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啸 康振宇
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欧债危机,使去工业化由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的表现,变成了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转向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文章在理解这两种对去工业化问题的认识的基础上,从去工业化现象产生的现实前提与发展逻辑出发,对去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关键词:去工业化;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资本的逻辑
一、 对去工业化问题的两种认识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的经济出现迅猛增长。当人们开始反思并寻找这种经济增长的缘由时,人们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演变:其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逐年下降,而服务业的占比逐年上升,并在其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服务业也替代制造业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因此,一些经济学家便将其经济的发展归因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认为产业结构经历由第一产业主导向由第二产业主导发展、最后由第三产业主导是经济发展运行的必然趋势,而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的发展过程的精髓,则被“去工业化”四个字合理的表达。所以,经济学界肯定去工业化的现象,并认为去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运行的必然趋势,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的表现,甚至大力宣扬去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道路。
而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欧债危机后,当人们开始反思并寻找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缘由时,人们又发现出现危机的国家往往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低,而服务业占比很高的去工业化国家。因此,经济学界开始对去工业化进行反思,认为工业化是整个经济运行的基础和核心,去工业化会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诸多问题,是这次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罪魁祸首。从而大力否定去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强调“工业化”和“再工业化”。
考察上述两种认识产生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以上两种认识对于去工业化的认识太过于表面化、直观化,容易使对去工业化的认识陷入两难的境地,并不能准确的把握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那么如何看待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呢?
二、 去工业化的现实前提与历史进程
1. 去工业化现象形成的现实前提。就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路径而言,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不断催生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降低,产业结构呈现去工业化的现象。就如同,农业的发展会催生工业发展一样,这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变迁的一般趋势。但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与发展,使产业结构调整与变迁偏离了一般趋势。各个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对各个国家的影响,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对个人的影响类似:一个国家作为世界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主体,不再需要生产出维持一个国家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是通过生产世界范围内所需的商品,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换,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以此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国际分工。世界贸易使之成为可能:单个国家可以不依赖本国的工业体系,就可以实现对工业产品的需求。
2. 去工业化以资本增殖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变迁为内容。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获取无限的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进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遵循的再也不是产业结构递进发展的一般路径,而是遵循资本的逻辑,服务于资本的增值。
因此,一种商品是否能进行生产是以这种商品的生产和实现能否为生产它的资本带来足够的价值增殖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至于这种商品是否能满足社会的合理需求、其使用是否能给人们带来正面的意义与作用,只要这种商品能够带来资本的价值增殖,资本家对商品背后的这些具体内容就是漠不关心的。同样,一个产业能否得到资本的足够投资是以这个产业的发展能否为投资它的资本带来足够的价值增殖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至于这个产业的发展会导致怎样的产业结构的变迁、致使失业率发生怎样的变动、给本国经济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只要这个产业能够带来资本的价值增值,资本家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背后的这些具体内容也就尽是漠不关心的。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其产业结构的变迁往往体现的并不是产业机构升级的的一般趋势,而是由于资本增殖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迁,致使以资本增殖为导向的增殖手段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了现实中的产业结构变迁。而去工业化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这样的以资本增殖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变化所导致的产业结构的变迁。
3. 各产业结构的布局是以资本的逻辑进行分布的一个内在有机体。正如上文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结构的变迁是由于资本增殖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变迁造成的,服务于资本增殖目的的。资本以产业能否带来其价值的增殖为唯一评判标准来决定是否对该产业进行投资,从而带来现实中产业结构真正的变迁。因此,一个国家各产业结构的布局及其变化是依照资本的逻辑进行的。
同时,正如我们所知的,一个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往往需要相关产业提供相应的商品与劳务的支持。例如,旅游业需要相应配套的医疗服务、公共设施、消费娱乐等等。因此,随着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其相关的产业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发展。而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该产业的资本增殖必需的条件,投资其的资本也必然能从中获取一部分的价值增殖。同时,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又带动了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产业间复杂的产业关联,各产业结构的布局往往是一个内在有机体。
三、 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去工业化的本质只是资本增殖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变迁后,依照资本的逻辑发生的产业结构重新布局的一种现象,同时,世界市场的发展为去工业化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而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并不是由于去工业化的表象造成的,而是根植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之中,其本质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的表现形式。不论是否出现去工业化现象,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中就必然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即必然存在资本无法进行自我增殖而产生的经济危机。
从世界市场的大背景来看,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产生又在于全球产业链断裂。由于世界市场中,各国甚至世界产业结构的布局是以资本的逻辑进行分布的一个内在有机体,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产业关联。因此,当一个产业由于资本无法进行增值而出现危机时,就会产生如多米诺骨牌般的效应,众多产业在复杂的产业链关系下纷纷出现危机。因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国家内部某个产业存在的危机,可能过去仅仅只会在该国该产业内部带来小的危机,而现在则很有可能由于世界市场及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波及全球多个产业发生危机。
所以,一方面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经济周期运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由于世界市场的发展,各国的经济的独立性都降低,从而更易受全球的影响,故经济危机得以放大,使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容易发生。
四、 资本能否正常进行增殖是危机是否产生的关键
正如上文的分析,危机的产生与是否去工业化无关。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的本质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全球产业链的波及的扩大。因此,危机是否产生的关键只在于资本所依赖的产业结构是否能正常进行增殖,从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使经济可以平稳的运行。只要资本能够进行正常的增殖,在资本的逻辑下,资本就不会脱离原有的产业而是在不断进行自我增殖的目的的驱使下进行再生产,这样就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在各个产业的生产都具有连续性的情况下,经济自然可以平稳的运行,没有危机的产生。
但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必然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其生产也必然会由于资本无法进行正常的增殖而出现间断的情况,经济危机也成为必然。因此,危机的产生是不可以避免的。我们只能通过减少资本增殖中的阻力,为资本增殖开辟道路,并在资本在增殖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予以救助,以此缓解危机产生的频率和强度。
五、 以希腊为例进行的分析
希腊是此次债务危机中出现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以第二产业为导向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以第三产业为导向的旅游业、航运业、博彩业等相对发达,是一个典型的去工业化国家。自其2001年起加入欧元区以来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其经济处于一个平稳持续运营的阶段,而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其产业迅速萎缩,政府仍在在高福利、低税收的压力下入不敷出,逐渐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产生。
希腊的经济发生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原本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并不能为资本带来持续的价值增殖,并使其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一个合理位置的第三产业无法再为资本带来价值增殖,致使在资本的逻辑下,资本退出相应的产业,使相关产业发生萎缩所造成的。而原来在经济高涨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所出台的一系列福利政策,在产业萎缩时政府便无法承担,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希腊之所以出现产业萎缩,以至后来产生严重的债务危机,是由于其主导产业旅游业是以其他国家的经济水平为风向标的,本身缺乏独立性。因此,说到底还是去工业化的问题。但其实,在世界市场形成的全球产业链中,任何一部分的断裂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又从何而谈独立性呢?去工业化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是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内在逻辑。
六、 对去工业化问题的两种认识的再思考
正如上述的分析,在资本主义生产下,经济的平稳运行与发展是依赖于资本持续的获取价值增殖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的。因此,我们便可以很好地理解去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内在逻辑: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是由于美国的资本在其获取价值增殖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后,投资于可以给其带来超出一般程度的价值增殖的第三产业的结果。而其去工业化现象只是在资本的逻辑下产业结构分布发生变化的表现而已。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欧债危机,是由于资本无法正常的进行价值增殖,并通过全体产业链的传递将危机扩大的结果。而其中出现问题的多为去工业化国家,则是由于去工业化国家往往是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和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并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有更为复杂的关联。去工业化只是作为其一种共同特征而存在,而并非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缘由。
同时,一个国家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往往是资本增殖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变迁所决定的。而资本增殖在该国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往往是由本国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文化习俗、国际地位等共同决定的。产业结构经历由第一产业主导向由第二产业主导发展、最后由第三产业主导并不一定是经济发展运行的必然趋势。一来去工业化的现实前提就决定着去工业化国家的存在必然以工业化国家的存在为前提,二来去工业化的道路并不适合每个国家的资本增殖的要求。
从世界市场的大背景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处于一个平稳的发展状态,取决于其在世界市场与全球产业链中是否能占据一个稳定的地位,来满足本国资本增殖的需要。只要其具有一个稳定的地位,可以使资本不断的获取价值增殖,在资本的逻辑下,资本就会不断的增殖,并通过扩大再生产来谋取更大的价值增殖,在这个过程中,本国的经济也随之得到发展。
七、 中国经济发展的探讨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需要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免的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受到资本增殖的影响。
一个国家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往往是资本增殖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变迁所决定的。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应该纠结于是走工业化之路还是去工业化之路,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尽量满足资本增殖的需求,以期利用资本的逻辑,在资本的增殖中获得本国经济的发展。
正如上文所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经济尽量平稳的运行和发展,我们只能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减少资本增殖中的阻力,为资本增殖开辟道路,并在资本在增殖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予以救助,以此缓解危机产生的频率和强度。
但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往往受利益集团的控制,致使其在对经济进行干预时,往往以利益集团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无法完成其应有的任务。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有更强有力的独立的政府可以对经济的运行进行干预,同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保障了政府对经济运行具有足够的控制力。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因此,我国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采取各种措施尽量满足资本增殖的要求、减少资本增殖中的阻力,为资本增殖开辟道路。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满足资本增殖的要求:
第一,大力培养与资本生产相匹配的劳动力。想要满足资本增殖的要求,首先就要使资本和劳动力相匹配。不同的产业的不同的生产性质决定了其对劳动力不同的需求。当资本与劳动力出现不匹配时,一方面劳动力无法获得就业,另一方面资本也因为没有获取价值增殖的依托而无法获取价值增殖。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长期存在大量劳动力就业困难的同时产业又难以获得所需劳动力的状况,这就是我国的资本与劳动力不匹配造成的。我国只有大力培养与资本相匹配的劳动力,才能在为资本提供价值增殖的基本条件的同时,解决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
第二,通过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普及等提高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资本想要获取价值增殖,关键在于其所吸纳的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只有不断地提高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才能保证资本获得价值增殖,同时由于提高资本价值增殖的水平,避免了资本的外逃,并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从而带来经济进一步的繁荣发展。因此,我国应该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普及等提高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以保证资本能获取价值增殖。
第三,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资本的生产成本。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降低资本的生产成本,从而使资本提高经济利润,保证其价值进行增殖。例如,修建高铁等交通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使相关产业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也可以更好的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我国通过不断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既可以为资本的增殖提供保障,又能更好的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
第四,积极推进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有利于资本逻辑下资源的合理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可以自由地向为资本带来价值增殖的方向流动,从而为资本增殖提供降低成本。因此,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基于为资本增殖提供保障,以利用市场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成林.论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4).
2. 赵宗博.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市场整合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求实,2008,(3).
3. 郑胜利.产业链的全球延展与我国地区产业发展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5,(1).
4. 薛文韬,宋强.简析希腊债务危机及其背后的欧元区困境.经济师,2011,(2).
5. 文波.欧元的缺陷与希腊债务危机探析.企业研究,2012,(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与绩效研究”(项目号:13JJD790016)。
作者简介:陈海啸(1986-),男,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康振宇(1974-),男,汉族,黑龙江省肇东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经所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
收稿日期:201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