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业勤 黎曙光 刘晓宁 周伟国
摘要:本文介绍有机油茶基地建设的技术要求,并进行有机油茶栽培试验分析,研究表明:试验林3年平均树高0.95 m,平均冠幅0.53 m×0.50 m,平均侧枝条数7.0支,林分保存率96.5%,开花率50.5%。与一般丰产林比较生长量稍小,须严格管理。同时对前3年间作模式进行生长量和效益分析,综合分析得出最好的间作模式是油茶+花生。
关键词:有机油茶;栽培技术;田间试验
中图分类号:S7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1-0041-03
Exepriments on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Organic Camellia oleifera
Hu Yeqin(1) Li Shuguang(2)Liu Xiaoning(2)Zhou Weiguo(2)
(1.Hubei Academy of ForestryWuhan430075;
2.Hubei Provincial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Wuhan430079)
Abstract: We introduce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organic Camellia oleifera base establishment.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n the growth of Camellia oleifera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ree height was 0.95 m, and the average crown was 0.53 m×0.50 m, and the average lateral branch number was 7.0, and the preservation rate of stand was 96.5%,and the flowering rate was 50.5%. Its growth amount was less than the forest of high yield, and so it must be managed strictly. The analysis of the growth and the benefit of intercropping crops of the first three years, the best intercropping mode was Camellia oleifera+peanut.
Key words:organic Camellia oleifera;cultivation techniques;field experiment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木本油料树种,用途广泛。茶油可食用,色清味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于人体吸收。随着人们对食用油的要求不断提高,有机茶油已成为今后油茶栽培加工发展的趋势[1-2]。有机茶油对油茶栽培、果实采收和贮藏、加工均有严格要求。本文主要通过油茶生产发展原料茶果的要求,栽培技术要求提出相关指标和具体做法。
1有机油茶栽培技术要求
1.1有机茶油的标准
有机茶油必须通过有机认证,还必须达到以下标准:原料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有机绿色茶油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体系。
根据NY/T 751-2006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标准。压榨有机绿色茶油理化指标水分及挥发物≤0.10%,酸值(以KOH计)≤1.0 mg/g,过氧化值≤6.0 mmol/kg,烟点≥215 ℃,芥酸≤5.00%。浸出有机绿色茶油理化指标水分及挥发物≤0.05%,酸值(以KOH计)≤0.20 mg/g,过氧化值≤5.0 mmol/kg,烟点≥215 ℃,芥酸≤5.00%,0 ℃冷藏澄清、透明[3]。
采用4℃ 低温、避光贮藏,可使原油安全贮存18个月以上,在常温下只能贮存9个月,而精炼油在同样条件下只能贮存9个月和3个月。
1.2茶籽贮藏的标准要求
在油茶籽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几个主要的环节要加强控制。主要有个人卫生、生产和加工人员进入生产场所前均用干净的清水清洗工具,用配兑好的消毒液在手部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才开始工作。运输工具卫生:贮藏和运输油茶籽的设备均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如竹篾、竹筐,在装载茶籽前都要彻底清洗和冲洗。有机茶籽在运输过程中单独放置,不与常规产品混杂和受到污染。贮藏库卫生:存放茶籽的仓库是单独为油茶籽专用,无其他物品混放,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以保持其内部干净、干燥,仓库内通风良好。
1.3有机油茶立地条件选择和管理
(1)基地选择:有机油茶栽培基地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或污染程度较轻,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油茶适生区,区域内的土壤、地表水、空气质量均符合GB/T 19630.1的规定。林地土壤执行GB15618中的Ⅲ级标准,镉≤1.0 mg/kg,汞≤1.5 mg/kg,砷≤40 mg/kg,铅≤500 mg/kg,锌≤500 mg/kg,镍≤200 mg/kg,六六六≤1.0 mg/kg,滴滴涕≤10 mg/kg[4]。
试验地位于随县环潭镇龙家河村,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位于东经12°43′~113°46,北緯31°19′,之间。海拔高度350 m,亚热带季风气候,冷暖适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为2 059~2 083 h,日照率47.48%。年平均气温在13~16 ℃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940~1 04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5%。全年无霜期220~240 d。主要地带性土壤是黄棕壤。林地表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250%,全氮0.085%,全磷0.125%,全钾1.660%。
(2)品种选择:油茶品种选择“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和“长林166号”6个品种,苗木选用1 a生轻基质嫁接容器苗,苗高11.0 cm以上,地径0.2 cm以上。2012年3月造林。
(3)生物多样性:在有机油茶林基地建设范围内保留原有植被树种,如马尾松、栎类等不被全部砍伐,与油茶林分形成镶嵌交错片林,在规划区周边种植防护林带,保留一部分野生状态植物,保证了植物的多样性,栽植时油茶周边50 cm范围留出,以免苗木被完全遮住。在油茶有机栽培基地范围内不使用明火,防止火灾发生,以保护油茶林分的自然生态环境。
(4)底肥料和追肥:油茶挖穴后底肥施用沤熟的农家肥。追肥在有机油茶栽培林地内每年施1次,主要是认证后基地所产的油茶籽压榨后的茶籽饼,油茶籽经压榨后的茶籽饼、壳全部被送往茶籽山作为肥料使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
(5)幼林间作种植绿肥:在有机油茶林基地的山坡梯埂之间保留了自然植被,在林地空地(缺损植株等)、道边、沟边、周边油茶植株行间,种植其它树木、绿肥或豆类(黄豆)、花生等。绿肥种植面积占园地面积的50%。
(6)土壤覆盖:每年的4~5月和9~10月在基地周边割青草覆盖林地,不但可以增温、保温、抗冻防旱,而且能有效抑制雜草生长,保持水土,增强土壤肥力。
(7)病虫害控制:在每年3~4月份对林地进行1次全面的浅锄,浅锄每年进行1个林带,林带宽度在10 m左右,保证了浅锄过程中不产生水土流失。6~7月份结合抚育埋青除草1次,通过以上以采取营林措施为主,以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作辅助,有效地控制林地内的病虫害。
2结果与分析
2.1有机油茶保存率和生长量分析
数据在2014年10月调查。有机绿色油茶林每年1~2次的抚育和施肥等适当的管理条件下,示范林生长量为树高平均0.95 m,冠幅平均达到0.53 m×0.50 m,平均侧枝条数7.0支,林分保存率96.5%,开花率50.5%。详见表1。
2.2生长指标分析比较
一般的丰产林指油茶栽培符合油茶生长的相关条件,海拔200~800 m,土层厚度50 cm以上,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有机栽培和一般的油茶丰产林相比,树高小10%,冠幅约小22%,平均侧枝条数相同,保存率基本相当,开花率稍小。需要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油茶生长和结果。详见表2。
表4油茶幼林间作经济效益分析单位:(元·hm-2)
2.3有机油茶间作生长量和效益分析
按照有机油茶栽培的要求,在油茶间作绿肥等模式分析中,生长情况对比见表3,不同间作模式油茶高生长为油茶+花生>CK>油茶+黄豆>油茶+3种作物轮作>油茶+紫薯。不同间作模式油茶冠幅生长为油茶+花生>油茶+黄豆>油茶+3种作物轮作>CK>油茶+紫薯。综合分析油茶+花生的间作模式对油茶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油茶+紫薯的间作模式对油茶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效益分析中,投入产出部分见表4,主要包括间作的农作物的种苗、有机肥料等,同时有采收以及劳务、运输费等。由表中数据可知,间作的农作物3年纯收入普遍高于油茶纯林。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大小依次为:油茶+3种作物轮作>油茶+紫薯>油茶+花生>油茶+黄豆>CK。油茶幼林不同间作模式间的经济效益差异较大,效益最好的间作模式是油茶+3种作物轮作,其次是油茶+紫薯和油茶+花生。
3结论与讨论
(1)油茶发展的趋势是逐步向有机绿色油茶发展,茶油原料油茶林基地建设非常重要。从基地选址、生物多样性、施肥、间作、抚育管理到采收加工等多个环节都必须进行质量控制。
(2)有机油茶基地油茶生长可能比一般油茶造林生长稍慢,但是通过施有机肥和加强抚育管理等措施,可以促进油茶的生长,加快油茶林结实,提高油茶果实产量。
(3)有机油茶间作的4种主要方式比较,得出油茶+花生的间作模式既有促进油茶高生长和冠幅生长的作用,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是理想的间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庄瑞林.中国油茶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何方,姚小华.中国油茶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3]国家农业部.NY/T 751-2011绿色食品食用植物油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2011.
[4] 国家环保部.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郑京津)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油茶高产新品种应用和规模化扩繁技术集成示范”(2009TK015);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油茶新品种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示范”(2011TK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