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例“鲁甸”地震伤员应急救治及中医护理

2015-05-30 02:23张冬梅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鲁甸伤员应急

张冬梅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4年8月3日我院收治的19例地震伤员护理,总结患者伤后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的救治方法和辨证施护措施。方法:根据地震伤员的不同伤情及心理特点,给予临证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等方法,使患者达到身心护理,早日康复。结果:19例地震伤员全部顺利出院,无患者截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科学的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治措施、合理的辨证施护,对促进地震伤员的康复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地震伤员;应急救治;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277-02

2014年8月3日16:30,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我县辖区内的纸厂乡受到波及,伤亡较重。19:30,我院接收到会泽县第一例地震伤员,并立即投入到紧急的救治过程中,期间共收治19名地震伤员,经过抢救治疗,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共收治19例地震伤员,其中男7例,女12例,儿童4例,孕妇1例;年龄最大92岁,最小4.5岁;骨折患者10例,皮肤裂伤、软组织挫伤9例;住院时间最短3天,最长56天。

2、应急救治方法

2.1 快速反应:由于事件发生突然,患者前来的时间、数量、病情等不确定性。护理部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通知地震应急抢救小组成员到急诊科待命,将护理人员每2人分为一组,每组全程负责一个病人,负责对伤员进行信息登记、迅速检伤、抢救观察、护送检查、护送住院为一体的救护方案, 缩短伤员到达病区得到救护的时间,确保在最短时间获得救治。

2.2 准备床位: 由于震中离医院约3个小时的车程,医院接到命令后,首先腾出床位,准备床单元,将“地震伤员病房”集中安排在病人较少的内科,利于患者集中诊治。

2.3 卫生处置:地震伤员除了伤情外,均是灰头土脸的。为减少疫情发生,控制交叉感染。每位伤员入院时均给予了床上洗头、床上擦浴、清除口鼻腔内的尘土、更换清洁的病号服,还替一位脑外伤的患者剔下了头发。

2.4 生活照顾: 地震时间接近傍晚,考虑伤员都没吃上晚饭,后勤人员专门送来了合理的膳食,为没穿鞋子来的患者购买了鞋子,购买了生活用品。安排充足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护理的同时也给予陪伴,分散患者身心伤痛的注意力,有效解除伤员灾后抑郁、失落、无助感。

3、中医护理措施

3.1 临证施护

3.1.1 疼痛 疼痛会给患者带来身心不适,地震伤员由于合并损伤部位多、以及地震带来的心理恐惧等,有18例伤员出现了身体各部位疼痛,针对每位伤员的个体情况,进行不同的疼痛护理。适当给予镇痛药,鼓励伤员采用移情解惑、发泄解郁、以情胜情的方法来平和七情,减轻疼痛[1],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软组织挫伤的患者使用按摩疗法,通过力度适中的点、按、推、摩、拿、捏、揉、搓等中医特色手段,以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使新的神经冲动传递至伤处以减轻疼痛,同时减轻感觉过敏[2]。

3.1.2 咳嗽 傷员因地震时吸入了部分灰尘,导致不同程度的咳嗽,部分伤员因肋骨骨折、胸部疼痛,不敢咳嗽,为防止肺部感染发生,每天开窗通风,避免烟尘刺激,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鼓励患者做深呼吸3--5次;固定胸部后用空掌叩击患者背部,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遵医嘱行中药雾化吸入,每日2次,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对体质虚弱无力咳嗽的患者使用机械辅助排痰,每次5—10分钟,每天2次。

3.1.3 肿胀 伤员受到挤压后,身体各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肿胀、疼痛、瘀青。应观察生命体征及伤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肿胀及趾动情况。早期遵医嘱内服活血止痛汤,中期内服接骨紫金丹,后期服用补益肝肾,调养气血之药,如八珍汤。并给以中药散剂(院内制剂)外敷患处,配合红外线烤灯治疗,主要起到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接骨续筋、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3.2 并发症预防护理

3.2.1 压疮: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皱折,定时翻身,注意保护患肢。每日定时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骶尾部、足跟等受压部位,19 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压疮。

3.2.2便秘:每天询问患者排便情况,超过3天未排便及时采取措施,指导患者饭后半小时顺时针按摩下腹部30圈,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可给予神阙、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贴敷,必要时用开塞露纳肛或给予药物口服。

3.2.3 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多发骨折伤员长期卧床,这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一个很高危的因素。为此,遵医嘱肌肉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监督和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效预防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3康复护理

为维护地震伤员身体和精神健康,避免并发症和二次残疾的发生,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近年来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护理介入可改善伤员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病后抑郁状态的发生,对提高伤员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护士应及时指导伤员掌握并做到良肢摆放、正确翻身、肌肉、关节被动活动等康复技术。

3.3.1 骨折伤员早期应卧床休息,保持患肢最佳功能位,抬高患肢30度,或患肢下垫软枕,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肢体肿胀及疼痛。应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者,应观察肢端感觉活动及皮肤情况,外固定是否稳妥有效,松紧是否适宜,注意有无压迫征象。行跟骨牵引者,伤肢应保持伸直位,脚趾向上,不可随意提起牵引物或者牵引物触及床档和地面,针眼每日滴75%酒精2次。

3.3.2 伤后1-2周,指导伤员在床上进行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的小关节主动伸屈锻炼,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以手摸收缩的肌肉变硬并持续5-10秒,再放松)。腕关节、掌指关节(握拳,伸指、抓物)练习,一周后增加肩部主动练习,积极主动锻炼肘关节屈伸活动,利用牵引床以进行上臂活动锻炼,训练臂力。此外,每天定期帮助伤员进行被动的肌肉按摩和关节的全方位活动,以防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3.3.3 伤后2-4周锻炼应注意循序渐进,以不感疼痛为佳。可进行膝关节直腿抬高练习,患肢由伸直位逐渐屈曲90度,遵医嘱使用cpm进行关节的康复锻炼,以防关节僵直。

3.3.4 伤后>4周视骨折愈合情况开始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锻炼,经锻炼后若无疼痛不适,自觉有力,可逐步进行负重锻炼,如腿站立的平衡训练,使用单拐训练,单腿跳跃训练等。

4、体会

4.1 充分的准备,迅速的应急是使地震伤员得到有效救治重要保障。能否提供充足的应急保障关乎整个救援工作的成败。我县地处小江断裂带上,作为地震高发区域,医院应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备齐抢救物资,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多组织应急演练,才能保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顺利开展。

4.2 地震伤有着病情复杂、复合伤多的特点,在救护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护理重点和对策。辨证施护是救护伤员的基础,通过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临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方法,使患者达到身心愉悦,早日康复,重建家园。

5、小结

虽然这次地震震级小,伤员伤情比汶川地震伤员伤情轻,但许多患者房屋被毁,生活贫困,情绪极不稳定,健康知识缺乏,很多困难摆在面前,然而,通过迅速实施应急救治措施、有效的中医辨证护理,19名伤员全部康复出院,没有人员截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孙秋华.中医护理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2.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44.

[3]廖光华.救治汶川地震骨伤患者的护理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9-11

[4]程晓芸,张钰珠.中医护理在地震伤救护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2):123

[5] 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272-273.

猜你喜欢
鲁甸伤员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伤员呵护队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让我轻轻地把鲁甸拥抱(节选)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