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武德的传统武术技术

2015-05-30 16:10徐婷刘超潘登
搏击·体育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

徐婷 刘超 潘登

摘要:中国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家、佛家、兵家哲学等思想的影响,传统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传统武德。武林宗旨、戒律,人物事件的臧否,无一例外以传统武德为标准和依据。在传统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各门派受不同门规戒律及思想的影响,在武术风格上也就各有差异,甚至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从而形成了各门派特有的武术风格和技术特点。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德和传统武术技术进行阐述,分析传统武德与传统武术技术之间的关系,探究传统武德对传统武术技术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武德 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技术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0-0088-05

1前言

很早就有学者和专家在探讨研究传统武德这个论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值得我们学习。从传统武德的起源发展与变化演变到成形,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武德接受了各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最终自成体系。传统武德伴随着传统武术经受历史的洗礼,使得他们的联系更加紧密,甚至已经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这样,传统武术技术定然会受到传统武德的熏陶,从而深深受到传统武德的影响。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兵家等主流传统思想文化对传统武德影响极大。无论是传统武术的传承,习练传统武术的人,以及传统武术技术均深受传统武德的影响。因此,通过对传统武德及传统武术技术的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了解基于武德的传统武术技术的特点和内容,探讨传统武德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

2传统武德的内容及功用

传统武术由一种古人用于生存的手段逐渐演变而来,并且融合儒、道、兵、佛诸家传统哲学意识形态地域性传统体育运动。春秋时期,“武德有七”的说法就出现在了左秋明所著的《左传》中。传统武德通常是指练习武术之人的道德与品质的修养Ⅲ,是自古以来习武人群逐步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精华,通过借鉴与磨合,形成对习武之人生活与其行为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传统武德是傳统武术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它调节着习武之人的相互人际关系,对习武者的各类活动也有着很大影响的,因此,传统武德与传统武术技术有着莫大的关联。传统武德的内容是可以概括为尊师重友、勤学苦练、爱憎分明、除暴安良、济困扶危等。练习武术的人要有高尚的情操及品德,不用武术谋取个人私利,不做有损于公德之事,“勇不滋事,武不犯戒”,不以强凌弱。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武德讲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恭谦礼让,德行为先,亲忠君,重道轻利。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武德注重养生,重视“道本体论”(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阴阳论”)。在传统武术技术中则要求欲进先退、欲伸先曲、欲左先右、欲起先伏等阴阳动作的变化,形成了崇尚个人修为、“拳法自然”以及“反者道之动”的拳理思想。佛家想影响下的武德讲究积极人世、普渡众生,扶危济困,行侠仗义。兵家思想影响下的武德讲究技击。总之,传统武德也就是在某种社会伦理文化的熏陶及各门各派、武林规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一种习武之人的行为准则。

“武德”一词在《左传》中,又被称为“武道”或“武节”,主要说的是练习武术之人道德品质的修养之所及。传统武德自古以来是倍受各武术大家的推崇,自古流传的“武以德立”、“武以德先”,在传统武术的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其功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传统武德约束指导着习武者的行为,传统武德告诉我们习武之人必先修武德,拳谚曰:“学拳先明理。”此理,在儒家即阴阳之理;在佛家即圆觉佛性;在道家即金丹大道。明理是指在自己身上懂得和明白太极阴阳之理,也就是自己体会到太极状态下的阴阳之理。因此,丹道武功并行不悖,悟道习拳,以拳证道,最终达到拳道合一。其次,指导习武者练习过程,习武是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传统理论中有“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的说法,很少有一蹴而就的人。持之以恒与半途而废,这是评价习武之人意志品质的尺度。对此,可称之为恒心,恒心、专心二者互相作用,是对每一位渴望能在武术造诣上卓越成就的人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实践检验。最后,传统武德指导传统武术的传播全过程,武德要求习武者具备较高的传统武德素养,约束着习武者的行为,如“八打八不打”,要求习武者勤奋刻苦,虚心求教,规定师徒如父子门派的弟子传承武术,延续香火。传统武德要求随着历史发展及演变,传统武德的内容也是不断在更新和变化的。过去的习武之人大部分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助人为乐,戒骄奢淫逸”等来作为传统武德信条。传统武术的每个拳术流派,都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且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诀”等,这些传统武德信条对传统武术的作用是尤为明显的。

3传统武术技术

传统武术技术,目前就其定义和本质难以给出明确的说法,在整个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即便是有些文章有所涉及到,但其说法不免有些片面,难以准确完整地表述传统武术技术的本质。要想了解传统武术技术必须弄清怎样界定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出现以后,在武术界就引发了一场较大的争论,时至今日仍然未有权威的界定,还有就是与之有着密切相关联系的传统武术主体该如何定位,这些一直是存在争议的问题。以上问题杨建营在《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比较研究》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分析,将传统武术定位为:“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内涵,为达到完美的技击水平而进行的民族传统运动”。

在《传统武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的落差与发展的思考》中武冬先生把传统武术界定为“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以技击攻防动作为主要载体,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形神兼备,打练结合,内外合一的修炼,融技击性、健身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总合。”

3.1传统武术技术的特点

传统武术的技击特质是朴实的实用主义的真实体现。传统武术技术内容大多直接取材于技击,因此,技击内容的发展将推进传统武术的发展。道家阴阳论精辟地阐述了动与静、攻与守、快与慢、逆与顺、虚与实等两两相对的矛盾的辩证关系,像这种充分运用阴阳这种古老的朴素的辩证方法来诠释剑理的思想对以后的传统武术套路演练中的风格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后人将阴阳学说实运用到战技击中的套路中,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服务于套路的演练效果。从传统武术的“刚柔虚实、转折起伏、动静疾徐”等传统武术套路演练节奏,以及相互转换的特点中,可以发现这一影响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深刻的。由于加入了这种节奏,传统武术才得以充分展现出其特有的攻防技击含意,使其更加符合人的健身需要。

从文化层面上来看,各种传统武术技术并存的态势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对立统一的特征。从具体形式上说,传统武术包括技击类、套路类以及功法类;从技术的风格及特征看,既有南北流派,还存在着百余拳种,数百个门派;从支持的理论体系来看,既有儒家、道家、佛家、兵家哲学思想及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也还有易学理论等。各个种类形式之间、各个不同的门派拳种之间,全都有特殊孕育环境及过程独立性,还存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动的统一性。传统武术的形式及内容纷繁复杂,五彩缤纷并且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了传统武术技术大体系。

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发展又体现独立性和融通性的统一:独立性指的是某项技术是中国古人自己所创立的,是指古代的武术名家较早地完成某个独有的武技内容或一类传统武术技术体系的创建。具体的表现为,有独立的传统武术技术表现形式、内容和理论支撑,如刀技、剑技等。但是在传统武技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各项武技之间,有的甚至与别国的武技之间存在着关联和融合。如戚继光所说的短长兵短用说、兵长用说等等,明代的程宗猷等武术家创造性的将日本的刀法融入到中国刀技之中,此外还有南北派摔技的相互融合,不同流派和风格的拳种通过武术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等等。

3.2传统武术技术的内容

传统武术技术内容丰富,整体来讲,就是“四击”“八法”和“十二型”。“四击”说的是武术攻防技击的方法,分别是踢、打、摔、拿,四者还能进行组合。“八法”是传统武术所包含的最基本要素,包括了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十二型”说的是各种传统武术技术的运用技巧,分别是动与静、起与落、虚与实、展与舒、刚与柔、快与慢六对矛盾。技击是武术的技术的主要内容,中华武术要求天人合一,心意合一,“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等。

传统武术技术要按人体部位又可分为上、中、下盘动作技术体系:按人体的击打部位又将其分为头、手、足、肘、膝、肩、背、胯等七个部分动作技术体系。按照动作组合结构,传统武术技术所有的动作都是由人体运动部位按照运动规律排列组合构成的。在练习传统武术过程中从整体角度出发,做到每项动作技术都有兼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攻防技击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徒手拳种练习当中,攻防技法主要有劈、甩、抓、损、弹、推、砍、捌、靠、挤、切、削、架、带等。在中国武术器械当中同样有很多攻防技法,具体包括砍、刺、扎、点、挂、削、扫、撩等,这些武术技法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武术技术的多样性。

4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武德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他强调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然而传统武德这个伴随着传统武术饱经历史洗礼,他们之间必然有着不可分割联系,并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到现在。传统武术的重点在于传统武术技术,所以传统武德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也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说很多传统武术技术的特点风格乃至指导思想都是基于传统武德才得以产生和发展的。

传统武德汲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体系,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是必然的。

来忠在针对传统武德和传统武术技术之间的关系时指出:武术技击的目的在于健身和防身,而传统武德又是武技充分发挥和运用的一个准则,还通过历代武术界的注重“德”、“技”兼备来表述“崇武尚德”的重要性。梁焕枝从咏春拳的择徒授徒、训练过程、技击原则、技术特点及其他方面谈论了咏春拳练习与传统武德的密切联系。学拳宜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传统武术套路中的武术技术动作作为一种表现情感的载体,自然也就不会全是他的原样了,更多的会渗透着演练者自身对武术技术的情感理解的内容了。套路运动中特有的动与静,快与慢,刚与柔,上与下,攻与防,紧与松,进与退,起与落等节奏反复变化,自然而然就根据自身的情感去人为构建。传统武德的内容是多元的,然而其主要的内容,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道、佛、兵家思想中的道德内容。中国传统武术源远流长,经过了长期武术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风格各异、缤纷复杂的武术流派。各个流派也都会存在自己的理论文化思想,然而无论哪一个流派的理论大体都深受中国古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近代著名太极拳大师杨澄甫曾经说过:“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知皆寓于哲理之技术。”譬如,多数拳种更多的强调刚柔相济、虚实分明、动迅静定、内外合一。这里的刚与柔、外与内、静与动、虚与实等都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既能相辅相成,但又同时寓于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中。

4.1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武德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武德讲究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恭谦礼让,德行为先,重道轻利。传统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宝贵遗产,在长期发展之中,传统武术继承弘扬了儒家思想中讲道德、重礼仪的优秀传统,传统武术发展史也就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勇敢崛起的历史。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易传》中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不仅强调艺以德先的传统武德修养的培养,也强调了“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所以很多武术家怀抱自强不息的信念苦练武术使得武术技术不仅变得娴熟,而且能在原有的武术技术上领悟出新的技巧,即更加绝妙的招法。师父在传授传统武术前首先会考察弟子的品德,虽是考察,也存在很多的品德教育,长期坚持练习武术可以培养人们不骄不躁、知难而进的意志力,使人在逆境中奋发图强,在顺境中谦虚稳重。练习传统武术需要接受的考验是多方面的。练习基本功时,要克服疼痛、经受住磨练、坚持不懈。在练习套路时,需要耐住乏味,培养自己刻苦耐劳,精益求精,永不自满。遇到高手时,既要勇敢无畏,坚韧不屈,又要学会虚心求教。长此以往,定能在武术上有所造诣。其实武术技术的每一步提高都需要长年累月刻苦磨砺。对于志在武术上希望有较高造诣的习武之人来讲,就得保持一种不同寻常的品质要求:“遇一切外魔挫辱淡然恬然,不介于意,任人之笑骂嘲激,而无动于心,神专志一”不但要求专一,还要求能够抵挡诱惑,坚持不懈,“当外物相诱惑,或来疾病灾害相侵扰,必毅力与之抗衡,百折不回,一如平者”,專于武术,才能达到武学的至高境界。

武当派武术技术的功法特点是强筋骨、运气功,强调内功修练,讲究以以柔克刚,以动静制动,以慢击快,以短胜长,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偏于阴柔,主呼吸,用短手,武当功法不主进攻,也是儒家仁学伦理的具体表现。

儒家思想强调养浩然正气、重义轻利和“仁礼”,其对传统武德的影响是至深的,儒家学派注重修身养性,它主张礼仪以讲究浑厚且朴实、简练且含蓄等思想,长期影响着到传统武术,渐渐形成贵仁尚德、为仁以礼的思维准则。这种价值观念,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儒家“亲亲”思想影响传统武德规定了师徒如父子,要求师父对弟子悉心教导,从武术基本功到套路熟练,最重要的是对用其毕生所得武术技术奥义或技巧进行武术技术技巧的指导,使弟子在练习和领悟传统武术技术技巧时,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能够在其师父的技术基础上取得更高的成就甚至有所创新。《习武序》不仅仅是对弟子提出尊师重道及其他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的同时,也对“传教之师”作出了道德要求。师父定要为人师表,杨炳还深有感触的说,“自古学武难,传武更难”,勉励“传武之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知难而进,精心传授武艺。且在古代一直流传着师徒如父子,这样更要求师父要爱护自己的弟子像爱自己的子女一般。在过去,徒弟就是他的衣钚传人,就像他的家人一般,故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师父事徒弟要当作自己的事来对待。当然,徒弟的事师父也会向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去关心,所以,徒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父的方方面面,因此,他必须尽心尽责地把他的东西都教给徒弟,进了门师父就会对徒弟负责,会尽心传授。

儒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影响传统武德要求习武者勤奋好学习武者反复练习才能领悟传统武术技术的真正奥义,并且根据人的天赋和基础进行选择性的强化甚至创新。传统武德要求弟子必须能够勤奋刻苦,耐心钻研。修炼武艺是非常艰难的,修习武术过程中不仅要经受拳打脚踢的磨练,还要甘于寂寞,操守传统武德,注重自身品德修养,这些直接决定着习武者是否能“登堂入室”,取得武艺的精要。凡在武术上有大成者,都必须有坚韧的意志力和敢于吃苦的精神。他们往往能够经过反复练习取得传统武术精要,加之名师倾其所学进行指点,经过自身强化和创新在传统武术领域取得常人难以超越的成就。

4.2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武德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

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武德注重养生,重视“本体论”。在传统武术中有许多阴阳变化的技术,如欲进先退、欲伸先曲、欲左先右、欲起先伏等,形成了“拳法自然”和“反者道之动”的传统武术技术思想。道家思想中蕴含着大量的辩证思想,这些辩证思想对武术技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阴阳辩证”思想对武术技击理论有了深远的影响。阴阳学说是前人对两种对立属性,以及两两相对的事物认识的基础上慢慢产生的。庄子汲取《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阴阳辩证法思想基础上,还充分继承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策略,之后便提出了当时在徒手相博中的一种“以巧斗力”的取胜之道。

殷周时期已经出现了阴阳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家越女就把“阴阳论”运用于武术技术之中。越女在《吴越春秋》中精辟地将快与慢、动与静、虚与实、攻与守、逆与顺等矛盾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这种用阴阳五行的哲学来解释剑理的思想,对以后套路的演练风格以及武术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今天的武术技术的节奏转换特点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一影响之大。由于这种节奏的参入,传统武术技术的攻防技击含意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并且使得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健身需要。

在演练的过程中,通过这种节奏所组织起来的步法、动作、姿态和动作组合,实际就传统是武术技术动作意义的主要提示,从视觉和本体感觉上感染观者和练者,从而直接从套路演练中感受传统武术动作的寓意。所以以柔克刚,亦存道法自然之理。以柔为太极拳之体,克刚为太极拳之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之坚。”其在自然中的例子即滴水石穿,如太极拳讲究滴水石穿之势能,若能练成,便可做到以柔克刚。

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武德注重内外兼修,传统拳大多强调内外兼修,太极拳更加强调内外兼修之理。太极拳特点就是强调用意不用力,至柔练而至刚,而且是至柔至刚。而这是内功的表现不是外在的力,所谓的内外兼修是指修心与修身相结合,心为内身为外。《太极拳行功心解》上讲:“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武德注重道法自然,传统武术不仅顺应自然,而且模仿自然。无论是传统武术技术的名字还是武术技术的特点均有取自自然的。首先,从传统武术的套路中的许多动作名称上这一点就非常突出。翻开我们的《中国武术拳械录》,但凡有一定沿传历史的流派,其套路中,“蜻蜓点水”、“鸦子人林”、“怀中抱月”、“大鹏展翅”、“乌龙绞柱”、“青龙探爪”、“凤凰点头”、“灵猫捕鼠”等等形象性的动作名称,俯拾即是。门惠丰教授认为,这样的名称本身就足以构成对人的吸引力,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永春白鹤拳、龟牛拳、鸡拳、鸭形拳等流派的形成历史都证明了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武德影响传统武术技术的健身作用。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健康的需要也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即使不谈传统武术的技击搏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也是很多人的梦寐,更何况健康的身体也是技击取胜的重要条件。练习传统武术时,无论是加深功力的练习还是熟练练方法,健身成分被加入其中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道家思想主要强调神形兼修㈣,这个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重要的问题。通过对形神问题的研究,引出了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哲学上是精神与物质关系的特殊现象,“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太平经·四行本末诀》说:“今是人委气人神,乃与元气合形并力,……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本体论的表现,在本质上人与自然是基本相通的,人应该顺应自然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人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主客合一、理气事一……”也为中国武术打下了思想基础。首先,练习传统武术是把人作为整体进行训练,讲究的是“外练筋骨皮,内练精神气”,“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将人放到自然中去,将人体的运动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起来。练习传统武术要求按照不同时辰、季节、时令等,依据人体机能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运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练功目的,这样,相应的武术技术也既需要适应人体的规律,也要适应自然环境。从“天人合一”,引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顿悟出最佳方式和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陽;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

4.3兵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武德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

兵家思想影响下的武德要求习武者注重技击,它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非常之大。“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如“兵贵胜不贵久”、“先胜而求战”、“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军事思想在传统武术技术实战中则是双方实战前的准备条件或者是实战技击过程中对武术技术的原则要求。传统武术与兵家的关系非常紧密,传统武术与兵家固然有着不少的差别,但在某些方面又存在着很多的难以分辨的相似,暂且不去追究是武术依附兵家还是兵家思想影响了武术。但是,武术与兵家同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争的事实。传统武术技术的技击性起源于兵家,技击内容的发展将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的这种功能的存在是它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技击是武术技术的特点,技击的产生在其原始状态都是相同或者相似的,但其移植于何种文化土壤之中,从哪种文化思想中汲取精华决定了其发展路径的不同,以及特征和属性的不同,也就决定其特定的性质和风格特点。武术原本是一种传统技击术,从技术上看,中国的武术相对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武技来说,也就无所谓特点了。技术风格上的特点是附属于技击特点之上的。

由于武术的技击本质和古代军事技术密切的渊源关系,传统武术在历朝历代几乎都受到国家意志力导向的影响,传统武术套路也体现着国家意志力导向对传统武术的作用“尤其是在国家意志力体现出对武术的紧缩态度时,套路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就像前人所说的,元代武术饱受摧残,戏剧成了武术套路的寄托,因为如此,致使套路尽管还保留了武术技击攻防的特点,也因受戏剧表演的限制,武术套路和武术技术有一定的艺术性,加强表演效果和气氛的花法多了,传统武术套路技术中手到、眼到、手眼相随以及身法上的俯、仰、折、叠等渲染演练技巧也逐渐增多了”。

4.4佛家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武德对传统武术技术的影响

佛家思想影响下的武德讲究积极入世、普渡众生,扶危济困,行侠仗义。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注重慈善修为,教导人们要一心向善,要善待一切事物。佛教讲的是慈悲,就是一种关怀,也就是无条件地关怀一切生命。这虽然与儒家“仁”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讲究博爱,但又已经超过了儒家思想只为世人的狭隘范畴。因为,在佛教看来世间所有的生命是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的,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佛门的戒律充分体现了其慈悲,《佛教持诵必要》中五戒曰:“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并把这当作收受门徒第一标准,在剃度前都必须要问来剃度的人对此能持否,否则,就不会为其剃度。后来逐渐形成少林“十禁约”:即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言,四禁浮艺,五禁盗窃,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戒酒淫。从佛教“五戒律”及少林武术“十禁约”的内容上看,显然一脉相承,全部包括在“十禁约”内,只是“十禁约”更加凸显了传统武德内容,这便是佛教和少林武术的重要联接点之一。少林歌诀一再强调,“忠诚善良传衣钵”,“少林真绝技,莫传恶歹人”。正因为受此影响,武林中的各门各派都形成了相应的戒律和门规,例如武当派戒律有“十传十不传”,规定凡犯奸、盗、賭、邪、浮者皆属违反戒律;在明朝时期,传统内家拳法规定五不传:“心险者,好斗者,轻毒者,狂酒者,骨柔质钝者”,告诫门人:“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从而形成了“八打八不打”的规定,强调了不准击打易将人致死、致残部位。此外,对传统武术技术的限制还表现在技击及兵器的选择上,少林派的武术大多以杀伤力较小的棍术和拳术为主。

佛家思想影响下的武德要求武林中人要有仁德。如《罗汉行功短打·序言》这类论及中国点穴功法的创立:“兵刃之举,圣人不得已而为之……,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也”意思是说。用武的最终目的并非伤及对手,而只是制服对手。少林短打“一指禅”和“朱砂掌”有着人必死,无药可救,似太嫌狠毒,有悖仁道。因此,在少林门规就有“最宜左手,盖恐右手功成,于无意中伤人也”。《少林七十二艺练法》也曾告诫:“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再如武林中流传的“八不打”:一不打太阳、二不打对心锁口、……、八不打尾阗丰府,这都同样是出于仁爱的思想。《峨眉枪法·戒谨篇》强调了:“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咏春白鹤拳·拳谱》则要求练习全书式要有四善:“善修其事,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其次,佛家的慈悲之心体现在对传统武术技术的技击限制上,传统武术技术里的搏击跟佛家思想的慈悲相违背,所以对这些都做了一定的限制。

5结语

传统武术能够从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传统武德中形成各具风格的传统武术流派,既继承了传统武术文化的独特性,也保留了传统武术技术特点和内容的多样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的传统武德对武术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从新的角度剖析传统武术技术背后隐藏着的传统武德和文化特点,让人们重视传统武德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对习武者了解习武先习德的重要性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传统武术进学校的价值阐释与路径研究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社会存在视角下的传统武术形态研究
传统武术拜师仪式的文化认同研究
“非遗”视角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养生角度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