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的意义和现状

2015-05-30 19:09:29谢康磊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药治疗综述

谢康磊

【摘要】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报道逐年增多。为避免或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及其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及科学个体化给药的实施将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将最大可能的在选定患者中联合传统模式和根据个体的遗传多态性即药物遗传学同时进行监测。对其与临床个体化用药关系的研究,将是中药个体化给药发展的一个很好趋势。随着进入个体化药物治疗时代。我们不仅将对某一特殊的患者给予最好的药物,而且在治疗的一开始就给予最有效与最安全的药物剂量,彻底实现中药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

【关键词】中药治疗 药物监测 个体化给药 综述

1.中药的治疗药物监测

1.1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中药TDM) 又称为中药临床药动学监测(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nitoring, 中药CPM) ,是在中药药理学、药动学和临床药学基础上,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其主要内容是指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通过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的浓度,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并利用药动学原理和公式,使给药个体化,以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同时也可以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将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模式提高到比较科学的水平[1]。

1.2 中药TDM的主要研究对象及常用技术方法

导致不良反应的中药不仅是乌头、蜈蚣、附子等毒性药材,而且就连公认的补药人参因长期服用、剂量过大。也会出现中枢兴奋、眩晕、体温上升等副反应,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2]。

进行TDM的中药种类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 本身具有剧毒: 如乌头、砒石、雄黄等。这类药物因有效浓度范围小,易过量中毒而需要监测。(2)剂量不易控制: 如丹参、川芎、六神丸等。丹参治疗剂量下对所有需要活血的疾病都具有治疗作用,但剂量过大就可能因血管扩张、充血而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而死亡[3];川芎小剂量可引起子宫收缩、心脏兴奋, 大剂量抑制心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大量服用六神丸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甚至惊厥致死[4]。(3)配伍后易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①中药和中药配伍: 如乌头、贝母合用会降低乌头疗效;瓜蒌、白蔹、白及有增加乌头碱毒性作用[5]。②中药和西药配伍: 如含鞣质的中成药与红霉素、灰黄霉素、四环霉素族抗生素合用会产生沉淀[6]。(4)用药时间过长引起蓄积中毒: 如黄花夹竹桃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朱砂含毒性的硫化汞长期使用可引起肾脏蓄积中毒。(5)个体差异表现较大: 如丹参及其制剂在极少数人中易引起变态反应。

1.3 中药TDM的研究现状

由于中药成分比较复杂,绝大多数有效成分未明或干扰因素太多,缺乏体内微量定量分析方法[7]。因此对中药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近些年来,黄熙[8]在“复方药动学”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方剂治疗药物监测”的设想,就是进行方剂配伍—血清/体内化学成分浓度—效应关系的研究,了解该药在什么剂量和血清有效成分浓度下出现疗效或不良反应,了解方剂不良反应与配伍的关系,制定个体化的合理用药方案,以便较好的解决中药—疗效/不良反应关系之间的难题。在此基础上,许多临床药学工作者在努力寻找中药某成分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也有人提出以中药的效应—剂量关系来替代血药浓度测定,以便求得有关药动学参数,计算用量。也有人认为中药TDM应首先从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着手,逐步向个体化给药深入。这些设想的提出无疑是对中药TDM研究进展的推进,为其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中药的个体化给药

2.1 中药个体化给药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中药个体化给药犹如“量体裁衣”,是针对个体病人,通过中药TDM,结合临床实践,制定个体患者的给药方案,从而获得最佳疗效[9]。其關键是获得理想的个体药动学参数[10]。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品种繁多,来源广泛,制剂种类多样,导致中药从给药到产生药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并且由于年龄、体重、疾病状态、遗传因素、饮食及合并用药等个体的生理差异和病理特点,更影响了药物的体内过程,以致相同给药方案产生的血药浓度各异,临床反应各不相同。目前主张临床治疗应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其主要作用为: 通过中药个体化给药,排除病人自身的生理差异与病理特点,使药物能够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发挥其最佳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2.2 中药个体化给药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辨证用药”灵活性强,效果也好,但多属于个人经验用药,重现性不好, 因此这就要求中药个体化给药应更加科学化。但是目前我国对中药个体化给药的研究还处在一个相对困难时期,主要是因为缺乏其药动学研究。因此,我国把中药个体化给药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研究中药的体内动态变化规律,求出动力学参数,从而拟定给药方式、给药剂量、疗程及间隔时间。通过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水平,改变自古以来中药千药一法的应用局面,实现中药治疗学的现代科学化[11]为中药个体化给药的现实性与科学性奠定基础。

3.中药TDM与中药个体化给药的联系

中药TDM的核心是中药个体化给药,药物的疗效不是由剂量,而是由血药浓度决定的[12]。根据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的基本平行关系,要确定产生个体最佳疗效的药物剂量就必须通过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监测[13]。因此,中药TDM可帮助临床医师实现中药给药方案科学个体化,利用血药浓度来调整给药剂量,以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使医生在用药时能够“心中有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另外,制定合理的中药个体化给药方案,应用中药药动学原理来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的合理用药,这是所有从事中药TDM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规律,可见两者在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方面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 陈刚.治疗药物监测.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 1

[2] 李文彬.中药不良反应及原因.医学文选, 2004, 23( 2) : 192

[3] 张维河, 张安平. 谈我国中草药临床药学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2006,3( 24) : 136

[4] 丁茂柏.有用又有害的六神丸.药物与人, 2006, 19( 11) : 63

[5] 张丽.中药的不良反应琐谈.中国热带医学, 2005, 5( 6) : 1303

[6] 郭立玮.中药药物动力学方法与应用.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69

[7] 刘昌孝.药物评价学.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28

[8] 黄熙. 中医药不良反应监测的思路与方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22( 2) : 90

[9] 梁文权.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2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88

猜你喜欢
中药治疗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石油沥青(2018年6期)2018-12-29 12:07:04
NBA新赛季综述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7:52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34
肾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采用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45:46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56:15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十全大补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
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