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古音考》研究述评

2015-05-30 04:57王晓岚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述评研究

王晓岚

内容摘要:本文从分期和专题两个方面就陈第古音学著作《毛诗古音考》的研究作简要回顾和述评。虽然学者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陈第的古音思想和《毛诗古音考》的价值形成了一些共识,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研究视野有待拓宽,应将《毛诗古音考》放在整个古音学研究的大背景下细探其具体特点和成就;二、加强文本内容的研究,应对其说解文字内容进行通盘细致地考察,以明晰该书的成就和得失,客观定论其学术价值。

关键词:《毛诗古音考》研究 述评

明代学者陈第是古音学研究的“开路先锋”,他著的《毛诗古音考》是一部系统探索古音的著作。全书共分四卷,所列字目503条,每字先以直音或反切注音,而后解说,分别列出本证和旁证,以证古之音读。《毛诗古音考》是古音学的奠基性著作,为后世的古音研究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本文从分期和专题两方面就陈第及其《毛诗古音考》的研究作简要回顾和述评。

一.《毛诗古音考》研究的分期

自《毛诗古音考》问世以后,后世学者对其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一)明清时期。焦竑、顾炎武、江永、段玉裁等古音学家在各自的古音学著作、信札、序跋中都谈到《毛诗古音考》一书,并兼议陈第的古音思想,但都寥寥数笔,因此还算不上真正的研究。清儒对陈第及其《毛诗古音考》的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持高度盛赞的态度,而柴绍炳、顾炎武、江永等人则直指该书的纰漏。

(二)20世纪80、90年代。这一时期,陈第及其《毛诗古音考》的研究进入了专题讨论的阶段,共有九篇论文发表。这些研究成果最大的突破就在于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毛诗古音考》的学术价值以及陈第古音思想对明清古音学研究的贡献。1983年,廖楚强在《福建论坛》(社科版)发表专文《音韵学家陈第》,详细介绍了陈第的生平及古音学成就,是当代第一篇对陈第其人及其古音思想进行研究的专文。此后几年,林瑞泰、康瑞琮、邵荣芬、林海权相继发文,补充阐释《毛诗古音考》的价值,学者们的观点趋于一致,即陈第的古音思想和考音方法在古音学史上有着“筚路蓝缕之功”,《毛诗古音考》不失为古音研究的“先河”。

(三)21世纪至今。近十年,《毛诗古音考》的研究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有所拓展和发现,成果也更为丰富,尤其是学者们更能客观地评析《毛诗古音考》的具体特点和成就得失。王耀东硕士论文《毛诗古音考研究》(2006)全面梳理了前人对《毛诗古音考》的研究成果,仔细分析了这部古音学专著的得与失,总结了它的主要成就、缺失及对后世的影响。陈鸿儒对《毛诗古音考》的文字内容逐一分析,于2009年先后发文《陈第古音思想及考音方法检讨----述评<毛诗古音考>所考字音的说解文字》和《陈第古音思想及考音方法再检讨----述评<毛诗古音考>所考字音的本证旁证》,重新检讨了陈第的考音成果。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如胡苏的《略论陈第对古音学的贡献》(2006),张锦文的《别开手眼 证据渊博---纪念陈第毛诗古音考刊刻四百年》(2006),张文龑的《<毛诗古音考>所用考证方法的得失》(2009)等等。总体来讲,这一时期的成果说明了《毛诗古音考》的研究正逐渐向纵深发展。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除专题研究外,现当代音韵学著作和教材在谈到明清古音学时,必提及陈第及其《毛诗古音考》,高度赞扬其对清代古音学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这和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二.《毛诗古音考》专题研究概况

(一)对《毛诗古音考》的宏观研究纵观三个时期里对陈第及其《毛诗古音考》的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陈第古音思想的来源。如刘青松的《陈第古音思想形成探因》(2003),胡苏的《略论陈第对古音学的贡献》(2006),均认为陈第古音思想受到其父亲、吴棫、杨慎及焦竑的影响,更与他本人对《诗经》语音的全面考证不无关系。其他学者在各自文章中对该问题也都有所论及。

第二,陈第对古音学的贡献。这一内容是学者们对陈第古音思想最为关注的部分,对《毛诗古音考》的研究也更多地围绕这一内容展开和再补充,如康瑞琮的《陈第及其<毛诗古音考>》(1985)、林海权的《论陈第对我国古音学的贡献》(1993)、张锦文的《别开手眼 证据渊博---纪念陈第毛诗古音考刊刻四百年》(2006)、王耀东的《试析陈第对叶音说的批判》(2007)等等。总结这些文章的观点,不难发现,陈第对古音学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

1.正确的古音思想。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的语言发展观彻底破除了沿袭千年的“叶音说”,对后世古音学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科学的考音方法。采用本证、旁证相结合的方法考证诗经古韵。本证“以经证经”,探古音之源,旁证则旁证博引,广泛搜寻同《诗经》时代相同、相近的古诗韵文,并结合谐声字、方言、前人注音、声训和异文材料,究古音之委。此考音方法对后世研究起到了方法论的作用。

3.陈第考证古音的缺失。学者们在肯定陈第古音思想的同时,也多多少少指出了陈第在考音方面的不足,如以方音推古音,不能正确理解通韵、合韵,未能严守《诗经》韵部,引证材料时代范围过宽等等。专文讨论该问题的有吴林娟、王耀东的《陈第审音之功浅》(2007),文章从九个方面指出陈第的审音功夫不尽如人意。王耀东《<毛诗古音考>利用声训材料的得失》(2007)认为陈第在引用声训材料时考虑不周。

(二)对《毛诗古音考》的微观研究除了上述三方面的集中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专门就《毛诗古音考》的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如康瑞琮的《陈第持古无四声说辨》(1986),张咏梅的《<毛诗古音考>体例的两个问题》(2001),刘青松的《陈第古音学视野中的谐声材料》(2009)。此外,还有邵荣芬、陈鸿儒两位学者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研究《毛诗古音考》一书。

邵荣芬于1988、1989两年间发文《陈第对古韵的分部和够拟音值的假定》(上)和《陈第对古韵的分部和音值的假定》(下),在述评陈第对古音学贡献的同时,又把陈第所考字的各个韵系联起来,假定出陈第心中的35个韵部,若舒声不计调别,则分十七韵部,并依次列出这十七韵部和各个小韵。此外,他又将陈第十七韵部同吴棫三十一韵部进行比较,认为二者相差甚大。

陈鸿儒立足文本,对《毛诗古音考》的文字内容逐一审查分析,于09年发文《陈第古音思想及考音方法检讨----述评<毛诗古音考>所考字音的说解文字》和《陈第古音思想及考音方法再检讨----述评<毛诗古音考>所考字音的本证旁证》,认为陈第的古音思想和考证方法有着明显的偏差,存在音证错误、说解自相矛盾、无音证而强为音证、改经就韵等一系列问题。陈鸿儒的研究工作打破了学界对陈第的传统认识,也为后世重新审视陈第古音思想和考音方法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上述学者们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对以后古音学的研究无疑具有方法论的借鉴意义。

三.《毛诗古音考》今后研究的方向

陈第及其《毛诗古音考》的研究在近几十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总体上看,学者们往往着眼于陈第对古音学的贡献,停留在推崇其思想方法的层面,观点趋为一致。然而,对《毛诗古音考》的文本研究明显欠缺,除陈鸿儒有专文讨论外,其他文章大多附带论及,例证也限于重复的个案,这样的研究难免以偏概全,模糊《毛诗古音考》的真面目,也不利于对这部古音学著作的具体特点和成就得失作出客观的定性和评价。因此,今后的研究要在文本上多下工夫,进行文字内容的基础研究工作。此外,研究视野也有待拓宽。我们说,语言及语言类著作最忌讳断代研究。任何一部韵书的产生必有其时代背景和学术基础,脱离二者的独立研究必定是管中窥豹,顾及一点不及其余。因此,将《毛诗古音考》放在整个古音学研究的大背景下细探其具体特点和成就,或将其同其他古音学著作做对比分析,都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技术路线。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需加强。

参考文献

[1]陈鸿儒. 陈第古音思想及考音方法检讨——述评<毛诗古音考>所考字音的说解文字》[J]. 东南学术,2008年第5期.

[2]胡苏.略论陈第对古音学的贡献[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第2期.

[3]康瑞琮.陈第及其<毛诗古音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4]李恕豪.《陈第古音研究探索》[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5]廖楚强.《音韵学家陈第》[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年第2期.

[6]刘明.《陈第与世善堂》[J].东南文化,2001年第7期.

[7]刘青松.《<毛诗古音考>标点辨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2期.

[8]林海权.《论陈第对我国古音学的贡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9]林瑞泰.《陈第与<毛诗古音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0]邵荣芬.《陈第对古韵的分部和够拟音值的假定》[J].古汉语研究,1988年第1期.

[11]张文龑.《<毛诗古音考>所用考证方法的得失》[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2]张咏梅.《<毛诗古音考>体例的两个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3]王耀东.《<毛诗古音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述评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