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倩
如今,想见到心仪的作家,已经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可是通过出版商、书店、甚至咖啡馆举办各式沙龙或读者见面会,除了见到作家的真颜之外,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其实,我们不妨在作家文字中去寻找他们真实的生活世界。
人物随笔,写他人也是写自己
王安忆曾说:“我们的生活其实分成两半,一半真实,一半虚拟。处理这两半的关系,自知或不自知,几乎已是日常人生。”
投入最多精力阅读王安忆是在我的大学时代,起初仅仅是因为自己对于女性作家的偏爱,以及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向往。那时,我找到了图书馆中所有她的作品。宿舍的床头也总会放着写有“王安忆”名字的书。如果把对一个作家的喜爱比作恋爱的话,毫不夸张地,那段时间完全可以称得上“热恋”。
然而,擅长遗忘和喜新厌旧似乎是所有人的通病,我也不能幸免。在我终于来到了《长恨歌》中的鸽子们俯瞰下的这座城之后,对她的作品的热情却远不如从前。亦或许是真实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比故事中更加诱人。
2011年,听闻王安忆会参加上海作协的一次活动,惦念着一定要去见她一面,可是到达会场时,活动已经开始。透过前厅的玻璃门,我看到坐在主席台的王安忆,朴素的着装,随意束起的长发,和略显疲惫的面容。而台下座无虚席,既然已经迟到,出于礼貌,我最后还是没有进入会场。
于是计划中的讲座日,变成上海作协小游。这个被称为“爱神花园”的地方,就是王安忆常常写到的作协办公的所在地。如果说,在此之前,我所有对于她的了解都仅仅停留在她笔下的文字,以及其他人写她的文字的话。那么,这是第一次,我远远地看见了“非虚构”的王安忆,感受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这次经历似乎又唤起了关于我阅读她的所有美好回忆。于是,被我冷落了一段时间的王安忆又重新回到了我的阅读中。之后,她又陆续推出了新作《天香》、《众声喧哗》以及重新集结的“非虚构”系列:《空间在时间里流淌》、《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波特哈根海岸》。几年来,我对她作品的兴趣也渐渐由虚构的故事转向那些关于真实生活的纪实与散文。
《今夜星光灿烂》是“非虚构”新近的一辑。集结了王安忆从1981年1月到2012年12月写下的,对于过往生命中那些作家们的回忆与理解。
有人评价王安忆是“现实地生活,审美地写作”。她自己对于这种评价也颇为认可,进而解释:“能够在现实和虚构两个世界划清界限 ,然后进出自如,应是一种理性,但其实也是一种怯懦,不敢以身相试,只能在生活里生活,艺术里艺术。”
在这些描摹人物的散文中,我们可以近距离地看到这些作家们在生活中最为真实的样子,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不过,对于我而言,能够对现实中的王安忆有更多了解也是同样欣喜的。
如果不是《我的老师任大星》,我甚至都要忘记了她曾经做过《儿童时代》的编辑,写过儿童文学;如果不是《中国音乐在中国》,我也已经淡忘她还是一名大提琴手;同样,如果不是《陈凯歌与<风月>》,就连她是《风月》编剧之一的事实也被我忽略了。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说王安忆至今很少用手机,写作喜欢用笔纸,随身准备一个活页本创作时用。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她也可以称得上是这个时代的“古人”了。对于手写稿,我虽也有尝试,但最终还是败给了键盘。
不过,在这本书中,却找到了我和王安忆生活的一个真实的交叉点:那就是张文江老师家的课堂。就像她在《东边日出西边雨》中所讲的“他每周五下午开课,地点就在他家,以‘老庄为主,兼授其他。听课的人除社科院与复旦的研究生外,还有戏剧学院的师生、文学编辑、媒体记者、读书栏目主持人……我在折腾调动的时候也一径往他家跑,可是别指望张文江会指点迷津,他都是从形而上出发,以玄对玄。就是这么摸不着头脑,也挡不住人们往那里去。”我有幸出现在这样周五的课堂上,不过与各种慕名而来寻求精神出路的人不同,我因为学校安排课程的理由显得过于中规中矩。其实,即便没有看到王安忆的这段文字,在张老师家里的这一段上课经历,也同样是我生活中的特殊一笔。
《今夜星光灿烂》是2006年王安忆为怀念陆星儿而写的文章,也是整本书中,笔墨最多、用情最深的文字。而选此做书名,也是恰当的。王安忆笔下的这些作家与身边人,那些琐碎却真实的生活不正如星光一样灿烂吗?
王安忆在这一篇的结尾写到:“无论生活有多少裂隙,总体性的总是完整的一块,如今却严重地缺损了。我用文字去补,何尝补得起来,然而,要没有文字,就连这脆弱的补疤也没了。这大概也是我们这种文字的生涯,所拥有的一点点有当无的特权。”
作为作家的王安忆,终究还是要靠着文字来补充现实中的裂隙来生活。而这些年来我苦苦追寻的“非虚构”的王安忆,到最后也只能回归到文字中去找寻答案。
书信语录,展现最真实的自我
如果说王安忆是我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最欣赏的一位,那么张爱玲就是现代作家中的最爱了,难怪有人把王安忆形容成当代的“张爱玲”,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同时喜欢这两个作家的人,应该有很多。
《今夜星光灿烂》是王安忆写作家众生相,同时也记录自己生活的文字,那么这本《张爱玲私语录》则是更加私人化的书信文字。我们都知道,目前张爱玲的文学遗产继承人是宋淇夫妇的长子宋以郎,而这本书正是收集了张爱玲与宋淇、宋邝文美夫妇四十年的书信,更是解读1955年张爱玲离港赴美行踪的线索,包含了三百多封书信选录。
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得到这本书。三年前,我参加了宋以郎先生在大陆举办的分享会。当时,我还在北京,刚刚辞掉书店的工作,为一位台湾作家做助手。宋先生的分享会在单向街举办,当时这家以沙龙闻名北京乃至全国文艺青年界的小书店,还蜗居在蓝色港湾的两层小楼中。如往常一样,二楼的狭小空间内挤满了前来的读者,虽然我现在已经无法回忆起宋先生当天讲到了张爱玲的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不过,因为有这本书的存在,所有的故事都变换成了文字,让我们随时翻看。
目前,已经出版的张爱玲传记早已数不胜数,虽说是传记,但其中不免有一些作者的情感投射,想象和杜撰的部分也不在少数。所以,我其实更推荐大家去直接阅读作家的书信、日记等等这种更加私人化和真实的文字。
台湾逢甲大学的张瑞芬,曾经这样评价《张爱玲私语录》:“那些机智可爱闪闪发光的句子,像是一个没有防备的人在知己前的天真健谈。”的确,张爱玲小说中的很多经典片段,就曾经被摘录出做为语录广泛流行。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更加个人化的张爱玲,她在信件中,并不需要借小说人物的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比如1956年张爱玲在致宋邝文美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很瘦,但是胃口非常好,不久就会胖起来,所以暂时也不必量尺寸,衣服还是再等些时再做。好在你给我买的料子,除那件花布外都是四季咸宜的。你讲点新做的衣服给我听我永远爱听,因为栩栩如生在目前。”其实,纵观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初到美国时的状态,信件中最常提到的除了问候张氏夫妇,就是买布料,做衣服的事情了。这种完全浸润在生活中的张爱玲,还是让我们多了几分亲切感。
不过,或许连张爱玲以及宋淇夫妇,包括宋邝文美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书信往来竟然断断续续地写了近半个世纪。这本书越往后读,也变得愈加厚重,当年轻的朋友变成精神上互相扶持的老人时,我们也为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所动容。
责任编辑:陈晓丽
相关推荐:
《今夜星光灿烂》作者:王安忆 新星出版社
《张爱玲私语录》作者:张爱玲 宋淇 宋邝文美 著 / 宋以朗 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深度访谈世界文学大师》作者:[澳]拉莫娜?科瓦尔 人民文学出版社
《从文自传》作者:沈从文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我们仨》作者:杨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 作者:《巴黎评论》编辑部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