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病例】
張先生是名公司業務主管,由於業務量增加,時常至各處出差應酬不斷,最近半年突然發覺失去了工作沖勁,常感疲倦、食欲降低、腰酸背痛、睡眠不安穩、健忘情況,甚至莫名其妙出現煩躁不安,氣色也越來越差,經過一週休養後癥狀仍沒有改善。就醫後,綜合舌苔、脈象,診斷為「肝腎陰虛」疲勞綜合癥。通過中藥調理及筋骨調整復位松弛術治療3個療程,張先生身體逐漸恢復到平衡狀況,疲倦情況已完全緩解。
【病理分析】
因現代工作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社會競爭激烈,疲勞綜合癥開始在都市中流行和蔓延開來,疲勞可以說是中醫臨床中常見的癥狀,常描述為「周身乏力」、「四肢倦怠」、「神疲乏力」。按中醫理論而言:機體的乏力、易疲勞與五臟能量下降與失去平衡有關。
中西醫結合全科 黄宗瀚主任/院長:
疲勞綜合癥是一種功能失調的疾病,可以隸屬於中醫學「虛勞」的範圍,其癥狀「神疲乏力」、「懈怠」、「四肢沈重或勞倦」等都和五臟六腑的氣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疏泄主筋。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精力、體力及壓力都與肝腎密切相關,腎精肝血充足則髓海有餘、肌體有力、精神振奮;若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疏泄失司,則筋骨失於儒養,導致骨軟無力、精神萎靡不振,此時易出現身體疲勞無力癥狀;進一步還會出現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腰酸背痛等一系列疲勞綜合癥的典型癥狀。
中西醫結合全科 陳瑞瑩醫師:
依據患者病史及出現疲倦、食欲降低、腰酸背痛、睡眠不安、健忘煩躁等癥診斷為肝腎陰虛。中醫「腎虛」概念中的「腎」,不僅指解剖學上的腎臟,而且是一個生理作用相當廣泛,與人體生殖、生長發育、神經、內分泌代謝等都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重要臟器。對於虛勞的治療,以補益為基本原則。在進行補益時,一是必須根據疾病屬性的不同,分別採取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的治療方藥;二是要密切結合病位的不同而選方用藥,以加強治療的針對性。如果長時間出現這類疲勞癥狀,應及早就醫,對癥治療,以免腎虛日久出現嚴重早衰癥狀。
中西醫結合針推骨傷科 林佩莉主任:
由中醫理論得知:「腎藏精納氣,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疏泄主筋」,肌肉關節的疲軟乏力除了本身發生變化外,還與肝腎等五臟失衡密切相關。當人體五臟失去平衡,使腎中精氣衰退、肝血不足,筋膜失養,加上現代人長時間固定姿勢又缺乏鍛煉的情況下,筋骨位置出現變化,進一步導致筋軟骨松,筋力減退,使得氣血不暢,動則疲乏,更加速了疲勞的發生。治療恢復上通過內服中藥益氣滋陰、養血補益肝腎之外,也需要註意的是筋骨位置改變;經由骨骼復位改善,讓氣血通道恢復,筋肉彈性增加,筋力強健,耐受疲勞,使疲倦快速緩解。
【治療妙招】
●頸肩鍛煉法:將雙手交叉於頸部,仰頭同時將雙手肘向後背伸展,當感到雙手臂或頸肩部緊繃時停留10秒鐘,反復5~10次即可。做點頭、仰頭及左右轉頭動作,在極限位時停留5秒鐘,並註意速度緩慢,每個方向反復3遍。●腰背拉伸法:坐於地板或偏硬床面上做向前彎腰動作,彎腰同時將足尖用力朝向面部方向,雙手向前抓住腿部,眼睛看向足尖處,此時會感覺膝蓋後側、大腿後側及腰部等處緊繃感,頸肩部勿過度用力,停留5秒鐘後放松,反復10遍。●穴位按摩法:合谷(手背虎口處)、太沖(足背第一、二足趾間凹陷處)、百會(頭頂,雙耳尖連線中點處),按壓時會出現酸脹感,建議每日按摩3~5遍,每次每個穴位持續1~2分鐘,能起到清利頭目、消除疲勞效果。
【食療改善】
●烏雞粳米粥:食材:烏骨雞一只,粳米50g,黃芪45g,當歸15g、紅棗15g,食鹽適量。作法:先將黃芪、當歸、大棗加水2000~2500ml煎煮約30分鐘後,取藥汁1500~2000ml,加入烏骨雞、粳米,共同煮粥食用。功效:烏雞走肝腎血分,滋補肝腎、強筋健骨為主要功用,配合黃芪益氣、當歸補血、紅棗補中調和,能有效地補虛勞、養身體。●核桃紅棗粥:食材:核桃仁50g,紅棗10枚,粳米80g。作法:將核桃仁、紅棗、粳米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熬煮成粥。功效:補腎健腦,可幫助失眠、健忘、腎虛腰酸背疼者。●黄精肉湯:食材:黃精30g、甘草6g、生姜9g、紅棗5枚、豬瘦肉200g(適當可增加香菇3~5朵、山藥30g)。作法:將上述材料放入砂鍋,加水適量隔水燉煮,煮至豬肉熟爛即可。功效:養陰益腎、強壯身體、消除疲勞。適用於體衰、精神萎靡、身體疲倦者或適用於久病體虛不復者。●養生茶:食材:柴胡6g、織實3g、生白芍9g、炙甘草4g、香附6g、陳皮3g。水5碗煎煮,滾後文火燉煮20分鐘(約剩余3~4碗量),過濾取湯汁備用,冷熱皆可飲用,可適當添加蜂蜜,腹瀉者勿加。功效:疏肝解郁,理氣健脾,這合情緒波動或壓力較大時引起的情緒不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