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歌词内涵,增强德育效果

2015-05-30 10:48:04张代芳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唱音调雷锋

张代芳

歌曲是由词和曲两部分组成,词体现了歌曲的具体内涵,曲则是把歌词进行了艺术升华,使歌词更富有感染力。一首优秀的歌曲,其歌词往往能成为很好的德育教材。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歌词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挖掘它们的内涵,便能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图文结合式

大部分歌词都富有诗情画意,那优美的词句仿佛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春雨蒙蒙地下》的歌词描绘了春雨綿绵、新苗出土、万物复苏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的田野》的歌词犹如一幅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多娇的自然景色: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巍巍的群山、飞翔的雄鹰。在教唱这些歌曲之前,教师可先出示或朗读歌词,然后引导学生想象歌词描绘的图画,再展现PPT,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这种以PPT概述歌词,又以PPT再现歌词内涵的教学法,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以及追寻“美”的生活情趣。

二、说理教育式

《咱们从小讲礼貌》《我们美丽的祖国》《小斑鸠对我说》等歌曲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如“见了老师敬个礼,见了同学问声好”“纪律要遵守,卫生要做到”……这些歌词直接讲述了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在教唱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分辨这些行为的正确与否,在说一说、议一议中增强学生守纪律、讲礼貌的自觉性。又如教师可以通过“什么地方四季常开鲜花?”这些设问式歌词,激发学生的联想,鼓励学生找出多元化的答案,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将以词作为主线,教师讲解与学生谈论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大有益处。

三、叙述故事式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梦幻与憧憬。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音乐课更加生动有趣。如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王二小把日本鬼子引诱到八路军的埋伏圈内,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的故事,引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词,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先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雷锋的故事,再通过歌词引导学生简单地叙述雷锋的事迹,利用音乐课举行一场短小的故事会,以增强教学效果。通过这些教学形式,教师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英雄形象,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四、注入情感式

优秀的歌词不但具有内在美,而且具有韵律美,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举行短小的朗诵会,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诵歌词,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或者教师可以根据某些歌曲的特点,要求学生按歌唱节奏朗读歌词,教师弹奏曲调配乐,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加深对歌词美的体会;或者教师可以根据某句、某段歌词的特点,在演唱中以力度、速度、音色、情感的对比变化,再现歌词的“美”。如歌曲《烈士墓前》的上半段描写了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扫墓的情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慢而深沉的音调去唱,而下半段抒发了少先队员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的感情,学生可以用稍快、坚定的音调演唱。教师在以上处理的变化对比上再辅以领唱、齐唱等音色、演唱形式的对比,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这首歌的内在美。又如在教唱《只要妈妈露笑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轻快、热情的音调演唱,热爱母亲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教唱《党的关怀亲亲的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甜美的音调去唱,“亲亲的哩”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刻。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次次发自内心的歌唱,都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美”的痕迹。

词与曲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优美的歌曲,如果曲调能动之以情,歌词则能晓之以理。学生要掌握、学唱一首歌曲,必须先从歌词入手。词与曲完美结合的教学,一定能使小学生在情感、理智、道德等方面受到教育,得到陶冶,使音乐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

猜你喜欢
教唱音调雷锋
春的呼唤
新航空(2024年3期)2024-06-03 22:25:26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戏曲淮调中的唱念做打如何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
青年生活(2020年4期)2020-03-03 10:57:38
中职校幼教专业幼儿歌曲教唱技巧的策略研究*
黄河之声(2019年3期)2019-01-25 23:01:03
找朋友
启蒙(3-7岁)(2019年1期)2019-01-03 02:10:36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探究戏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必要措施
写给雷锋
现代企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7:47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