院4,261张;卫生技术人员8,287人。虽然说经过不懈努力,西藏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在建设进程中显现的问题也十分严重。首先是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城镇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在农牧区,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老师的师资水平,和中央大力支持的“窗口”学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其次,农村的医疗条件差,这是全国都存在的问题,但在西藏尤为突出,因为恶劣的气候环境,艰苦的生存条件,大多数具有优良水平的医生不愿意进藏区从事工作,虽然经过中央的五次西藏工作会议之后,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根据西藏地区的医疗需求,医疗事业的改进还存在很大缺口。
三、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尤其是喜马拉雅山地,由几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区内西部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寒冷,东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2]这样的气候环境,对我国乃至世界环境的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再者因为国家政策的保护,西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护,农村人居环境依然保留了原始的自然风情。随着城镇一体化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藏区农村的面貌也得到了改观,现代化的住房和交通工具,着实给藏区人民带来不少方便。
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2003年,全区登记注册内资企业4,549户,注册资金达1,729,607.39万元,同比上升20.55%。其中:国有企业1,762户,集体企业1,702户,公司1,041户。全区登记外商投资企业107户,比2002年增加13户,增长13.8%;投资总额35,918万美元,注册资金20,28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1%和2.59%;全区私营企业1,823户,雇工2.8万人,注册资金380,403.56万元,分别增长33.36%、45.42%和22.69%;全区个体工商户5.2万户、从业人员8.6万人,注册资金63,952.09万元。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8.62亿元(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体),比2002年增加29.63亿元,增长27.2%,其中:基本建设完成119.51亿元,比2002年增加32.56亿元,同比增长37.4%;更新改造完成9.36亿元,比2002年增加0.07亿元,同比增长0.8%;房地产开发完成2.00亿元,同比下降27.8%,其它投资完成7.74亿元,同比下降22.4%;新增固定资产94.96亿元,增长51.6%。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藏区的经济增长呈现跨越式發展的趋势,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之后,虽然增长态势有所放缓,但依旧是积极健康,投入到农村的社会资本也在逐步扩大。
五、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明确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西藏是一个特殊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在思想道德建设时更要小心翼翼。因此,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特别是要发扬以“爱国主义、自力更生、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六、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西藏地区的党建工作没有特殊性,正如一号文件规定的那样,“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创新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进一步选好管好用好带头人。严肃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处理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西藏是是一个特殊的地区,不仅具有很总要的战略位置,其文化影响也是享誉世界的,所以在西藏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要因地制宜,尊重当地民俗,这样才能将藏区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中中央周围,以更好、更快的保障和实现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大局的顺利进行。(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西藏自治区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