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艳
摘 要: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既是一个健全社会必须长期重视的问题,又是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理清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相互关系,深刻理解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互关系的现实意义,努力找到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文就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问题进行理论和现实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改善;良性循环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民生,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是一个理念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对待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问题。这关系到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以及整个社会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本文就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问题作如下探讨。
1 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所谓民生经济就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或经济范畴,它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事项作为关注点,围绕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生计来源、生活质量三个层面的问题,着重解决衣、食、住、行、就业、收入提高、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基本的经济问题。改善民生,就是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相应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就业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及社会保障水平,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与提高。可见,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实现两者良性循环。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矛盾。根据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并通过价值构成来表现出来。资本有机构成的主要表现,在物质形式上体现为企业投入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比例,在价值形式上体现为企业投资价值与支付劳动报酬的比例。在大机器工业时代,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出现机器替代劳动的现象,所替代的主要是体力劳动;在信息化时代,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不但会产生体力劳动被替代的现象,而且还因为相当部分劳动者没有随着信息化时代得到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出现脑力劳动也被部分替代的现象。上述情况的发生,有可能造成普通劳动者就业上的困难,从而影响收入增加和生活改善,在小型私人企业之中,劳动者的工资谈判能力下降,即使各个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公布了最低工资标准,就业者为了保住岗位也不敢与企业主讨价还价,造成工资收入难以提高的情况。在社会保障方面,由于工资收入低、物价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普通劳动者可能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退休、医保等社会保障问题不能真正落实。在缴纳住房公积金、为子女升学提供足额的教育费用等其他方面,普通劳动者也会存在相当多的现实困难,协调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相互关系,成为党和政府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体现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居高不下,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相互关系的紧迫性。
2 深刻理解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互关系的现实意义
2.1 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应该放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上,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
2.2 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是实现人民较为充分地就业的根本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是比经济发展速度更为重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协调推进。
2.3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民生改善的相互关系是贯彻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发展目的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最大的责任。始终做到发展经济要优先考虑民生之需,安排投入优先向民生倾斜,履行职责首先对民生负责,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以人为本发展目的的题中应有之义。
3 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3.1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构建改善民生的有效机制。就业是民生之本。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显得十分重要。但关键是构建改善民生的有效运行机制。比如我们提倡通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要想办法让尽可能多的劳动者有切实的技能和资本进入到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之中去,掌握本领,运用自如。这就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之中。要把职业教育培训放在极为突出的战略地位。技能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是最好的人力资本。要构筑多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全方位地提高较高技能劳动者和普通劳动者在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中实现就业的基本能力,使参与者做好自主就业与自主创业的两手准备,从而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到实处。
3.2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努力保持劳动者经济收入来源多元化。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进入换档期的大背景下,对创业者和从业者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单纯靠在工作岗位上就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难度较大。努力保持劳动者经济收入来源多元化十分重要,除了能够获得劳动收入还应该提高生产要素收入。比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允许来自农村的就业者获得兼业经营的收入,不能为了追求制度的完美而不顾客观实际去设计和实行理想的就业制度,农民变更户口进城就业,还应该继续保持他在农村承包土地的那份收入。
3.3 改善民生还需全面完善服务于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无后顾之忧,人民群众才会敢于消费,从而更好地拉动经济发展。政府对社会保障和民生的投入,本身也会带动经济发展。
3.4 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在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情况下,市场经济有了充分发展的条件。但在政府部门却出现了不作为、庸政懒政的情况。这里的原因,除了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政府工作人员本领不足的问题。有些人不知道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工作,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不了解、不熟悉、不会操作的问题也普遍存在。比如,我们提倡互联网+,但有好多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不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展互联网+,如何用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本领缺乏是不作为的重要原因。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首先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转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提高政府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