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卜山
伊泰洛·卡尔维诺的《牲畜林》通过设置危机和延迟尽显张弛之美,表现了作家高超的手法,深邃的思想,揭示了战争是导致人们困苦的根源和歌颂了人们的精神财富——打败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
《牲畜林》讲述的是德国兵扫荡村子,一个叫朱阿的农夫为了保护自己的大花奶牛而一路跟踪抢牛的德国兵,路上一次次因别人的阻碍而放下猎枪,最终德国兵与一只野猫一起跌下悬崖丧命的故事。故事以线性结构展开,作者在设置危机的同时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尽显张弛之美,增加了小说的容量,开掘了小说的深度。
小说开头“在那扫荡的日子里”为全文设置了一个危机背景,营造了一个与发生在“牲畜林”中的一幅幅幽默剧格格不入的大氛围——二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残酷。后半句“树林里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笔锋一转,让人感到轻松、愉悦,紧接着是对牲畜林美丽景色的描写:
“山间小路以外的灌木丛和树林中,赶着母牛和小牛的人家,牵着山羊的老太婆和抱着大鹅的小姑娘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人连逃难的时候还带着家兔。”
“不管在哪里,栗树越是稠密,膘肥体壮的公牛和大腹便便的母牛就越多,它们走在陡峭的山坡上简直不知道往哪里迈脚。山羊的处境则好多了。但最高兴的还莫过于骡子,总算有这么一次可以不负重地走路,而且还能边走边啃树皮。猪专拱地,结果长鼻子上扎满了栗子壳。母鸡栖息在树上,可把松鼠吓坏了。由于多年圈养而不会挖洞做穴的兔子,只好钻进树洞里,但有时会遇到咬它们的睡鼠。”
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树林里闹市一样的特征,只有童话世界才可能出现的景象在我们眼前奇异地展开,让我们轻松解颐。同时,“在那扫荡的日子里”,在战火纷飞之中,农民的财产已丧失殆尽,只有这些牲畜是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生活的农户的唯一财富,所以即使是逃难,他们也带着自己的牲畜,这些描写表现了他们的贫困和遭受的残酷侵略。另外,还可以看出人们对扫荡已经习以为常并且能够从容应对了,树林中的景象犹如集市一般热闹,鸡飞狗跳,既可以表现慌乱也可以表现热闹,在本应该是血腥、残酷的战争底色中凸显出来的却是牲畜林里世外桃源般的和谐。
然而,危机并未因牲畜林的热闹而解除,当主人公朱阿得知他的“花大姐”面临被德国鬼子抢走的危险时,“丢下木柴、斧头和蘑菇篮子,撒腿就跑。”但是“一队队鸭子拍着翅膀,从他脚下跑开。一群群肩并肩的山羊却不给他让路。”再加上孩子和老太婆对他的催促,于是可怜的朱阿“上坡时气喘吁吁,下坡时就像一只滚动的球”,“翻过一道山脊,村子便展现在眼前。处在群山之中的山村,早晨空气清新柔和。”弥漫“清新柔和”空气的小山村应该是静谧、和谐的,但是“不时传来德国人的叫喊声和用拳头砸门的声音”,“朱阿·德伊·菲奇全身颤抖起来”,当“一个长得农民模样的德国兵”,“拿着一杆像他一样高的破枪,离开了同伴,想独自捞点什么”而闯进他的牛棚时,“朱阿紧张得气都喘不过来了。”“他把两颗打野猪的子弹推上膛,子弹袋系在腰上,平端着枪,悄悄地走到牛棚门口。”这段文字,作者层层蓄势,将危机推到极致,一场扣人心弦的枪战似乎就要拉开帷幕,然而,情节这样发展好像有失平淡,作者笔锋一转,介绍“花大姐”名号的由来以及朱阿的枪法:
“要知道,他是村子里最蹩脚的猎手,从来瞄不准,不要说野兔子,就连一只松鼠也没打到过。当他朝树上的鸟儿开枪时,它们甚至动也不动。没人愿和他一起去打猎,因为他会把铁砂粒打到同伴的屁股上。”
这段描写“延迟”了“危机”的爆发,我们在紧张之中缓气定神,对朱阿报以同情、可怜、揶揄的微笑,同时内心暗忖:看来这场跟踪追击一定扣人心弦。后面的情节一共设置了五组危机和延迟:
第一次:就在朱阿站在那里准备抠动扳机时,附近出现了两个小孩,一男一女,头戴毛线帽,足登长统靴。他们脸上挂着泪珠说:“朱阿,请你瞄准点。要是把我们的猪打死了,我们就什么也没有了。”朱阿手中的猎枪又跳起了塔兰泰拉舞。
第二次:正要抠动扳机,突然有一只手托起了他的枪。原来是个白胡子的老牧羊人。他合掌向朱阿祈求说:“朱阿,不要杀死我的小羊,你只打死他,千万别打死我的羊。你瞄准点。”朱阿简直给搞糊涂了,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
第三次:朱阿头顶茂盛的树枝,双肩和枪筒也用树枝伪装起来,他悄悄来到树下。这时,一位年轻的、戴红头巾的胖姑娘来到他身边。“朱阿,”她说,“你听我说,如果你打死德国人,我就嫁给你。要是打死了我的火鸡,我就割断你的脖子。”
尽管这个姑娘有点胖,但这也让年纪不轻,还没结婚的朱阿脸红得像猴屁股似的。结果,“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
第四次:朱阿骑在一棵老橡树高高的树枝上,一直盯着提兔子的德国兵。虽然兔子不时地变换姿势,但总是离不开准星。朱阿觉得有人在拉他背心的下摆,一看,是个梳着辫子、满脸雀斑的小姑娘。她说:“朱阿,别打死我的兔子,反正德国人已经把它拿走了。”
第五次:正在这时,吉鲁米娜老太太身披黑色破披肩走了过来,向他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朱阿,德国人拿走了我的鸡,那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财产,这已经够使我伤心的了。现在要是你把鸡再打死,那我就更伤心了。”听了老太太这番话,朱阿的手比以前颤抖得更厉害了,他的责任太大了。
这五次“危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朱阿正在瞄准,“正要扣动扳机”,在“危机”之下我们神经紧绷,屏住呼吸,在心里为朱阿祈祷:希望这个“最蹩脚的猎手”能够危难之中显身手,能一枪命中!但是如果朱阿扣动扳机,一枪命中,德国兵毙命,那么矛盾解决,悬念顿失,文章就要“戛然而止”,所以作者在“危机”之中,适时“延迟”,因此朱阿每次举起枪准备射击时,总有人跳出来阻拦,“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让我们对下面的情节更加期待。就在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时而惊险,时而舒缓,时而千钧一发,时而幽默搞笑,情节跌宕起伏,尽显张弛之美。
最后朱阿终于“鼓足了勇气,扣动了扳机”,结果如我们预想一样,德国兵没有倒下,却出现了动画片里的镜头:
听到枪声,德国人看到手中的鸡没了尾巴。接着又一声,翅膀丢了一只。难道这只鸡有魔法,会在手中自我爆炸,自我消耗?又是一枪,母鸡的毛全部剥光,除了还在不停地叫以外,简直可以直接送去烧烤。心惊胆颤的德国兵抓住鸡的脖子,手臂平伸出去,同自己身体保持一定距离。朱阿的第四枪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点的鸡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个鸡头。
这段戏剧性的描写,情节离奇。作者对德国兵的愚蠢和麻木进行了充分的揭示和辛辣的讽刺,有喜剧效果,在危机之中让我们捧腹……结果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让野猫和敌人同归于尽,善良的朱阿连手都没有弄脏。
另外在危机和延迟的张弛之中,也揭示出了战争中人们的贫困和富有。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牲畜林还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充满生命力,是受苦难的百姓逃难的地方,人们唯一的财产在这里得到庇护。在一张一弛之中,各个角色分别登场,但表现的是一个共同的内容:珍惜财产、珍惜生命、乐观面对困难!这正是在法西斯铁蹄下生活的劳动人民的一笔无形的财富:对胜利的乐观精神、对打败法西斯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