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妍
内容摘要:叶紫小说创作历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实他的散文与小说相辅相成,也值得我们去探究。叶紫散文内容或是取材于自身,或是亲眼所见,叙述真实可感,并将小说笔法融入散文创作,情感流露也生动自然,激发读者共鸣。
关健词:叶紫 散文 题材 抒情 小说笔法
叶紫散文题材选择比较广泛,涉及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反映旧社会衰颓凄惨的生活景象的,如《还乡杂记》、《南行杂记》、《岳阳楼》、《长江轮上》、《古渡头》、《插田》等。作品描绘的是没有生机如地狱般的家乡、没有活路去做山间强盗的普通百姓、日日都有人赴岳阳楼上吊自杀的无奈、因无钱坐船被毒打流产的孕妇以及更多如老渡夫般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其次是反映军旅生活,如《行军散记》、《行军掉队记》、《流亡》、《夜的进行曲》等。之前的作家由于生活经历所限,甚少在散文中描绘军队生活,叶紫的军旅题材散文堪称对当时散文创作的创新和拓展。叶紫以一名下层士兵的亲身体验,写出了旧军队的腐败和混乱,展现出军阀世界的罪恶和倾轧,其中的胡乱拉伕、克扣军饷、贩卖烟土、军官嫖妓、强抢民资的事件描写,令人们对国民党军队有了最真实的观感和了解。三是反映家庭及个人的困难经历,如《夜雨漂流的回忆》、《好消息》、《殇儿记》、《玉衣》、《鬼》等。作品中家庭和个人的悲惨遭遇都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大革命失败致使父亲姐姐被杀,连年的水旱灾害让家乡的姐姐、小孩挣扎在死亡线上,失去至亲的伤痛困扰着活着的人,因此读者能以小见大,从叶紫的家庭和个人遭际中看到广大普通民众的苦痛。
叶紫的散文大多是叙事性的,并且“我”在作品中是事件的亲身参与者,“我”的心境与事件过程、景物描写融为一炉,所以散文的抒情都是自然地从心中“流”出来,而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好消息》里,姐姐来信诉说家乡遭受水灾的艰苦情形。我还未曾看信就知道信的内容不妙。因为“字迹模糊,信壳和信纸都是用草纸做成”,字“是用烧焦了的小树枝写的”。读信的时候,我的“手发着抖”,“鼻子一阵阵地发酸”,又不能让年迈的母亲知道真相,只好态度安闲地告诉母亲信里都是“好消息”,可是在把借来的三元从邮局汇给姐姐后, “眼泪便再也忍不住地流下来了”。①这里“我”的心路历程一览无遗,字里行间传达的悲戚情感深深感染着读者。《夜雨漂流的回忆——在小饭店中》里中年寡妇带着儿子和童养媳勉强靠小饭铺生存。老板娘向“我”哭诉生活不易令人心生怜悯和同情,而十一岁的小媳妇被逼去笼络客人却给“我”以强烈的精神刺激。所以无论散文叙述的事情是否与作者有密切联系,情感的表达总是与之紧密相连,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叶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都是反映底层百姓疾苦和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人物和故事同样会激发出人们的悲愤情感,可以说是以小说笔法来写散文。首先是“我”的姓名的不确定性。散文中的“我”与小说中的叙述者不同,理应是真实的,但细读文本,会发现“我”的姓名如小说中的人物一样,经常变换,如《还乡杂记——变了》中是“德哥儿”,《长江轮上》是“汉生”,《流亡》里是“黄文彬”,《玉衣》里是“佳”,文中的故事情节读来真实可感,然而主人翁名称的更迭变换又似乎是在讲述一段他者的故事。其次是运用气氛渲染、场面描写、细节刻画的方式来组织内容。《夜雨漂流的回忆》写的是父亲姊姊死难后作者漂泊无依四处逃难的日子,看见的景物听见的声音嗅到的气味都在映衬着作者悲苦绝望的心境,堪称环境烘托的经典之作。《夜的进行曲》里,细致刻画了山路的崎岖险峻和身体的困饿疲乏给人带来的巨大心理考验,“三日三夜的饥饿和奔波的劳动,象一个怕人的恶魔的巨手,紧紧地捏住我们的咽喉”②,揭露了底层士兵痛苦的精神生活和肉体磨难。再次是借鉴古典小说的章回体结构。叶紫的散文很多都是分节写作,一节就是一个故事,节与节连接起来是一个整体,共同指向同一个主题。如《还乡杂记》记叙了从归途到家乡的全过程,“湖上”船老板的贫困和善良,“在小饭店中”童养媳的无辜和凄惨,“变了”里空空的村落和浮荡的冤魂,一直到“有什么值得我的留恋”,都在控诉剥削阶级的统治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叶紫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虽然都取材于生活原型,但小说的文体性质决定了其中部分内容的嫁接和想象,散文则是对生活时间客观记录,所以阅读叶紫的散文其实有助于我们去评鉴、理解叶紫的小说。
注 释
①叶紫.《好消息》.叶紫文集(下卷)[M].胡从经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初版第481页
②叶紫.《夜的进行曲》.叶紫文集(下卷)[M].胡从经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初版第477页
(作者单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