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燕
【摘 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这是本篇论文中笔者将要与大家一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006
数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比如说,我们出门购物、旅游时支付账单离不开数学运算知识的帮助;建筑工人盖楼房离不开数学几何知识的运用,等等。在我们生活的中处处充斥着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可能很难以理解我们所说的一些大道理,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向他们传授这种纯理论性的知识,他们往往会感觉到既听不懂,同时,也会觉得枯燥无比。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想做好小学生的数学教育工作,就必然要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和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促使他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对于数学学习来讲,很多学生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只有那些天赋高而且聪明的人才能学好,这就为他们自身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提供了借口和理由。其实,这一点是不合理的,在笔者所教过的学生中,也有很多学生曾经数学学习成绩在班级内部倒数,最后通过努力,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有的学生直接进入了前几名的行列;当然,也有的学生曾经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在后来的学习中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在数学学习成绩上有很大的滑坡。那么,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主要与大家一同探讨,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地开展好数学教学,以便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助力学生更高效的学好数学。具体的来讲,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理论联系生活,运用生活常识助力数学教学。小学生尚且年幼,在很多事物的辨别上缺乏理性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引导。笔者认为理论联系生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理解。比如说,当教师在讲解基本的图形认知的时候,可以引导小学生想象一下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基本图形。举个例子,当教师在讲解三角形这个图形的时候,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它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下教室或者自己家中建筑的墙角,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的道理。
当然,当教师讲解圆形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家中常见的杯口、井口、壶口等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总体上来讲,理论联系生活就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得学生比较直观的理解教师所讲解的一些道理,使得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质量和效度。当然,通过在教学中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的过程,学生也会比较容易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因为好奇心或者其他的一些因素,主动加强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第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较自由而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努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做学生学习上的“知心人”,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小学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初高中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一定的理想判断,很容易感情用事。这一特点具有两面性,如果教师能够比较及时地把握住学生的这种特点,并能够巧以使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就会变得更加顺利。如果说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教学中能够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一些问题,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就会意识到要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比较欢快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自如的加强对数学的学习。
教师在一个比较自如的教学环境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压迫感,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比较积极地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当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付出足够的关心,学生也会比较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感,那么,他们也就会随之加强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学习力度,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就比较容易养成,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第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大环境中,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小学数学教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继而充分的为学生的学习多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考虑。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一二年级,学生几乎不可能自主地加强对所学课程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和循循善诱,要特别注重加强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当使用的教学方法为谈话式教学,这种方式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以比较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解决。当然,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接下来在初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总体来讲,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助力学生更好地培养出自身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继而从数学学习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
第四,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给学生更多正面性的鼓励,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继而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相应的兴趣。在学习中,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尽量地多一些表扬和肯定性的话语,少一些批评性的话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自信,从而比较容易投入到数学学习的情境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充分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学生多进行的是一些批评性的言论,那么,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感,从而减少学习数学的热情。因为害怕被批评,所以渐渐地变得沉默,在数学学习中积攒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想要取得一个比较优异的数学成绩就变得很困难了。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注意讲话的方式,以积极性的语言,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数学学习并非是聪明人的专利,学好数学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勤奋,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诲,唯有二者合力,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