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心,简于形

2015-05-30 01:14单林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同学

单林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即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学的预谋和筹划. 教师通过思考、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可能引起的效果,以及学生可能作出的反应,借助于想像在头脑中拟定操作蓝图,以期提前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的目的. 新课程设计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人翁地位.

一、明确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教学,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教学问题的解决而开展设计活动,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编写教学设计方案而设计.

如教学认识面积时,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实际生活中物体表面大小的经验,但那是不全面的,更多的可能是觉得框的范围大,所以面积就大,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面积所表示的含义,通常会这样设计:

同学们,手有手掌面,且有大有小,数学书也有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拿出你的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课本的封面. (手要贴着封面,按一定的顺序,慢慢的摸,摸课本封面的全部)

比较一下:数学书的封面和你自己的手掌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

我们再一起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

谁能找到一个比练习本的封面大的面?

谁能找到一个比练习本的封面小的面?

我们发现物体表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的大小是物体表面的(停顿一会)——面积……

二、情境设计要切合实际

最优化教学是教学活动的理想目标,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只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 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上的例题是这样的: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有一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去无锡体验生活2天. 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教师又说:考虑到无锡是旅游城市,游人较多,要事先预定房间. 我们可以怎么安排在无锡的住宿呢?相机出示习题:我们班34名同学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不考虑男女性别,但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同学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快解决了问题. 接着,教师创设了“体验生活”活动中将遇到的付钱、买东西等问题情境,学生也一一解决,以此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以巩固,教学进展也很顺利. 下课铃响了,正当执教老师满意地走出教室时,许多学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我们真的要去无锡吗?”“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无锡?”当时老师一片茫然,随口答道“你们真以为去?这是为了做题目随便说的!”刹时,学生“啊?!”脸上流露出因感到上当受骗而不满的神情.

三、探究活动不可盲目

教学活动是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与所选择的教学策略保持一致,在诸多公开课教学中,许多老师感叹精心设计的环节好看但不中用,耽误了有效教学时间,导致出现“教不完”现象,从而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其实这些是由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存在“缺失”行为:

《圆的认识》教学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想在纸上用圆规画一个圆吗?

生:想!

师:那么现在你们就在纸上用圆规画一个圆,同桌之间互相观察如何画一个圆?(学生开始活动,用圆规开始在纸上画圆. )

师:请一名同学说说如何画一个圆?(指名回答)

师:选一个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可以发现什么?

生:有很多条折痕.

师:这些折痕是圓的什么呢?折痕相交的点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给他们起一个名字,好吗?(这时,学生给半径起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名字)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书上把他们叫做半径,那我们就把它叫做半径……

这样的探究活动明显已经失去了探究的价值,成了为了探究而探究. 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有探究的价值,如本课中圆的一些基本概念者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是人为规定的数学概念、定义,并无过分探究的必要,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省去不必要的放任探究,使学习活动变得直接而省时.

四、教学设计要有创造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在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化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灵活运用教学设计模式,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过程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 不能搞拿来主义,要在参考他人优秀教案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设计好自己的课堂教案.

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抛出“寻宝”这一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根据“寻宝提示”,在纸上自主“寻宝”,用直尺画出宝物的位置. 在“寻宝”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宝物可能存在的位置,从而由点到线,“创造”出圆. 在学生兴致盎然的探索过程中,华老师牢牢把握住“圆、圆心和半径”的定义及其关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圆,一中同长”的含义,感悟圆的基本特征.

数学教学设计,要处理好开与合的关系. “开”就是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进行个性化探究、体验,发挥创造潜能. “合”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脱离目标轨道时,教师围绕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目标,及时加以调控. 这不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的敏锐和灵活,更依靠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任何巧妙的教学设计如果脱离了为学生服务,而纯粹为了体现所谓教师的设计精妙,不管如何的严丝合缝,那都不是我们要追寻的目标. 精于心,简于形,用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主阵地.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同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