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钰
摘 要: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扩招带来的毕业生人数激增、教育实习资源相对短缺,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严重冲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中会计专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應创新实践教学的理念和管理体制。
关键词:高校实践;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1-032-01
前言
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我校处于中俄边境处,在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来服务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实践教学大多已经完成了手工系统向计算机系统、单机模拟实验向网络模拟实验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却滋生了新的问题,这使得高校迫切需要对会计学教学实践进行改革。
一、会计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实习过程中,创新内容和专业技术都有所匮乏。众所周知,会计学相关专业需要加强实践教学,而会计实验室的建立作为其主要手段,已经得到各高校的重视。然而,尽管一些高校已经拥有会计实验室,会计日常教学也落实好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但实际教学效果仍有所偏差:
1、实践课程的实用性较低,不能服务于社会会计行业建设。高效的教学课程安排,仍然局限于校内模拟,实用性处于会计行业最基层的水平,无法胜任和突破会计相关工作。
2、会计实践课程的方式方法存在滞后性,难以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国的会计课程仍处于较为基础的手工模拟或软件操作,缺乏新颖教学方式,导致会计业务的学习和应用相对较为乏味,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3、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内涵较为传统,未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情况作出与时俱进的改动。就现阶段会计实践课程的相应内容,其作业布置和课堂模拟都具有系统性的传统答案,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二)学生普遍缺乏对实践课程的基本认识。由于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师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忽视了实践操作,在日常课程安排中,往往是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却没有让学生自行操作,使得学生对会计的基本认识存在一定偏差,无法提起对从事会计相关行业的兴趣,导致了对课内课程及课外实践积极性的缺失。
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要加强实践课程对整体教学的连贯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课外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强调系统完整,不能将实践课程仅仅局限于毕业前的实习阶段,而是要课外实习落实到课程学习的整个环节。倘若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学生应该在每个学年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进入到相应的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当学生的学历较低时,由于课程知识的匮乏,他们可以采取参观、观摩的方式,加大自身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认识,从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而拥有较高学历时,他们可以着手操作,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亲手实践。而课程建设方面则应该循序渐进,从基础到深层,通过具体课时的安排,使得学生能够进入到会计实验室中,真正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提升。
(二)强化实践课程的集中性,引起学生对课外实习的高度重视。由于会计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兼顾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理论知识充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采取集中性手段,将实践安排贯穿于日常课程教学中。
(三)参照学生理论学习和课外实践的比例,建立多元化评估制度。为了促进学生将课本知识真正应用于课外实践中,学校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专门建立多元化评估制度,使得课外实践的相关成果能与课程知识一同体现在学习成绩中,并进入最后的考核。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是课程内实践考核。主要是配合各会计专业课而进行的实务操作考核;二是综合实训考核;三是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利用寒假假期较长的时间,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或者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参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工作,并由实习单位的财务主管和系院的老师共同进行考核评价。
加强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长期任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对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设置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应该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运行时一项既重要又复杂的任务,因此,应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科学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峰:《对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金融财经》2009年第4期
[2]曹惠民、柴庆孚:《会计学专业学生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考》,《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18期
[3]许永斌:《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其实施模式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财务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