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水 王建辉
摘要:以电子商务构成主体为基础,分析闽西北林区林产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林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1-0077-03
电子商务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使用互联网、通信等电子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务贸易活动,实现消费者与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随网络技术应用普及率日益提高,电子商务因其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不但受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还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寻找商机、赢得市场,并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动力。
在福建闽西北地区,林地占区域面积80%以上,林产业发展对当地财政收入和群众生活水平影响较大。如何利用电子商务优势,盘活林地资源、拓宽种苗、林木、笋竹、经济林及其他林副产品销售渠道,活跃碳汇交易,促进林产品交易市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迫在眉睫。本文以构成电子商务主体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及政府部门为基础,分析闽西北地区林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为促进林产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参考。
1林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生产企业点多面广
林产业生产商按生产方式可分为种养业和加工业;按机构性质可分为国有企业、村集体组织、股份制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闽西北林区,国有企业在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而民间股份制企业则是加工业主体。可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的林产品包括商品林地、林木、种苗、笋竹、经济林产品、竹木加工品、炭汇及其他林副产品,随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壮大,一些人工饲养的动物及森林景观也被列入林产品范畴。但现有林木和经济林产品种植牵涉千家万户,呈现点多、面广、规模小且分散的特点,加工业也存在品种多样、规格不一,各自为阵的局面。
1.2流通企业松散无序
从事林产品流通企业包括销售商、运输商和电子商务商等三个主体,目前在闽西北地区,林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自产自销,专业销售商领域仍然是片空白;运输业和物流业比较发达,可以满足商务电子发展需求;国有林业工宫单位和规模较大的木、竹加工企业建立了林产品信息采集、网页制作、产品展示和网络交易等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普遍存在信息采集不全面、网页制作不规范、产品展示不完整,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更多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则根本没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站。
1.3消费群流动变化性大
从大方向讲,林产品客户群分以下几类:一是加工企业,包括木、竹制品加工、经济林产品和林副产品加工;二是建筑开发商,消费的产品有木(竹)制模板及用于景观绿化的种苗;三是普通消费群,交易的产品包括茶叶、水果、食用菌、中草药、笋制品和一些人工饲养动物,森林景观旅游等;四是政府部门,主要进行碳汇交易。除加工企业相对稳定外,其他消费群都因时间和地域不同,呈现动态变化,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等特点。
2林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监管机制尚未形成
林业电子商务需在法律许可条件下运行,同时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政策上扶持,以及为电子商务营造安全的社会政治环境、市场经济环境、网络运行环境、人才环境、金融安全体系和安全认证体系。而且电子商务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更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参与。但在闽西北林区,林产业电子商务才处于起步阶段,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未制定和出台规范电子商务运行的相关政策和安全监督机制,电子商务运行机制处于松散无序、自由散漫状态。
2.2生产企业公开平台仍未建立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需要对分散的生产企业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公共平台(商会或协会),其职能主要为:一是采集企业主及相关产品信息并进行分类归集,二是对接流通企业进行商务洽谈,三是对接消费群以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受传统商务习俗的影响,现阶段,闽西北林区生产企业还是各自为阵,生产什么、数量多少、销量如何、价格几何、互不相通,甚至因产品种类不全或数量不足而错失商机。因市场信息不通畅,也容易造成产品积压或供不应求的状况发生,产品优势和品牌效应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直接影响着林产业健康发展和效益提高。
2.3电子商务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
电子商务平台是电子商务运行基础,它涵盖了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定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职能,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与现代物流学于一体的新型技术领域。它需要电子商务运营商进行科学统筹和布局规划,更需要一帮技术全面、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队伍来管理和操作,但在基层林区,电子商务管理和技术开发人才普遍缺乏,商务电子平台运行仍处于无序和低效状态,电子商务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4消费群网络贸易意识不强
消费群中除少数规模企业有过电子商务经历外,更多的消费者习惯于面对面谈价、看货、付款,对电子商务操作流程不熟悉,对网上支付方式不适应不放心,担心通过网络贸易,商品质量没有保证,资金流动不安全,对电子商务存在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林产业电子商务发展进程。
3林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安全营运环境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商务部、邮政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等13个部门,围绕促进发展网络购物、网上交易和支付服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与标准规范,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规律的电子商务政策法制环境做出了积极探索。基层林区政府部门应对这一系列政策、规章与标准规范深刻理解、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并结合区域和行业特点,建立和完善安全認证体系、协同作业体系,为电子商务营运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法律环境 、市场经济环境和网络运行环境,促进电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2构筑生产平台,对接流通渠道
由工商和林业两家牵头,将松散无序的生产企业,整合成协会或商会,通过商会建立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消费群基础信息平台。各生产企业及时将自身产品及企业相关信息报送平台备案,由平台分类整理后交于流通环节的商务电子开发商,做到实时更新。同时可以通过商会,加强与流通企业、消费群的联络和沟通,根据市场要求合理调整产品布局、安排生产、囤积货源,确保按时、保质、足额将产品交付给消费群。
3.3搭建电子商务系统,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
电子平台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是沟通生产企业与消费群体的桥梁和纽带,生产企业产品信息必须在电子平台数据化处理后进行公告和展示,消费者在电子平台上搜取相关产品信息,通过网络或电话洽谈,敲定商品种类、价格和数量,最终用信用卡或电子账户实现网上支付,完成整个商务电子交易过程。在闽西北林区,普遍缺乏此类技术和管理人才,需要当地政府或商会应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通过委托培训,或从大专院校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和壮大林区电子商务管理和技术队伍。确保电子商务规范、有序、安全、高效地运行。
3.4完善“森林认证”体系,树立品牌和竟争意识
随着电子商务全球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林产业要对接国际市场,提升市场竞争优势,“森林认证”和“品牌策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森林认证”是为了提高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水平,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稳定企业现有产品市場份额,并为进入新市场创造准入条件。而品牌是能给企业带来溢价,产生增值一种无形资产,通过“品牌策划”,能有效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知名度,让企业还未进入市场之前,对市场需求做出正确判断。“森林认证”和“品牌策划”既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政策扶持,更需要生产企业从思想意识、人才机制和经营策略上认可、溶入和实施。
4结语
电子商务不但具有方便、简捷、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更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简化贸易程序,加速了全球商务贸易发展进程。林产业作为闽西北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只能顺应世界潮流,溶入电子商务大环境,在政府扶持和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和市场信息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稳定消费群体、拓宽销售渠道、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规模效益。
(责任编辑:唐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