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摘 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各行各业工程建设也逐渐增多,工程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和寿命,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关乎国民生计。质量问题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地危害,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项目工程进行质量监管的活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工作内容繁杂,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积极进行协调配合,将项目工作开展好。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国民生命安全不受损害,使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得以提升。因此,各建筑企业理应按照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制度,对每一个环节认真把关,推动建筑工程监管事业的发展建设。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内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就是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管跟踪,以达到满足使用要求和预期标准。工程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以后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年限,无论从短期目标还是长远发展来看,质量问题都应作为项目进行过程的关键因素引起施工企业重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不仅保证了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对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也起到了很好的维护作用,这就要企业和政府二者结合起来,做到自省、自查和监督,共同强化质量管理。从建筑工程开始设计到完成施工,整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隐患是不一样的,所以施工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其质量受自然因素影响、整体施工素质、设计、材料、施工技术水平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效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和对施工质量的有效监管能使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还可以节约成本造价,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
2、建筑施工质量的特点
工程项目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影响因素比较多而且具有不确定性,设计、材料、施工技术水平、整体施工素质以及自然因素影响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其影响因素,因此,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注意各个因素可能引起的质量风险。第二个特点是隐蔽性,因为有些隐患是潜在的,无法直接发现的,当发生了事故隐患才被发现出来,基于建筑施工的这个特点,我们一定要进行事前考虑、事中注意,事后检查,防患于未然。
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范畴
建筑工程的质量集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保护于一身,它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范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包括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单项工程,项目包括了纷繁复杂的工序,通过每道工序的完成来完成整个工程建筑项目,因此必须从每一道工序的具体施工过程抓起。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实际上,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没有一个统一规定的标准,主要原因是由于功能和使用价值的规定依赖于建筑项目业主的需求,不同业主对这方面的需求是有区别的。然而,通过总结和归纳,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主要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质量以及环境协调等方面。
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
1、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管控工作不够全面
在实际施工中没有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譬如,没有对设计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研究和审批,没有对施工所用机械设备和进场材料进行审查和控制,同时,在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时严重缺乏重要意识,没有遵循严谨施工的原则按照设计图纸以及施工规范完成施工,这样一来在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方面大打折扣,降低了建筑的使用寿命,甚至是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并造成后期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2、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和详细的规范
由于受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现有的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程质量监管的要求,与此同时,部分建设施工方受到利益的驱使,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对于施工质量的监管则是敷衍了事,从而对工程整体施工的质量评价形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对施工过程实施严格的强制性的质量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确保工民建工程施工的质量。
3、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检测
实施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举措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该环节的实施不仅对整个工程产生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对施工人员以及使用者生命安全的保障。现阶段,大多数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的检测环节存在形式化、表象化,检测过程往往敷衍了事,投入力度不够,直接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大打折扣更甚至推翻已建工程重新进行设计和施工,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使施工单位的声誉遭到严重的破坏,不利于该施工单位的可持續性发展。
三、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1、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在施工质量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提出的施工方案不够合理,经常会造成拖延施工的进度,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也加大了投资。所以,建筑企业在制定和审核方案的时候,首先需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从管理、操作、技术、工艺、组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综合考虑,尽量使方案的措施得力、工艺先进、技术可行以及经济合理。其次,还要划分合适的施工区域,制定施工过程中的先后顺序,提高工程的质量可以从施工项目在空间上、平面上的先后顺序上解决。另外,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操作是否正确、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方案是否合理,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强对施工方案管理的同时,也要对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使工程质量得到提高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提高施工技术的水平。最后,安排好各工程施工的先后次序,以使得施工质量不受到影响;还要安排合适的空间和时间,使必要工程的技术间歇得到保障。
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人员检查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专业知识的培以及纪律的教育,并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和改善劳动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人的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保证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此外,还要审查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审查特殊岗位的工作者的资质是否合格,掌握现场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而只有知识却不会实践的管理人员,不能够聘用,社会期望的工程管理者应该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组织、计划、决策和应变能力。在开工之前,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管理目标、质量规划、指导技术和检测质量的能力,做好图纸会审和组织人员,勘察施工的现场,掌握施工的难点及其特点,以期望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专业人员要有精湛的技术,持证上岗,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工艺规范和特定技术的要求进行施工。在每一道的工序完成之后,施工者都要进行自行检测,合格之后,积极主动地配合质量检测人员进行检查,严格地控制工程质量。质量检测人员需尽心尽责、认真对待,不能马虎过关,尤其是重要部位的质量检测;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处理。
3、工程整体性的管理
由于没有规范的建筑市场管理,一部分建设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不是从工程的利益出发,而是把工程分散承包出去;还有一些企业靠特殊的权力来垄断整个工程。所以,建筑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制度来保证正常的工作进度,以及对整个工程进行统一管理,使得施工有效、快速的进行,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也保证了整个建筑市场的公平性。
4、质量管理及加强措施
质量管理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给工程带来不可估计的严重后果。现在的建筑行业就是要以质量为基础,赢得信誉从而争夺市场,增加效益。所以公司的效益、企业存亡和企业信誉等都是和公司的质量管理有关系。国家制定了有关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筑企業需严格遵守并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制。同时,也要成立控制质量的相关机构,目的是用来监督各部门和制定一定的工作标准,而且每个部门在控制质量体系中的权限、职责和任务都要明确。其中,需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具体落到实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身上。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就必须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控,强化施工过程中潜在质量问题的预见性,加大影响因素的控制力度,全面做好防范部署工作,面对突发问题及时采取科学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贺涛.关于建筑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的思考和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1).
[2]吴华平.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问题与建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01).
[3]韩远祥.建筑施工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