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更好地再现灭绝动物的形象及生活习性,使广大民众能够正确认识到灭绝动物的科学知识,在当前的动漫文化背景下,动漫艺术创作是进行灭绝动物科学知识普及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动漫艺术在灭绝动物科普教育中的优势、表现形式,提出了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在灭绝动物科普教育中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动漫艺术;灭绝动物;科普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及开发运用工程”(2013BAH26F00)研究成果。
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过度燃烧煤炭石油造成温室效应加剧,加上人类的滥捕滥杀,使很多动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近100年,物种的灭绝速度已经超过了自然灭绝速度的100倍,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列出了具有权威性的濒危动物的名单,估计约有16300中动植物物种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41000多种生物则受到生存的威胁”。由此可见,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刻不容缓。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灭绝动物,挖掘它们原来的形态、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研究造成它们灭绝的原因,这些在生物进化研究和气象研究、环境研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贡献。
如何能让这些专业的研究和已经消失的动物形象得到广大民众的了解和认知,缩短普通民众与科技知识之间的距离,达到科技知识普及的效果,动漫艺术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传播媒介。
一、动漫艺术与科普教育是新时期的产物
(一)动漫艺术
动漫艺术主要指漫画、动画及其衍生品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所有带动漫形象的事物与文化现象,并且通过传播媒介如电视、电影、手机、电脑等进行传播,具有审美、娱乐、宣传、教育等功能。它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种类和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动漫技术的传播范围也迅速拓宽,传播的形式更加丰富,其内容也在不断创新。
(二)动漫艺术与科普教育
将科普的教育目的和动漫艺术相结合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科普传播的针对性、即时行和实用性。具有科技知识含量和趣味性的动漫艺术,以及来自科学家研究基础上的真正的科幻动漫、健康知识的游戏将吸引更多漫迷和科技迷的眼球。目前,动漫艺术已在农业、生物学、军事模拟演习中有了大量成功的应用。借助动漫的艺术形象和视频,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易于理解。当动漫融入虚拟现实技术交互的时候,能够使人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这对于缩短广大民众与科学知识的距离有着显著作用。本文将以灭绝动物为例,探讨通过动漫艺术的途径来展示灭绝动物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它们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建议。
(三)动漫艺术在灭绝动物科普教育中的优势
灭绝动物的科普教育不同于现存动物的科普教育。现存动物还真实存在,可以采取记录实拍的方式为民众展示动物的生物习性,或采取在动物园、海洋世界等之类的地方展示供民众参观,安排专人讲解动物知识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灭绝动物有的在远古时期已经消亡,有的在近现代渐渐消亡。它们遗留下来的或是骨骼化石、或是早期的图片视频资料。而采用动漫艺术这种方式,就能够打破传统图片、视频拍摄无能为力的状态,以虚拟的方式来实现灭绝动物的复原,向民众展示灭绝动物的体态、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
二、动漫艺术在灭绝动物科普教育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卡片、漫画绘本、宣传海报
动漫艺术中,人物、动物形象、场景的设计以卡通形象为主,具有优美、可爱、色调鲜艳的特点,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具有科普性质而创作的灭绝动物形象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够引起广大民众的兴趣,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科普效果。同时也可以采用写实的手法再现科普知识。工笔画的手绘能够详实地向民众展示动物的皮毛、神态及身体结构,更直观真实地普及动物的相关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二)动画影像
在动漫艺术中,动画主要分为定格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形式,可以采取卡通人物的活动来展开对灭绝动物科普知识的解说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直接以灭绝动物为主人公展示其生活习性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观众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视觉节奏的变化获得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关于灭绝动物的科普知识。
实景展示和虚拟动物的结合更能展示生动的内容和图像。它将动画与实景融于同一部影视作品中,美国大片《侏罗纪公园》采用的就是这一技术。它既能够展示宏大的、难以拍摄的场景,塑造数字复原的三维灭绝动物形象,又能将需要科普的知识融于其中,使图像更加生动,使科学内容更加清晰,从而让观众在获得科普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审美感受。
这类动画影像可以制作成VCD、DVD等,既是灭绝动物研究成果的资料收藏,也可在公共交通、电视、电脑、手机等平台进行视频播放,甚至进入影院播映。
(三)动漫衍生品
动漫衍生品是指利用卡通动漫中的形象,经过动漫设计开发制造出的一系列服务或产品。它是动漫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动漫相关的游戏、服装、玩具、食品、文具、游乐场、主题公园等,种类较多,范围较宽,可以说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迪斯尼公司的动漫衍生品就已成功地席卷了全球,是一个成功的经典案例。利用动漫衍生品来普及灭绝动物的科学知识,笔者认为更能调动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灭绝动物探索的积极性,达到科普的目的。它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游乐场、科技馆、主题公园
开发以灭绝动物为主角的适用于手机、电脑、游戏机等平台的游戏,可以设计模拟养成类游戏——在灭绝动物适合的生态环境里将它慢慢养大;动作冒险类游戏——利用远古凶兽的生活习性机智的逃生;益智类游戏——通过灭绝动物的知识问答通关获奖等。
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开发人与虚拟互动的大型游戏。这类游戏很适合用于游乐场、科技馆和主题公园。“全息投影技术是一种虚拟成像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技术”,现有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激光束投射实体的3D影像和360度全息显示屏,用这类技术开发的游戏可以产生一些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观众产生互动,把观众带到另一个世界,制造出亦幻亦真的氛围,有空间感、时尚感。
2.玩具、文具、手办
以灭绝动物为题材而设计开发的玩具、文具、手办等产品,其主要受众群体为广大青少年。它们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达到润物无声的科普效果,既能增长和积累知识,又能引发兴趣爱好。
3.博物馆、动物园、城市公园里的大型雕塑
在为广大民众提供知识、教育,或者休息游玩的公共场合摆放灭绝动物的大型雕塑,并配以文字对该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加以介绍说明,能够达到寓教于乐、寓理与情的目的,同时将复杂的生物知识配以具体的形象,生动的说明,更能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重庆市渝北区的龙湾公园设有以灭绝动物为主题的雕塑,47组共78个,以“生命时钟博物馆”命名,意在唤起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广大市民既能在此观赏美景、休闲放松,还能通过欣赏雕塑获得科学知识,达到科普与娱乐相结合的教育意义。
三、动漫艺术在灭绝动物科普教育中应用的一些建议
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将灭绝动物的科学知识普及给广大民众,不仅可以增加广大民众的日常趣味、陶冶情操,缩短民众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人们从对灭绝动物的认识中意识到当今的环保迫在眉睫,能够自我地约束自己,要求自己珍惜环境、爱护动物。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甚至对人类社会都非常重要的事。政府对此应该加大扶持的力度,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加强动物科学和动漫专业人才的合作,为培育灭绝动物科普动漫市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动漫艺术应用于灭绝动物的科普教育,其困难之处在于缺少交叉学科的人才。当前,需要调动灭绝动物研究的相关机构和单位的积极性,使动物学家与动漫技术人才充分合作,相互补充促进,为打造灭绝动物科普教育,做好智力准备和技术支持。动漫企业还要着眼商业机会,获得市场利润。在大力普及灭绝动物科学教育的动漫事业上,政府、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必须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打造一个优良的公共服务平台作出努力。
动漫创作的方式多种多样,更好地与灭绝动物的科普知识紧密融合。既真实、客观地再现动物的形象、生活场景等,又要做艺术的处理,让画面生动有趣,音乐优美动听,注重细节的刻画和美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科技日报[EB/OL]. (2010-8-12) [2015-11-15] .
http://www.antpedia.com/news/10/n-89710.html.
[2]李龙山,文姗.电视进化论[J].数码影像时代,2013,(01).
[3]唐杰晓.基于新媒体情境下动漫产业发展新思路——科普动漫的创作及发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02):34-36.
[4]路盛章.科普研究[J].科普研究,2011,(08):23-25.
[5]江锐,黄道军.动漫在科普传播中的优势与制作技巧研究[J].科普研究,2012,(06):42-46.
作者简介:
陶宇,硕士,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动画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动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