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农民画的野蛮生长

2015-05-30 10:48张霞
齐鲁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巨野县农民画画师

张霞

巨野新名片:

从罐子汤到牡丹画

由济南乘坐火车三个多小时可到巨野,前往巨野之前,记者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不过停留在伏羲氏农耕渔猎于“大野泽”的传说。

下午16时左右,进入巨野县城,搭乘出租车,记者询问巨野可有什么旅游度假去处,有何特色小吃,出租车师父思量半天,“旅游?真没有。吃罐子汤!还可以买牡丹画。”

巨野位处菏泽东部,毗邻济宁,为四省交界地,在原本GDP排名在整个山东便不太靠前的菏泽,巨野这座在菏泽市亦不太突出的县城,亦无太多让人记住的标示。

“有牡丹,也有羊汤,但在曹州和单县的名头之下,不怎么显眼。”司机介绍,“如今,工笔牡丹画倒是有些出名了。”

巨野县的罐子汤由粉丝、羊肝、羊肺煮成,加胡椒粉等,火候颇好,是当地深以为傲的特色,记者尝后并不觉和在鲁西南的各种羊汤、羊杂中有何独树一帜之处。

至于工笔画,却首先在从业人员的范围之广上引起记者好奇。记者出发前联系巨野籍的朋友提供采访线索,一口气朋友便找到七八个从事工笔绘画的熟人。

“从90后到50多岁的老太太都有,还有很多书画院、书画培训学校,你要采访谁?”朋友问。

等到了巨野县县委宣传部,巨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徐巨转接待了本刊记者。

“整个巨野县有四个绘画专业镇、500多个专业户,全县有省级以上美协会员35人。全国80%的工笔牡丹都出自巨野。”徐巨转简略介绍,随后帮助联络了巨野县书画院院长、洪庙村农民画合作社负责人、农民画家孔庆臣等几人。

前往书画院前,记者当晚于县城老汽车站附近约谈了第一个采访对象,19岁的巨野画师姚树伟。

出生于1996年的姚树伟学习绘画已有三年,“不大爱读书,就拜邻居为老师,学画工笔,一年才出师。”目前这个90后的男孩儿每月大概可以收入3500元左右。

“我画的慢,不像他们一样纯为了赚钱,还想提高画技,一个月只能画三四幅。老师在淘宝上给拍卖,每幅可以卖到1000元左右。”

没和同龄人一起进入学校的姚树伟显得有些内敛,“并不大跟同学来往,他们都在外地工作或者读书。”清晨起床姚树伟便在家中作画,中午则帮开饭店的妈妈收拾、打扫。

“我还不是最小的学员,还有初中退学来画牡丹画的。另外就是一些大妈,年纪比我妈妈还要大。”据姚树伟介绍,因为当地绘画的氛围比较浓厚,母亲并不反对自己退学,并准备再送他前往北京培训学习。

而在姚树超居住的巨野汽车站对过,万堂村附近就有几十名绘画从业者。“我们这儿的阿姨打麻将的少,大都跳广场舞、画画,看电视剧的也少。”姚树超说。

据巨野县宣传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巨野农民画师超过6000人,培训班60多处,装裱室50多家,跑市场的200多人,常年从事绘画相关行业人员超过1.5万人,每年人均收入1万至10万元,超过菏泽市平均收入。

妇女背着孩子来作画

3月16日上午,记者前往巨野书画院,院长陈广超接待了记者。

巨野书画院位于巨野县城环境最好的洙水河公园内,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室内面积八千多平方米。

进入一楼大厅,一块“扶贫项目——绘画产业展示图”的展板赫然在目,展板将带领三百多人开办的洪庙村绘画合作社的姚桂元,巨野县绘画产业带头人、手下有五百多户农民绘画成员的牡丹画院院长陈景芝,通过绘画成为省级美协会员的农民画家孔庆臣等以及他们各自的大概年收入、代表作品一一图文介绍。

展板右侧是一幅绘画产业扶贫地图,4个绘画专业镇,50多个绘画专业村分别用红旗、红点等醒目标注。

新建成的书画院巨野县政府耗资6500万元打造,有单位编制,分上下几层,其中有三间大展厅,几处画室,活动室,会议间,晚会舞台等一一俱全,除了大量收购农民画,“麒麟文化”也成为其宣传的一个主要对象,二楼展厅内摆放满各种麒麟工艺品、剪纸作品,巨野本地的民间艺人,时常前往创作并教学。

县书画院三楼画室里,常年有上百位农民画师作画。“我们这儿倒像是妇联,妇女们白天络绎不绝来画画,晚上在公园广场,千人跳广场舞。”陈广超说。

记者询问一名正在埋头描绘牡丹的青年女性,这位女性28岁,已经是画龄10年的老画师,两位孩子的母亲。“平常就是家庭妇女,做饭、种地,因为要带孩子画的不多,一幅画在七八百元左右,一个月大概有三四千收入。”

画院的画室面积大约百平米左右,数排长桌摆满画室,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员随机占位,有专业画师教学。画院的二楼展厅内用图画,以详细步骤展示如何制作出一幅“巨野工笔牡丹”,从勾线到上色到晕染有较为工业化的标准和要求。

“新手,老师帮忙销;翅膀硬了,可以自己联系;有点名气的画家还有经纪人。方式很灵活。”陈广超说。

据巨野县四个绘画专业镇之一永丰街道办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永丰街办孙大庙村,一名叫孙凤丽的妇女甚至组织起二十几名残疾人创作工笔牡丹画,“残疾人和健全人在绘画方面的收入基本一致。”

书画院的资料显示,在巨野县,年收入十几万的专业画师或画家就有三四十人。这些从农民画师逐渐成为崭露头角的画家的得意作品、美展参展作品,不少被书画院收购而来。其中一幅长达几米、为国庆而创作的牡丹图,由数十人集体创作,被悬挂在墙上。馆内画作的题材从农收到农趣、山水景物一一俱全。

“你看这葡萄上的水珠,活灵活现!简直就是神笔马良!”陈广超有些得意的指着本土画家的作品向记者介绍,更为让画师放心的是,无论画作是否销售出去,只要通过书画院的质量合格检验,总会先期支付画师费用,确保画师“旱涝保丰收”。

正是这种销售分成模式,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背着孩子来学画的中年妇女比比皆是。

美丽GDP:

文化产业弯道超车

煤炭、煤化工是巨野县的两大支柱产业,农业以小麦、玉米等为主。巨野县委宣传科副科长徐巨转得知记者故乡在淄博,告诉记者,“以前倒是很多淄博籍客商过来投资化工厂。”

“菏泽在山东的GDP靠后,”巨野县文体局副局长让淑波曾对媒体记者说,“巨野是菏泽最东边的一个县,在苏鲁豫皖交界处。过去黄河从这里流过、几次改道,这一带是冲积平原,适合种庄稼,但区位不占优势。”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命题下,发展文化产业,或许可以弯道超车,成为一种思路。

1999年,巨野县提出“发展工笔画产业,搞好巨野经济”的口号,2000年被评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巨野县书画院成立于2001年。

巨野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鲍淼介绍,书画院最早就是几间普通的办公室,“为了对自成体系的农民画因势利导,帮助其发展推广成立,当时派了几个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过去。”

2002年,原先担任县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科长的陈广超前往书画院担任院长,“组织培训、搞展览、搞活动,先造气氛。”

据了解,经销商的利润有300%~500%,40平方厘米的作品出厂价200元,在展会上可以卖到七八百元,在画廊只能卖三四百元。

陈广超坦言,巨野农民画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够,生产是作坊式的,销售主要靠腿去跑,而且利润也被别人拿了大头。

画院三楼,电商操作间也正在筹建中,陈广超带记者前去参观。

“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巨野处于鲁西南,各方面不占优势。我们也想出口,建立网上平台、做电子商务。”目前巨野县书画院的电商操作间电缆已经配备齐全。

“其实税收不多,主要是藏富于民,也是巨野县的一个新名片。我们主要是承担推广宣传和对外展示的功能,为他们搭建平台,通过政府的力量做更强有力的推广。县书画院和全国600多个画廊建立了联系,帮农民学员销售作品。”陈广超说。

巨野县政府希望把书画院打造成一个集创作、培训、展览、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并将工笔绘画发展成为巨野县的第三大产业。

巨野县最先发起“农民画运动”的洪庙村农民画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姚树昭则告诉记者,“县书画院并不和我们争夺市场份额,我们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定位。至于电子商务,我们合作社还没有纳入考虑,因为零散订单已经接不过来,毕竟培训有周期,人手时常不够。”

在姚树昭看来,县画院和合作社本质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由于县书画院的公办背景,它会承担更多的展览、培训事务,负责将巨野农民画产业不断扩大,从高端到中低端综合发展培育。自己的合作社则清晰的走中低端市场,互不矛盾。

另外,在陈广超的办公室,有几盒画好的彩蛋样品。他们正尝试“捡起”当年工艺美术厂的优势产品,准备参加各大展会,重新将巨野的工笔绘画优势从牡丹画、山水人物画,延伸到彩蛋、屏风等各种相关产品开发,最终期望出口。

猜你喜欢
巨野县农民画画师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菏泽市巨野县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由《齐鲁记忆—档案背后的故事》
——谈档案的开发利用
萌娃遇上插画师
巨野县现代水网规划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