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军
有一个在英伦求学的年轻中国人叫毛远波。学习之余,他一边研究克莱因、寇德卡等街拍大师的风格特色,一边尝试街拍的乐趣。他习影刚一年半载便出手不凡,而且对街拍感悟良多。
问:你出国之前也喜欢摄影吗?
答:2013年,我来到英国之后开始接触摄影。过去两年多,我在短期回国的时间里也拍过一点,但是最早并没有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街拍上,只是拿着相机随走随拍而已。
问:街拍是从何时开始的?
答:2014年。
问:你的拍摄好像很随性,你觉得街拍的乐趣在哪里?
答:街拍的随机性和不可复制性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就如同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街头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街头随时上演着各种故事。此外,街拍对器材的要求又是最低的,随时都可以拍摄,但每一个快门定格的瞬间都无法复制。这种挑战让街拍魅力无穷。
问:你希望得到“决定性瞬间”那样的照片吗?
答:没有特别希望。拍到精彩的瞬间当然很好,但我不觉得这是我街拍的唯一目的。很多时候一些简单的线条、色彩,或者场景和人物带来的情绪本身,又或者它们所指向、暗示的故事,都可以成为吸引我拍摄的原因和对象。
问:你最喜欢哪些大师的作品?能说说对他们作品的总体印象吗?
答:个人比较喜欢的大师有克莱因(William Klein)和寇德卡(JosephKoudelka)。克莱因的作品往往在视觉上带来非常强烈的冲击。也许这个和他从事时尚摄影的经历有关,也许也和他的性格有关。我觉得他把(用一个现在常用的词)“接地气”的市民生活气息和市民所向往的时尚优雅品位出色地结合了起来。如果说克莱因的作品时代感浓厚,那么寇德卡的作品吸引我的地方则是其对时间感的消除。寇德卡许多带有某种仪式性、具有隐喻意味的画面非常吸引我。在时间感、时代感被模糊或消除之后,还剩下什么?与当代一些牵强附会的“隐喻式”作品不同,寇德卡的画面抓住的往往是人类经验中非常核心的概念和体验。
问:你的街拍想告诉观者什么呢?或者说画面中的具体事实重要还是你的表达更重要?
答:我目前不太在意街拍中的纪实性,也不太在意必须要还原或呈现事件、事实本身。街拍,甚至摄影本身,对我来说最主要还是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换言之,照片只是我对事件的一个反应,一个从某一角度进行的解读。照片所承载的也是我对当时场景中的不同元素的一个重组,对它们各自重要性与先后顺序的一个重新安排。有时候事件本身是一个故事,从某个角度拍摄下来后,照片讲述的是另一个(可以是完全虚构的)的故事,只不过这个虚构的故事用了几张真人的面孔而已。对我而言这种重新编故事的成分,其实是街拍非常有趣的一面。如果好的故事来源于生活,那这类街拍则正是我喜欢的编故事手法。
问:你觉得“新纪实”与“老纪实”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答:目前我对摄影理论了解还比较肤浅,只是一点个人观感。我个人的感觉是“老纪实”主要在试图记录各种人在其各自不同环境中的自然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纪实”似乎和现在的Nature Documentary(自然记录)更接近。“新纪实”自上世纪中叶的美国开始,这种摄影更关注当代社会人群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体验,透过对个体经验的呈现探求其与背后社会政治经济局势的联系。比如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的《美国人》。
问:你的数码相机本来能拍摄出彩色照片,而你最终呈现出来的照片多数是黑白的,你为何要故意回避色彩的真实性呢?
答:我一直不太相信所谓“客观”和“真实”这一类的概念。它们可以作为某种理想存在,大概也因此可以作为一些行为的指导思想,但这并不是我在拍摄中想要达到的。很多人对数码时代的作品总是时刻准备着对其“真实性”下各种判断、但是胶片时代的作品难道真的就更加接近所谓的“真实”吗?似乎未必。那么色彩的“真实性”,当我们细细咀嚼这个词,其实就更难以捉摸和定义了。如果我们坦然接受不同胶卷、拍摄时间、镜头特质,以及冲印过程对胶片作品的色彩的影响,如果我们有人现在仍然津津乐道于德产镜头和徕卡数码机身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暗部发蓝的“德味”,且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的物种,甚至同一物种,对周围世界的色彩感知都不一样,那我们何必纠结于数码作品中色彩的“真实性”呢?一切其实都依据是个体口味、品位以及表达需要而已。个人来说,我选择色彩或者黑白,主要看色彩是否是我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部分。如果色彩本身就是表达的内容,或者可以帮助表达,那么就留着色彩。如果色彩本身并不能为照片带来什么额外的东西,有时候甚至反而扰乱了点线面的表达秩序,那么就去掉。
问:说说器材吧。你使用哪些相机和镜头?常用哪些组合进行街拍?
答:我用过的器材不多。目前主要用的是“徕卡M9相机+福伦达35mm f/1.2Ⅱ镜头”组合,有时候也会换上徕卡Summicron 50mmf/2镜头。如果需要小巧轻便,那么会用徕卡Summicron-C 40mm f/2。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带相机,那么就带一个索尼的小卡片机,或者直接用手机。
问:你拍摄时怎么设置参数?
答:目前主要都是手动对焦。徕卡M9的感光度我一般设定在ISO 160-640之间自动选择。镜头方面,没有固定的设置。有时候我全天都用35mm镜头的f/1.2或f/1.4光圈,调焦点设定在3米左右,根据情况选择对焦拍摄,或者估焦盲拍。有时候会把光圈缩到f/8左右,直接用超焦距拍摄。快门根据光线情况,室外可以在1/250-1/4000秒之间,室内一般就1/15-1/180秒左右。
问:有些照片可以看出被摄者已经察觉到你在拍摄他,在西欧是否会引起他们的误会?
答:其实有时候我会故意等拍摄者注意到才拍摄,有时候当然就是直接抓拍。在欧洲总体还好,有不少人其实很大方也愿意被拍摄,大部分人并不会太介意,只有个别情况会有人表示不愿意,重要的还是看拍摄人的态度以及误会时如何沟通。
问:街拍时候如何避免麻烦和误会?
答:只要估焦的能力好,最简单的办法当然就是盲拍(笑)。如果要举起相机来拍,那么首先还是动作快一点。这个需要预先判断好大概的距离,预先把镜头拧到差不多的位置,然后举起相机微调后拍摄。在被摄者看到的情况下,如果被摄者不介意,那么简单表示感谢就可以。如果被摄者表示不满,那么以诚恳的态度说明自己的本意,或者表示歉意也就可以了。极少的时候才会碰到被摄者要求删除照片的情况,这种时候就不要纠结于一张照片了。但是自己要知道,在欧洲大部分国家(似乎匈牙利除外),在公众场所尤其是露天的场所拍摄是完全合法的。
问:能否给你所有的街拍拟定一个主题或者名字?
答:这个确实比较难。毕竟也只专注拍摄了一年多,目前不太可能也并不愿意把拍摄的对象、主题或手法等同定在任何一点上。针对已经拍摄的作品来说,也许最直接地能将它们联系起来的就是拍摄地点。我的照片80%以上都是在牛津城拍摄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城中心的三四条街道上拍的。这个城市的街头远不只有普通游客喜欢拍摄的那些老建筑,它传统与现代相融并存的状态也与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典型”的英伦老城不一样。如果有一个我经意或不经意间不断回归的主题的话,那也许是牛津城的各种细枝末节。就姑且称它们为《牛津质感》吧。
问:你是否会把街拍长期进行下去?还是会有其他计划?
答:应该会继续下去的。目前有两个具体的拍摄项目在进行中,不过时间关系还没有进入到真正拍摄的阶段。未来的注意力应该还是集中在街拍上,在拍的同时,我感觉最重要的其实是尽量多看、多研究前人的作品。至于所谓自己的风格,我倒是没有觉得需要太刻意去寻找,也不觉得需要在短期内一定要定型成什么样子。努力跟随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多探索一下。至于摄影风格,再过个十年来谈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