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5-05-30 13:44:43孟晗骏
经济师 2015年1期
关键词:启示

摘 要: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然而,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瓶颈。作为世界上个人信用制度最先进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高速的运行效率以及严谨的监督体制。文章着重讨论了美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核心部分——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并以此为借鉴,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体制的启示与构想。

关键词:个人信用体系 信用评分 FICO 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108-02

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是其国家金融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其社会信用体系实践过程中,美国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经过15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信用交易额度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在世界三大个人信用体系模式(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个人信用制度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监管与民营企业规范运作的个人信用制度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协会为中心的个人信用制度模式)中,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模式是最具效率的,同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最大。美国个人信用体系最主要的特征是整个国家的个人信用运转完全依靠私人机构来完成,国家在这个体系中仅仅扮演着规则制定者与监管者的角色。分析研究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可以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美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特征

1.市场主导型的独立私人信用服务主体。不同于欧洲的政府主导型征信模式,美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为第三方独立的私人营利性机构来运营。在美国征信机构组成上,主要是由私人投资和其它法人投资组成。征信公司通过其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化运营机制来构成他们的个人征信体系。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行业规章制度和体系,并且形成了以三大征信公司(艾可菲Equifax,环联TransUnions,益佰利Experian)为核心的征信咨询管理系统。

2.发达的个人信息交互网络。在美国,所有美国公民、永久居民和拥有合法工作的临时居民都会拥有一个社会保障号码,即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跟SSN是密不可分的。这个号码便是美国个人信用信息交互网络的核心。工作的申请、房屋租赁、各种保险、纳税、借贷以及还款都要用到这个号码。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各类第三方数据处理公司、信用卡公司、租赁公司和一些商业零售机构以及私人征信公司,都以SSN为对应,通过互联网实现个人信用资料的共享。

3.严谨的个人信用数据加工处理和信用评估。征信局获得个人信息之后,必须经过严密的数据处理和加工,才能生成其征信产品,这些手段主要包括数据分类、数据比较、数据计算、结果分析、风险评估等步骤。在美国个人信用市场中,三大征信局均采用了世界上最通用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式——FICO模式。通过对多达100万份数据的样本分析所得出的精密模型,各个征信局为顾客提供了世界上可靠性最高、最精确的结论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地识别个人风险,帮助判断是否给消费者提供贷款,为顾客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4.完善的个人信用监管体系。在美国以私营企业为个人信用体系主要执行者的模式下,政府并不是直接扮演各个环节的管理者或参与者的角色,而是扮演着规则制定者的角色。美国有关个人信用的法律主要包括《公平准确信用交易法案》、《信用机会平等法案》、《公平债务采集实施法案》、《信用维护机构法案》等。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数据采集、数据使用和消费者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由于是专门针对个人信用领域的法律法规,因此针对性非常强。同时,各级信用监管机构按照法律法规以高效的惩戒机制对消费者和相关行业参与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健全的监管机构和个人信用直接相关的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得个人信用体系稳健、严密地持续运转。

二、美国个人信用体系的作用

1.有助于减少现金占流通领域中的比重。美国个人信用体系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信用卡,通过信用卡本身及其相关的附属功能,消费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现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减少市场中流通的现金。同时,信用卡消费还可以有效避免个人因持有现金而产生的相关风险,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安全度的提升产生正面作用。

2.刺激消费。信用卡消费属于超前消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授信额度进行先期消费。当一个消费者需要购入某种商品时,他只需要使用信用卡购买即可先拥有商品,随后进行分期还款。同时,各大银行为了吸引顾客使用信用卡消费,也纷纷推出了信用卡消费积分业务。使用信用卡消费的部分可以根据金额进行积分,积累的分数还可以兑换商品折扣或航空里程,甚至可以返现,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进行超前消费的意愿。

3.为个人融资提供便利。当消费者有资金缺口时,可以向银行或担保公司提出贷款申请。通过个人信用报告银行和其他金融部门可以获知个人的信用状况,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决策提供便利。此外,对于有紧急小额资金需求而又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消费者,使用信用卡也可以在信用额度范围内获得一定量的资金,相对银行贷款,通过信用卡获取资金成本较高,但更加方便、快捷。

4.提高了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工作效率。通过个人信息共享机制,征信公司的信用报告以及内部数据库,政府相关部门、银行、房产商乃至通讯公司都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了解消费者的个人信用状况,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员工工作强度与信用评估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处理申请的工作效率。此外,大量使用信用卡,还可以增加自动柜员机的使用,减少人工柜台,为银行节省了成本。

三、美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核心——信用评分机制

1.FICO与美国三大信用局。进行个人信用评分的计算方式有多种,其中FICO评分模型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评分标准,它是由FICO公司开发的一种能够精确展现个人信用水平的标准。美国人提到的一个人的信用分数通常来讲就是FICO分数,因此本文以FICO个人信用评分模型来讨论征信公司对消费者进行信用评分的模式。

事实上,每个人会有至少三种基于FICO模型的信用分数,因为Fair Isaac公司为美国三大信用局开发了各自专属的信用评分系统,同时这三大信用局又都有自己独有的数据信息库,因而每个人的数据会随着不同信用局的数据不同而有微小的差异。

2.FICO个人信用评分的影响因素。由于信用评分是用于预测消费者违约风险的工具,因此消费者个人财务记录中的多重因素需要被纳入影响FICO信用评分的因素。尽管准确地用于计算个人信用分数的数学模型属于商业机密并不公开,FICO公司还是向公众公开了其个人信用评分的影响因素:

(1)偿付历史。偿付历史是FICO评分模型中权重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大约占总体影响因素的35%,主要的评估内容是被评估人的还款(包括信用卡账户还款、从商家直接获得的零售账户还款、移动通信费用还款以及抵押贷款等)记录。逾期偿还的次数、金额以及时间长度不同,会导致FICO分数相应的下降;反之,按时支付应还款项将会有助于FICO评分的提高。

(2)信用账户的使用。信用账户的使用情况在评估FICO分数中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偿付历史,大约为30%。此项数据主要考察被评分人的信用账户数量、需要偿还的信用账户数量、信用账户的余额以及循环债务比率。偿付欠款和降低借贷利用率有助于FICO评分的提高。因而,随着用户信用分数的提高,用户授信额度的提高也会有助于降低借贷利用率。

(3)建立信用的年限。此影响因素约占总影响因素的15%。此项数据主要考察被评估人使用的所有信用账户的最长账龄、最短账龄以及平均账龄。通常情况下,就单一账户而言,用户建立信用的历史越长,对信用评分越有利,因为足够大的交易历史数据能够更准确地帮助预测未来的偿付能力。

(4)拥有的信用类型。此项因素大约占总影响因素的10%,通常指包括客户的信用卡账户、零售账户、分期付款账户、金融公司账户和抵押贷款账户的混合使用情况。一个良好而健康的混合信用使用模式有助于FICO分数的提高。

(5)近期设立信用账户数量。如果被评分者经常开设过多的账户,说明该消费者对于单一信用账户的稳定意愿较低,因而会呈现出相对不稳定的信用水平,这种行为会导致FICO评分的下降。同时,大量新开设信用卡账户会影响到平均账龄,导致评分下降。

四、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1.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各项相关经济制度的逐渐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近些年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就。自1999年起,我国相继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以及《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等一系列法规,使得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有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在此期间,一些包含个人信用业务的公司也在飞速的发展之中,如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华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等。这些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也使得个人征信制度得以起步。2003年,经过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中国个人信用档案网站”正式开通,这是专门记录我国公民个人信用档案的网站,其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不同行业信息采集模式和信用评估模型等差异造成的影响,具有全面性、跨区域性、跨行业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四个特点,同时保证了所有建档人信用分值的可比性、通用性、公平性,被视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尽管我国在建设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与成效,但是离系统化、规范化,尤其是与欧美国家的先进体系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信用信息机构运作不规范。目前,我国除了几个较大的个人信用服务公司以外,还存在一大批鱼目混杂的中小个人信用机构。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这些中小公司出现了恶性竞争,同时,获取个人信息程序不规范也是个人信用机构不规范运作的一个主要表现。

二是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在美国,专门为个人信用以及征信业设立的法律多达数十种,这些法律法规在征信数据的获取和使用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有效地保障了借贷双方的权利。然而在我国,由于立法的滞后,导致很多情况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加以限制。

2.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是加强个人信用意识的培养。个人信用问题是一个涉及到法律、法规、制度和道德等多方面的问题。在美国,个人信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不良的个人信用记录会使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面临重重困难。因此,在美国的社会文化中,每一个美国人都会对自己的信用状况十分关注,会自觉主动地维护自己的信用状况。因此,加强对国人个人信用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让每一个公民能够从自身做起并监督他人,有助于加速构建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

二是加强和完善个人信用中介在个人信用体系中的作用。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个人信用中介体系作为支撑。在美国,信用局的职能是从广泛的渠道汇总、分类、储存各类个人信息数据,并对消费者进行信用评估,从而为特定的对象提供服务。然而,在我国,由于个人信用中介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了诸如征信公司与政府关系复杂,个人信用产品功能单一、有效性不足且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因此,加强和完善信用中介在整个个人信用体系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刺激整个信用体系的良性循环。

三是加强立法步伐使个人信用体系拥有健康的外部环境。美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城市租借法》、《信用卡发行法》、《公平信用结账法》等一系列法律,使得整个个人信用体系运行处于一个严谨、稳健和高效的模式之下。相比之下,我国现行法律中只有《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担保法》等少数法律法规中涉及个人信用的一些原则性条款。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了监管的不利和漏洞的生成,这些因素对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维系都非常不利。因此,我国在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并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个人信用制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Jiang Xin. Establishing Efficient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China from American Experience of Social Credit System[J]. 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07,(6):64-66

[2] Xiao-Lin Li, Yu Zhong. An Overview of Personal Credit Scoring: Techniques and Future 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Science,2012,(2):181-189

[3] Sumit Agarwal, Gene Amromin, Itzhak Ben-David, Souphala Chomsisengphet, Douglas D. Evanoff. Does Mandatory Loan Review Affect Mortgage Contract Choice and Performance[C]. Ohio State University, Fisher College of Business Working Paper Series,2011

[4] 白云峰,毕强.美国个人信用评分体系研究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0(12):31-32,38

[5] 韩冰,纪瑞朴.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查询评级系统[J].金融电子化,2010(11):56-57

(作者简介:孟晗骏,美国特拉华大学勒纳商学院会计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美国纽瓦克)

(责编:郑钊)

猜你喜欢
启示
浅析中西方艺术的思想差异与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9:44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46:10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30:18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戏曲表演艺术给予我的启示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8:08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57:28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