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婷
【摘 要】在工程产业链逐渐完善、工程管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人们对全过程成本造价管理的理论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工程造价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工程管理者难以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程;全过程;造价;措施
1、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控制在建设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保障施工投资金额的准确性,还可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可以保障工程顺利施工。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顺利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因造价控制不完善引起的返工、设计更变等问题,如果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出现问题,势必会增加工程建设的投入资金,阻碍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二,工程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盈利状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可以减少建筑单位的投入资金,还可以在资金预算使用的范围内将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其三,工程造价控制对各建设项目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指明方向。很多建设单位由于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项目施工建设比较盲目,对于资金的使用不够明确,导致大量资金浪费,工程造价控制可以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保障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2.1、相关体制不健全
受我国社会体制的影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工程造价控制部门呈现多部门、多层次的乱象状况,这种现状不利于工程造价工作在我国正常展开。由于相关企业缺乏市场观念,加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市场管理中占据首要地位,其对价格的干扰和影响力度较大,使得工程造价仍采用落后的管理方法,缺乏动态管理机制,这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的动态性和客观性。除此之外,我国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一旦新问题出现就会影响现有的造价管理体系,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监督和监管。这会导致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缺乏配合,加之没有制定合理的工程量清单,致使三方单位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行业准则,不利于工程建设。
2.2、市场机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制定了招标制度,此制度在我国的价格市场上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市场机制并不完善,使得施工单位还是无法获得自主报价的权利。由于国内各个地方政府还处在职能转变期间,政府对施工单位的地方保护和政策保护还一定程度存在,这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同时,各级政府所提供的招标信息不明确,这也造成建筑市场缺乏合理的竞争制度,很难促进工程造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3、造价与管理环节不连贯
在建设工程造价与管理的全过程中,需要不同的环节予以支持和配合。比如在工程造价之前,需要进行估算环节和设计环节,在其中要进行结算和合同价的讨论等等。建设工程造价是一个集合体,是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一个过程。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与管理来看,这些环节都是分开进行的。比如建设工程投资的估算环节有一个自己的部门,施工图的预算有一个部门。这样每一个环节都由不同的部门来承担,导致建设工程造价与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有所不同。建设工程造价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脱钩,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建设工程的造价和管理。
2.4、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从目前来看,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师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与相对复杂的建设工程造价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距。在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师的队伍中,有一些优秀的精英型人才,但是相对来说,还有一些浑水摸鱼的工程造价师,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例如:某些从业人员并没有获得造价工程师的资格,也不具有编著工程量清单的资格,有些招标单位滥用员工,致使单位所制定的相关规范并不能够满足国家的基本要求,造成严重的工程问题。
3、强化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阶段,因为项目的决策内容直接影响造价,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项目工程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确定与制定出科学的建设规模,并且要采取科学计算方法对工程投资进行估算,当然对于决策阶段的投资预测不要仅仅局限在静态投资上,还要充分的预测工程项目的动态投资。
3.2、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对于整合工程造价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仅占到工程费用的2%左右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要占到75-90%,由此可見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整个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推行设计招投标制度和设计监理制度,将设计工程纳入到制度化的操作范畴,通过招投标可以将工程设计交由技术过硬、功能完备的设计单位负责,同时严格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因素;二是推行限额设计,对工程设计要制定总概算制度,设计单位不得随意的增加设计工程的造价总概算。
3.3、加强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招投标能够帮助招标企业得到优质的建设单位,同时也可以帮助投标企业得去工程项目的建造权。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具体步骤为:设计详细的招投标方案,并制定投标标准或者是评标方法,然后确定承包方法,同时明确合同计价模式以及合同价格,最后确定合同条款内容等。
为了提升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合理性以及完善性,首先需制定并确定评标措施,也就是在开展评标工作时,评标部门需围绕着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评标模式,以降低后期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控制难度;其次,需对设计图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核,这是由于设计图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工程技术质量,同时工程量清单的确定以及工程技术条件要求的制定也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只有正确、合理的设计图纸才能够提升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所以保证设计图纸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是极为重要的;
最后需对招标文件施以严格审查。这是由于合同条约的制定以及签订均需要围绕招标文件进行,所以有效、合理的招标文件能够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3.4、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环节是成本费用支出以及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这是由于在整个工程造价成本费用中施工环节的费用支出大约占到整体的百分之七十五,所以有必要对施工环节的造价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为了提升施工环节的成本费用控制力度,首先需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需以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图纸中所明确标注的进度计划,对施工图预算标准进行严格的审核,如果发现施工成本概算以及预算不相符,需对问题原因进行查找,并对目标进行恰当的修正或者是调整;其次应对现场签证或者是工程变更问题进行严格控制。
这是由于任何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均会出现现场签证问题或者是工程变更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施工成本提升,同时还会影响到施工进度,所以有必要对现场签证问题或者是工程变更问题进行严格控制,将现场签证问题或者是工程变更问题对施工成本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后需深入施工现场拿到实时的施工资料。相关造价控制管理人员需要走进施工现场,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检验、查看,并收集以及整理各种数据、资料,为竣工结算、验查以及问题查找留下可靠依据。
3.5、加强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审核材料价格和价差。审核工程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和价格是否准确,是否按照造价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的当地材料信息价进行编制;审核定额套用是否重算。有时后阶段的一道工序中已经包含在前面套过价的定额项基础上,又再次出现重复多算,或者把两个内容不同、工艺不同的定额错套,乱套等,因此要仔细审核定额套用的正确性;杜绝计算错误。一个数字的错误都会对单价和数量产生增加或减少,也就会造成工程造价升高或降低。细心检查好每项的内容,对增加和减少的量都要查明原因,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对施工单位所完成且合格的工程量进行的计算、复核,对取费基础、调价方法和调价手段进行审查和核算,做到严格、公平、合理,从而保证工程结算的真实性、可靠性、合理性。
总言之,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在工作中,必须需要施工企业多个部门进行有效配合及协作。将切实做好投资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阶段及结算阶段的造價管理,以此促进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天雪,戴世明,殷友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重点和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06:24-27.
[2]孙承荣.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问题研究[J].甘肃科技,2008,24:138-141.
[3]马晓明.探析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重点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93.
[4]袁亚维.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分析[J].企业导报,2014,19:22-23.
[5]吴丽莉.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