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痹、胆痹浅探

2015-05-30 00:52娄玉钤李满意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六腑风湿病源流

娄玉钤 李满意

【摘 要】 探讨历代文献对胃痹和胆痹的论述及证治。胃痹、胆痹为六腑痹之一,是按六腑组织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中医文献对胃痹、胆痹论述较少。通过对有关胃痹、胆痹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胃痹、胆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胃痹;胆痹;六腑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规范化;虚邪瘀;文献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0.011

胃痹、胆痹分别为六腑痹之一。五体痹[1]进一步发展可深入五脏六腑,影响六腑功能,而形成六腑痹[2]。胃痹和胆痹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但众多中医文献对胃痹、胆痹论述甚少,且尚存争议,以致于相当一部分中医学者不知痹病中有胃痹、胆痹。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胃痹、胆痹进行探讨。

1 胃痹探讨

1.1 胃痹的病名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与胃痹相关内容的论述,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灵枢·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但“胃痹”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亦提及胃痹。之后文献少见,直到明清时期才稍多,胃痹理论有所发展。同时,胃痹出现了一病多名。

1.1.1 胃痹 胃痹之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论苦菜主治时曰:“苦菜,味苦寒,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其后《千金翼方》论有“腹中雷鸣,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胃痹也”。另外,《辨证录》《症因脉治》等也论及胃痹。

1.1.2 胸痹 把胃痹称为胸痹首见于清·秦之桢《症因脉治》,其曰:“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此胸痹之症也。”但从其描述来看为胃痹,而非胸痹症状。因此,秦氏所说胸痹其实是胃痹。

1.2 胃痹的病因病机探讨 胃痹多为邪犯肠胃,闭阻胃腑,阻滞经脉肢体;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失于濡养而致。

1.2.1 外邪侵袭 风寒湿等外邪侵入,客于胃腑,腑气不通,而致胃痹;或肌(肉)痹[5]等他痹日久,复感外邪,“循俞而入”,内舍胃腑而致痹。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客于六府者何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又曰:“诸痹不已,亦益内也。”《灵枢·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清·陈士铎《辨证录》曰:“人有呕吐不宁,胸膈饱闷,吞酸作痛,因而两足亦痛者,人以为胃口之寒也,谁知是风寒湿结于胃而成痹乎。夫胃喜热而不喜寒,胃口一寒,邪气因之相犯,风入于胃而不散,湿停于胃而不行,三者相合,而痹症乃成。”

1.2.2 脾胃虚弱 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厚味,或起居失常,损伤脾胃,导致气血不足,脏腑经络濡养不及,而致本病;或脾胃虚弱,气血亏虚,邪气内舍,风寒湿气中其俞穴,食饮应之,而致痹;也可由邪气直中胃腑所致。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故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言饮食不节、起居失常,肠胃损伤,外邪入而致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金·李杲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有肝胃虚滞而成痹。”

1.2.3 气滞痰瘀 情志不调,或饮食失节,脏腑气机不利,阻闭中焦,而发胃痹;或脾虚失运,痰浊内生,或气虚血瘀,阻滞胃腑气机,而致痹。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灵枢·本神》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元·朱震亨《丹溪手镜》曰:“忧思者,肌肉濡渍,痹而不仁,饮食不化,肠胃胀满。”《症因脉治》论胃痹曰:“饮食不节,饥饱损伤,痰凝血滞,中焦混浊,则闭食闷痛之症作矣。”综上所述,胃痹的致病因素包括外感邪气、饮食不节、起居调摄不慎及他痹内传等,但总不外“虚、邪、瘀”[6]三类。胃痹病位在胃,可涉及肢体关节,与脾、肝等脏腑关系密切。本病多由邪客胃腑,胃气闭郁,腐熟水谷及受盛化物失司所致。

1.3 胃痹的主要表现 “胃痹之状,腹中雷鸣,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胃痹也。”(《千金翼方》)“人有呕吐不宁,胸膈饱闷,吞酸作痛,因而两足亦痛。”(《辨证录》)“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肢节之筋,有缓有急。”(《症因脉治》)“胃痹附于大、小二肠,从传化也。”(《医宗金鉴》)历代文献描述的胃痹症状较少,概括起来,胃痹的主要症状有:腹中雷鸣,食不消,食即气满,胸膈饱闷,吞酸作痛等;可伴见两足疼痛等肢体关节症状。现代有学者认为胃痹属于食管病、胃神经痛[7];也有人认为属于胃动力障碍[8]、萎缩性胃炎[9]等疾病。笔者在临床中也发现,一些肢体关节疼痛的风湿病患者,伴有胃痹表现,被西医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神经痛、胃动力障碍等。

1.4 历代医家对胃痹的论述 《内经》对胃的生理和病理有系统论述,在《灵枢·五味》中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素问·厥论》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素问·气厥论》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素问·痿论》曰:“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及胃痹,《千金翼方》中提出胃痹的证治。《辨证录》论述了胃痹的病因病机和证治,“风寒湿同结于胃而成痹”等,是对胃痹的发展和补充。《症因脉治》论胃痹为胸痹,把胃痹列为“内伤痹症”,对其症因脉治进行了规范性分述。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由五脏而推六腑……即《经》言二痹,凡六腑可推矣。”费伯雄《医醇賸义》曰:“三痹之外,又有脏腑之痹。”现代娄多峰认为,“六腑痹病是在饮食不节、起居失宜、胃肠被伤的基础上,风寒湿邪乘虚从各腑之俞穴侵入体内,成腑痹。临床上,肢体痹也可始终累及于肢体部位而不传变,也可外邪直中,引起脏腑痹”(《中国风湿病学》)。

1.5 胃痹相关问题

1.5.1 胃痹与胸痹关系的探讨 胃在胸下,部位相近,部分症状相似,因此胃痹与胸痹容易相混淆。如张仲景所论“胸痹”七条,其不少证候当与“胃”相关。近贤陆渊雷衷中参西,认为张仲景所谓“胸痹”,除“心绞痛”外,多为“食管病”“肋间神经痛”“胃神经痛”[7]。明·虞抟《医学正传》认为胸痹是指胃病,其认为除真心痛外,其余心胸疼痛皆为胃痛,并将胸痹的脉证亦纳入胃病中讨论。而《症因脉治》则直接说:“胸痹之证,即胃痹也。”虽然胃痹与胸痹都有胸闷不适等症状,但两者是不同的疾病:胸痹有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症状,其病机为胸阳痹阻不通,以胸痛为主症,胸痛彻背,其病位在心胸;而胃痹以饮食不消,食即气满,胸膈饱闷,吞酸作痛为主症,其病位在胃。

1.5.2 胃痹与脾痹关系的探讨 脾与胃相表里,一脏一腑,关系密切。在生理上,脾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故病理上,脾胃为病,相互影响,如《素问·痿论》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医醇賸义》曰:“脾病则胃亦病。”两者为病,均可致运化失职,气血乏源,湿邪内生,气血运行不畅而为痹。脾痹为五脏痹之一[10],胃痹为六腑痹之一[2],两者均为脏腑痹,既可由五淫之邪入侵而致,也可由五体痹内舍而致。因此,脾痹和胃痹也应有一定的联系[11]。

1.6 历代医家对胃痹的论治 《内经》用针刺治疗六腑痹,取其合穴,刺之而病可愈。其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素问·刺疟》曰:“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神农本草经》载苦菜“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千金翼方》《医学入门》从之。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用大露宿丸治“寒气入客于六腑,腹胀虚满,寒冷积聚”。《千金翼方》用八风十二痹散治疗胃痹;载青粱米“主胃痹,热中消渴,止泻,利小便,益气补中,轻身长年”;沙参“疗胃痹,心腹痛,结气,头痛,皮间邪热”。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用皂荚芽茶治“脏腑风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沉香降气汤治疗“胃痹留饮,噫醋闻酸,胁下支结,常觉妨闷,及中寒咳逆,脾湿洞泄,两胁虚鸣,脐下撮痛”。金·李杲《脾胃论》用升阳散火汤治“胃虚过食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者。明·朱橚《普济方》曰:“治胃痹热中,除渴止痢及小便,益气力,补中轻身,长年以粱米炊饭食之。以莽草浓煎汤淋洗。”李梴《医学入门》载“青粱米,去胃痹热,健脾,止泄精”。《辨证录》治疗胃痹曰:“治法祛三者之邪,而仍在调其胃气,胃气健而风寒湿不攻自解也,方用六君子汤加减治之。”“此方开胃而又善分消,加之生姜、荆芥,尤善祛散风寒,以离散党羽,故奏功特神也。”“此症亦可用温胃消湿丹。”《症因脉治》详细论述:“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若心中痛,留气结在胸,胸满,兼以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后以人参汤补气;若甚而胸中气塞,加以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后以橘枳生姜汤;胸痹,肢节之筋,有缓有急,米仁附子汤;心中痛痞逆,桂枝生姜枳实汤。以上《金匮》以寒因主治之法。若热因诸胸痹,则栀连二陈汤、小陷胸汤、川连枳橘汤、加味二陈。……以上四方,家秘增补,以治热因之痹。”《临证指南医案》曰:“有肝胃虚滞而成痹者,以两补厥阴阳明为治。”

2 胆痹探讨

历代文献对胆痹论述甚少,有人认为胆痹出自《内经》,并曰:“口苦者,病名如何?何以得之……,病名为胆痹,……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12]其实《内经》这里所说的不是“胆痹”,而是“胆癉”,胆癉与胆痹是不相同的。有关胆癉的论述,这里不赘。《内经》对胆有所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但“胆痹”一词,根据现有文献首见于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其论柴胡主治时曰:“苦为纯阳,去寒热往来,胆痹非柴胡梢不能除。”在其《珍珠囊》中亦曰:“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胆痹早期多作为症状出现,在《普济方》中也曰:“柴胡苦阴中之阳,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三焦闭塞,为咽嗌不利,为胆痹呕苦。”沈子禄《经络全书》首先把胆痹作为病名提出,其曰:“凡人数谋虑不决,则胆虚,气上溢,则口为之苦,病名胆痹。治之以胆募、俞。注:胆募,日月穴也,在两乳第二肋端,期门穴下五分;胆俞,临泣穴也,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赤水玄珠》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胆痹口苦”,药用柴胡、黄芩、生甘草、人参、黄连、天门冬、胆草、山栀、五味子、麦冬、知母。丁毅《医方集宜》曰:“口苦者,名胆痹,宜用龙胆汤。”贾所学《药品化义》曰:“凡三焦胆热,或偏头风,或耳内生疮,或潮热胆痹,或两胁刺痛,用柴胡清肝散以疏肝胆之气,诸症悉愈。”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柴胡治疗胆痹疼痛。另外,《黄帝素问直解》《医宗金鉴》也提及胆痹。

历代文献对胆痹的临床表现描述较少,概括起来,胆痹的主要症状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谋虑不决,“胆胀”[13]等。现代有人认为胆痹与胆汁反流性胃炎[14]相似。笔者在临床中也发现,一些肢体关节疼痛的风湿病患者,伴有胆痹表现,被西医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

肝与胆相表里,而肝主筋,因此,胆痹与肝痹[15]、筋痹[16]也有一定关系。另外,胆与胃同为六腑,共同参与水谷的腐熟运化,两者关系密切,如《素问·气厥论》曰:“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故胆痹与胃痹也有一定的关系。

3 讨 论

六腑痹是按六腑组织分类的痹病。六腑痹中除肠痹、胞痹外,《内经》对三焦痹、胃痹、胆痹均未直接论述,致使后世医家对后三者论述也甚少。那么后三痹是否存在呢?有人认为六腑痹就只有肠痹和胞痹,如清代著名的《黄帝内经》注家张志聪虽集前人之注,仍猜测胃、胆、三焦三腑可能不病痹。《医宗金鉴》则曰:“三焦之痹附于膀胱,从水道也;胃痹附于大、小二肠,从传化也;胆为清净之府,不受痹邪,故曰无忧也。”然而,既然《内经》说五脏六腑皆有痹,《痹论》中也有腑痹成因之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于理当有六腑之痹。而《内经》独言肠、胞,不言他腑者,有人疑其必有脱失[17]。高士宗则认为:“言六腑之痹,不及胃、胆、三焦者,肠胃皆受糟粕,言肠不必更言胃矣;胞为经血之海,胆为中精之府,言胞不必更言胆矣;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言膀胱不必更言三焦矣。”而《杂病源流犀烛》曰:“即《经》言二痹,凡六腑可推矣。”可根据前面五脏三腑痹的证候,推测出它们的特点:如胃痹当脘痛胀,食饮难下等;胆痹当有胆胀口苦等;三焦痹当有水液气化不利等[13]。三焦痹笔者已有论述[18],这里只探讨胃痹和胆痹。随着对风湿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六腑痹在临床上的价值。但六腑痹特别是胃痹和胆痹的证治特点及在西医中究竟属于何病,尚存在争议。

“痹”作为病名,其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19]:广义之痹泛指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狭义之痹是因风寒湿等邪杂合,侵袭人体,闭阻气血所发生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对于痹的广义和狭义,历代文献都未界定,多数人认为胃痹、胆痹等六腑痹属于广义之痹,不伴有肢体关节症状。通过历代文献对胃痹和胆痹的描述来看,胃痹和胆痹也多以胃和胆本身的病变为主,但也有涉及肢体关节的。随着社会、学科的发展,分科细化,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只有伴肢体关节疼痛的胃痹和胆痹患者才去风湿科就诊。而实际上,胃痹和胆痹的表现都是风湿病常见的临床伴随症状,如各种食管、胃、胆管疾病等,这些疾病不是风湿病,却是风湿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或是风湿病常见的伴随症状。笔者发现,风湿病患者多伴见“胸膈饱闷、吞酸作痛、食不消”等胃痹表现,如胃动力障碍可见于皮肌炎、硬皮病等[8],也有很多风湿病患者伴有口苦、咽干等胆痹表现。因此,笔者认为,把胃痹、胆痹作为风湿病的常见伴随症状进行辨治,从这一角度来探讨胃痹和胆痹,是有一定临床意义的,能够使胃痹、胆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对于胃痹和胆痹,笔者抛砖引玉,希望同道能够进一步研究、探讨。

4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娄玉钤.五体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4):35-41.

[2] 李满意,娄玉钤.六腑痹源流考[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6):48-52.

[3]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李满意,娄玉钤.肌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9):57-65.

[6]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7] 周秀林,姜润林.胸痹、胃痹、肠痹临证刍议[J].河南中医,2001,21(6):17-18.

[8] 郭明扬.张之文教授从胃痹论治胃动力障碍拾要[J].四川中医,1995,13(9):5-6.

[9] 吴致中.萎缩性胃炎以胃痹命名邹义[J].江苏中医,2000,21(7):36-31.

[10] 李满意,娄玉钤.五脏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36-42.

[11] 李满意,娄玉钤.脾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2):60-66.

[12] 柯梦笔.口苦说异[J].中医杂志,1995,36(9):568-569.

[13] 赵正孝,吴娅娜,蔡光先.浅探《黄帝内经》脏腑痹的证与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2):29-30,39.

[14] 钱冬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行胃炎40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5):308

[15] 李满意,娄玉钤.肝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4):46-53.

[16] 李满意,娄玉钤.筋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1):59-67.

[17] 禄保平.《素问·痹论》探疑[J].中医药通报,2004,3(5):23-25.

[18] 李满意,娄玉钤.三焦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9):60-64.

[19]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5-08-05;修回日期:2015-08-30

猜你喜欢
六腑风湿病源流
《源流》前进
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论治脾胃病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小儿推拿“六腑”穴位考
水痘源流考
“啸”的源流
本帮菜之源流考
漫画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