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雯 韦晓保
内容摘要:国外学界就语言磨蚀这一课题所做的相关理论较为丰富,如语言磨蚀的定义、特征、分类、本质等方面的探讨拓宽了对语言磨蚀规律的认识。而从生物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等不同层面讨论语言磨蚀的研究文献为就语言磨蚀所开展的实证研究作了铺垫。就实证而言,由于依据的理论框架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此外,由于研究的时间跨度比较短,从发展的角度进行跨学科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建构
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理论框架,从发展的视角,采取纵向研究方法对母语磨蚀和二语磨蚀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语言磨蚀 语言磨蚀的理论研究 语言磨蚀的实证研究
一.语言磨蚀的定义与分类
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又称语言耗损、语言流损或语言损耗。语言磨蚀作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或退化的现象(Kopke 2004)。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伴生产物,与语言习得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语言习得不仅包括学习和获得的一面,也包括丧失、磨蚀的一面;不仅有上升、发展的一面,也有僵化、退化的一面。因此Hansen(1999:150)认为“要想全面了解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必须研究语言输入的频率、知觉显著性和语言磨蚀的特征”。
要正确理解语言磨蚀,需要将语言磨蚀与语码转换、语码混用、失语症等概念区别开来。Jimnez(2003)指出要将语码转换、语码混用同语言磨蚀区别开来,虽然前两种情况在多语言语境下常常出现,但是不能全部看作语言磨蚀的表现,只有在没有按照所使用语言的语言规则转换时才能作为磨蚀的表现。语言磨蚀与失语症一样,均表现为语言能力的下降,但是其发生机制却存在本质的差别。语言磨蚀属一个随着受蚀语使用的减少和停止,人脑认知的自然生理性过程。这与遗忘一样,均为大脑正常的认知机制。
二.语言磨蚀理论研究综述
1.语言磨蚀的生理学解释 Kopke(2007)对大脑内部机制特征的研究发现,大脑的可塑性、激活阈、抑制性以及皮下结构干扰性机制影响着语蚀现象。Lenneberg(1967)和Penfield & Roberts(1959)提出“大脑可塑性”这一概念可以用来说明适应能力和年龄之间的关系:年龄越小,适应能力就会越强。Paradis(1985)指出在激活阈的理解框架下,语言使用情况是语言磨蚀程度最可靠的预测指标。总之,一个人如果是双语运用者或者是多种语言运用者,大脑中的一种语言会与另一种语言竞争习得语言的有限精力资源(Jessner 2003)。
2.语言磨蚀的语言学解释Tsimpli(2004)结合Chomsky的最简方案理论,探讨了第二语言影响下的母语磨蚀问题。作者围绕选择易损性(selective vulnerability)是否可以由语言系统组织构架和接口的易感染性(susceptibility of interfaces)两方面来解释。作者认为,磨蚀使得母语在二语影响下,在接口特征使用方面表现出不确定性和选择性。
Kansson(1995)基于标记理论,提出磨蚀过程中,或许会存在一语中已经被设定为标记性值的参数无标记化的情况。然而,Sharwood Smith和Van Buren认为既然参数背景是受输入因素的影响,而且语言磨蚀也是由于缺乏交流而产生,那么一语中标记性值可能会仍然保留。他们认为在某种语境下,标记理论的作用并不明显,尽管从理论角度来说,可以预见到一语中的标记参数或许被重新设定为非标记性值,然而在另一方面,这个预见存在疑点,因为参数的设定多被认为取决于输入的因素,缺乏语言输入是语言磨蚀过程中很明显的特征(Jimnez 2003;杨连瑞、潘克菊 2007)。
Sharwood Smith(1991)提出迁移是影响第一语言磨蚀的一个重要因素。Selinger(1991)提出,在缺乏一语输入的情况下,二语可能会被作为“间接的积极因素”的来源,结果造成结构相对简单具有较广泛分布的二语代替了相对复杂但分布较狭窄的一语的规则,来发挥相似的语义功能(Selinger 1991;杨连瑞、潘克菊 2007)。Reetz-Kurashige(1999:21-58)通过研究证实:母语与外语类型和语用上的相似性有助于外语能力的保持,而母语与外语的差异容易导致干扰和磨蚀。A.Gurel(2002)基于管约理论,分析了土/英双语使用者的语言想象,证实了土耳其语中代词和反身代词约束属性对母语为英语受试者的英语语法会产生影响
3.语言磨蚀的心理学解释早期关于语言磨蚀的研究是围绕心理学记忆与遗忘的理论展开的。Weltens根据心理学的“提取失败论”(retrieval-failure theory)指出,磨蚀与遗忘的不同点在于:对遗忘而言,如果提供线索,信息可以作为整体提取出来,而对于磨蚀而言,只有可能提取部分信息。这一观点受到了许多质疑,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路径主要围绕磨蚀的语言中能再次提取的信息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展开。许多研究更倾向于语言磨蚀是一种提取时的暂时困难,而不是一种永久性的丧失。
联结主义理论认为,信息的处理是通过大量的信息单元相互作用并组合成网络实现的。由此推理,一个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以神经元网络为物质基础,由不同可变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语言网络。Neisser(1984)提出,一旦学习者达到了语言习得的关键阈值,人的语言能力会产生抗磨蚀能力,大脑中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语言网络。
4.语言磨蚀的社会文化学解释Prescher(2007)认为,移居不仅会伴有母语磨蚀,而且会对个人生活有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现有身份认同的转变。作者通过描述20名长期移居荷兰的德国人对自身的母语磨蚀和身份感变化方面的感受,证明了人在生命过程中身份和语言的发展变化都是“开放的、不稳定的、不可预测的、多维的和有内在联系的。”Le Page和Tabouret-Killer(1985)提出了“认同行为”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在语言行为上与目的语群体的趋同来实现目的语群体对自己的认同。
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认为能创造语言使用环境的能力也许是维持语言的重要因素。Milroy(1987)认为个人的社会网络系统能影响一个社团的语言活力和这个社团抗击语言转移的能力。Harley(1994)对成年加拿大人的研究表明媒体也许是维持第二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听说能力受到媒体的影响较大。
社会情感因素也是语言磨蚀的重要原因。Schmid(2002: 347-397)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最具有说服力。Schmid曾对1933-1939年离开德国的犹太人的德语(母语)损耗做了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受试者母语损耗的最关键因素是受试者离开德国的时间。在德国受迫害时间长的犹太人对德语有一股逆反情绪,对德语的损耗便相对大一些。
三.语言磨蚀的实证研究回顾
与语言磨蚀相关的实证研究大致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进行:(1)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语言磨蚀?(2)语言磨蚀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3)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减少语言磨蚀?(4)不同的语言层面受磨蚀的影响是否一样?
就第一个问题展开的实证研究有:Godsall-Myers(1981)在对德语学习者的研究中证实,在学习结束一段时间之后,学习者德语的磨蚀速度与德语水平呈负相关(r=-0.72)。Vechter等(1990:189-203)将这一现象进行了总结,即磨蚀前水平与磨蚀的量和速度成反比。Kopke(2004)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母语学习者的研究中证实,习得音位、词法和句法的隐形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因此,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对他们施以不同侧重点的教学会使其产生相应的抗语言磨蚀能力。Gardner(1985:519-540)的调查发现中等水平学员的会话和理解技能磨蚀明显,而阅读则没有。他采用方差分析后发现:具有负面态度的学员,其会话和理解技能磨蚀的程度与语言态度构成函数关系,而动机明显与会话和理解技能的磨蚀相关。Nagasawa(1999:169-200)通过对七名学习日语的美国学生的调查也证实:强动机和具正面语言态度的人比对照组的外语磨蚀程度小。Hansen曾于1997、1998、1999分别对日语、汉语、韩语这三种具有完全不同书写系统的受蚀语进行了研究。参加研究的被试在这三种语言环境中,通过两年的日常接触分别掌握了目的语言。她发现,被试的目的语读写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被试者读写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目的语磨蚀的程度。
针对第二个问题展开的实证研究有:Bahrick(1984:1-31)曾对773名把西班牙语作为二语学习的被试,进行过为期50年的研究。他发现,外语正式教育结束后,如果外语的使用减少或停止,语言磨蚀就会出现。其外语磨蚀过程似乎呈现一种“前快——中慢——后快”的发展趋势。Kuhberg(1992:138-154)对从德国归来的两名7岁和9岁的土耳其儿童的德语流损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动词、介词和名词的复数形式比其他词汇的流损情况严重。“就所调查的语言特征而言,第二语言的流损顺序正与习得顺序相反”。Neisser(1984: 32-35)则认为,外语学习阶段存在一个外语熟练程度的关键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外语磨蚀的速度会减缓。他还认为虽然某些语言知识会被遗忘,但基础知识范示(general knowledge)会保留,它可以对最早习得的知识进行再整合和建构。
针对第三个问题展开的实证研究有:Hansen(1999:15-16)认为,通过明示式教学掌握的外语比浸泡式或直接式教学耐磨蚀。她提供的有力证据是Weltens等(1989:128)的研究成果:年幼的儿童在自然环境中习得外语后,如再回到母语环境中,其外语能力会迅速和彻底磨蚀。Lowe(1982:176-190) & Yoshitomi(1999:80-111)从受蚀者与受蚀语的接触方式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防止语言磨蚀。他们认为,人工干预的方式可有效防止外语能力的磨蚀。有些学者(蔡寒松 2004;倪传斌 2006,2007,2009,2010;王建梅 2009等)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加大语言输入量使学生从中感知语言规律,尽早达到并跨越“关键阈值”从而最大程度较少语言磨蚀。
针对第四个问题展开的实证研究有:Porte(1999)对52名长期居住在国外(西班牙)教英语的教师(母语为英语)母语磨蚀情况进行了研究。他发现,第二语言(西班牙语)对母语(英语)的干扰是母语磨蚀的主要因素,词序和拼写的问题尤为突出。他认为语言的某些方面对干扰更为敏感,更严重的拼写技能丧失或许与句法磨蚀并存。Hansen & Chen(2001:90-110)曾用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研究过日语不同数量词间的磨蚀程度。他们发现:使用频度高和标记性小的数量词磨蚀程度小;Weltens等(1989:205-216)研究了荷兰高中生在停止使用法语2和4年后的语言流损状况。他发现,那些使用频率较低、功能特征不明显,或者标记性特点明显的语言特征比那些使用频率高、功能特征明显、标记性特点不明显的特征更容易流损。Tomiyama(1999:59-79)曾对比过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磨蚀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磨蚀程度最明显的是词汇,其次是语法,语音的磨蚀最小。李艳红(2008:425-432)认为语言磨蚀的突出表现是词汇提取失败。
四.讨论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以往的语言磨蚀的理论研究存在着下面几个问题:1)关于语言磨蚀的界定。语言磨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语言技能退化和知识丧失或退化。但是这些表现在实践中不一定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来。具体来说,被试者为了达到比较满意的交际效果,总是会采取一些补偿措施,想办法弥补他们受蚀的语言能力,让对方感觉不到外语能力磨蚀的存在。比如:使用外延更大的词汇,在说话时,更多地使用感叹词、填充词和富有感情表达的句子等来延长思考时间。因此,在实践中,采取诸如概括词、近似法、迂回法或者回避使用词汇的方法来应对词汇遗忘很难被认定为语言磨蚀。2)虽然有众多学者,如Godsall-Myers(1981);Vechter(1990);Kopke(2004);Nagasawa(1999);Gardner(1985);Pavlenko(2002);Al-Hazemi(2002);倪传斌 (2006)等,对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探明导致学习者外语能力磨蚀的因素有:模式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读写能力等。但是,涉及有关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焦虑等对语言磨蚀的实证研究还很少。3)跨学科研究还很少。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既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这些因素之间紧密相关,没有哪个因素能单独对语蚀现象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多角度地对语言磨蚀做出合理的解释。4)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变量的确定和测量,被试的选择、各种外因的干扰等等因素都是今后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五.结语
总之,语言磨蚀研究涉及生物学、语言学、社会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先前的语言磨蚀研究大多侧重在实证研究上,由于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得出的结论也因人而异。此外,由于研究时间的跨度比较短,从发展的角度进行跨学科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语言磨蚀理论分析框架,从发展的视角,采用跟踪研究方法对母语和二语磨蚀作出调查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Al-Hazemi, H. A.Lexical attrition of some Arabic speak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A case study ofword loss.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2000, (12).
[2]Bahrick,H. P. Semantic Memory Content in Permastore: 50 Years of Memory for Spanish Learned in School[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113,1984a(1):1-31.
[3]Pallier, C., Dehaene, S., Poline, J., LeBihan, D., Argenti, A. Brain imaging of language plasticity in adopted adults: Can a second language replace the first? Cerebral Cortex, 2003 (13):155-161.
[4]de Bot,K & Stoessel, S. In search of yesterdays words: Reactivating a forgotten language. Applied Linguistics,2000 (21):364-384.
[5]Hansen,L.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in Japanese Context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Hansen, L. & Yung-Lin Chen, What counts in the acquisition and attrition of numeral classifiers[J].JALT Journal,2001,(1): 90-110.
[7]Le Page & Tabouret-Killer. Acts of Identity: Creole Based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Ethnicity[M]. Oxford: CUP, 1985.
[8]Lenneberg,E.H.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 NY: Wiley. 1967.
[9]Neisser, U. Interpreting Harry Bahricks Discovery: What confers immunity against forgetting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84 (1): 32-35.
[10]Paradis, M.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wo languages in the brain.Language Sciences, 7(1): 1-39.
[11]Paradis, M. A Neurolinguistic Theory of Bilingualis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12]Pavlenko, A.Bilingualism and emotions[J].Multilingual,2002(21):45-78.
[13]Pavlenko, A.Emotions and Multilingualism.Cambridge: CUP. 2005.
[14]Weltens B., van Els, T. &Schils. E. The long-term retention of French by Dutch students[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89, (11): 205-216.
[15]Yoshitomi A. On the loss of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by Japanese returnee children[A]. L. Hansen.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in JapaneseContext[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0-111.
[16]蔡寒松,周榕. 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4):924-926.
[17]李萍,郑树棠.外语损耗与保持[J].山东外语教学,2004,(5):9-11.
[18]李艳红.英语词汇磨蚀的词频与终极外语水平的相关分析[J].外语教育, 2008(4):71-76.
[19]李艳红.外语词汇磨蚀的语言学表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425-432.
[20]倪传彬,严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 50-55.
[21]杨连瑞.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的社会心理因素[J].外语教学,2011,(2): 40-43.
[22]倪传斌.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5): 179-185.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