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雷
最近几年,幸福这个词的出镜率非常高。
先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2010年写了本书《幸福了吗》,
后有新闻联播的记者走向街头,向路人们提问:你幸福吗?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黄建新拍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范伟扮演的杨红旗有一段对幸福的解释,非常有意思。
他说:“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
你如何理解幸福呢?
幸福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是如何定义“幸福”的。从西方舶来的心理学中有两个单词(happiness&well-being)与我们的“幸福感”相对应。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从两个方面来阐释幸福——快感和当下的快乐体验(hedonia),不断发展和富有意义的生命(eudaimonia)。从逻辑上来看,这两者的关系非常清晰——hedonia是eudaimonia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生命是不断繁荣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那么他必定有很多当下的快乐体验;一个拥有当下快乐体验的人,不一定会过着富有意义的生活。比如,玩游戏是一种快乐体验,但是对于要上课学习考试的学生来说过度沉迷游戏可就不那么开心了。
简单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后,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科学研究离“幸福感”究竟有多远。在现有的研究条件下,当下的快乐体验更好操作。只要将人请到实验室,给他某些适当的刺激,比如金钱或者其他奖励,或是让他回忆往昔的美好岁月,与此同时扫描他的大脑,看看哪些脑区激活了,就可以发现与“快乐”相关的脑区;测量血液中某些激素的含量就可以发现与快乐相关的激素。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是在测量“幸福”吗?显然不是,现在此类研究明显是在探究人短暂的快乐机制。并且研究发现,这些快乐机制在很多物种中都是一样的,比如将电极插入小鼠的脑袋中的性快感区域,小鼠可以通过按压开关来刺激该区域,最后的实验结果就是小鼠会“娱乐至死”。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提到的“eudaimonia”,则比较难以研究。至少很多科学的范式在此类问题前无能为力,只能将其推给宗教、哲学和某些分支的心理学,比如积极心理学,这些还算是为人类福祉上下而求索的,而市面上那些关于“幸福”的心灵鸡汤、营销和成功学应该是奔着消费者口袋里的金钱去的,从而只提升了某些“大师”的幸福感。
尽管比较难以研究,关于当下的快乐体验和持久的快乐发展的关系,迈阿密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Aaron Heller近几年做出了很有意思的发现。他研究了抑郁症患者和普通人对“长时间”的快乐刺激的脑区反应。以往的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给人们某些奖励或唤起美好回忆,抑郁症患者和普通人激活的脑区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叫做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的脑区,这是产生快感的区域。但是随着实验的进行,快乐刺激持续呈现,结果发现,相对于普通人,抑郁症患者不能保持伏隔核的持续兴奋,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能够体验短暂的快乐,但是失去了保持快乐的能力。并且,在普通人的脑区活动中,伏隔核与额中回(frontal gyrus)这个与控制的脑区的联结是加强的,但是抑郁症患者这部分的联结是减弱的。所以说,能感知到短暂的快乐并不一定会感受到持续的快乐,也就是幸福,因为这是需要某些能力的。
世界幸福指数
除了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有些心理学家将良好的心理功能(goo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纳入幸福感之中,从而将幸福感定义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包含人们对自己生活各个方面消极的或积极的评价,以及对各种经历的情绪和情感反应。心理学家Diener总结幸福感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包含人们对自己生活方方面面的评价和感受,比如发生的大小事情,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以及生活的环境等。”
以上对幸福的定义被世界幸福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所采纳。2012年4月,联合国举行了关于“幸福感”的高级别会议,会后发布了第一版世界幸福报告,倡导将“国民幸福感指数”纳入公共政策的制定中。2015年的幸福报告在4月面世,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了解全世界范围内幸福感的测量和结论。这种大范围的调查,主要是以问卷的形式为主。调查的主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生活评价(life evaluation)、积极情绪感受(positive affect)和消极情绪感受(negative affect)。三个主题多个问卷结合后,每个国家得出0~10的幸福指数得分,得分越低幸福感越低。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瑞典(7.587),冰岛(7.561),丹麦(7.427),挪威(7.522),加拿大(7.427),中国以5.14的得分排在158个国家的84位。调查发现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六个:人均GDP、健康寿命的长短、社会支持(主要指的是当你有困难时,是否能有人支持自己)、信任(主要是对国家和公司的信任,比如对腐败程度的评价)和做决定的自由度以及慷慨程度,即社会的捐助水平。这六个因素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各国在幸福感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其中社会支持、收入和健康寿命是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
给他人花钱最幸福
简单看完世界幸福报告,其实有些无趣的感觉。在群体角度描述的幸福感也好,各项指数也好,常常让人有种“关我何事”的感觉。世界幸福感报告里说,收入、社会支持和健康是影响幸福感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其实一看都是“硬件”,健康是一切的本钱,收入是经济来源,社会支持是人际资源。健康和社会支持这两个不用再细谈,它们和幸福感的关系你想的就是对的。重点来看一下收入,钱和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学早有成熟的研究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的幸福感是在快速提升的,但是钱数增加到一定程度,人的幸福感几乎就没有变化了,有些情况甚至还会下降。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2010年在PNAS上发表的研究发现,年收入在75000美元左右的人有最积极的情绪体验,收入较低的人有糟糕的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上的幸福,但是收入很高的人,尽管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但是他们的情感需求的满足情况与收入无直接关系。综合看来,收入能够显著影响人的生活满意度,而情感上的满足则更加复杂,所以要想获得幸福感,有一定的收入肯定是第一步。
有了钱之后,如何花钱会影响一个人的内心感受。Elizabeth W. Dunn等人(2008)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表明,当把自己的钱花在他人身上时,人们会感觉更幸福。研究者首先做了一个调查,他们找了632名美国民众来评估自己的幸福感,同时了解他们的个人收入以及如何花钱的情况。花钱的情况一共分成了四类:账单、给自己买礼物、给他人买礼物和给慈善机构捐款。这些可以归纳为两类,账单和给自己买礼物属于为自己花钱,而送别人礼物和捐款则属于为他人花钱。收集这些数据后,研究者用统计方法探究花钱方式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给自己花钱和个人幸福感无关,而给别人花钱越多则幸福感越高。
为了验证这个初步的调查结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他们找了一个公司的16位员工,在实验开始前后都测量员工的幸福感。所谓的实验就是突然给这16名员工加薪,加薪6~8周后,再一一询问这16名员工:钱都花在哪里了?研究结果发现,加薪后将钱花在他人身上(为他人买礼物和捐助等)的员工,感受到更高的幸福感。研究者似乎觉得还不满足,他们又找来46个人,早上的时候随机给他们两个信封,里面装有5美元或者20美元,然后随机让一部分人用信封里的钱给自己买礼物或者给他人买礼物或捐款。下午5点后,研究人员给他们打电话询问情况。与前面的研究结论一致,那些给别人买礼物或者捐款的人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
其实想想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什么时候我们会给别人花钱?当自己有一定的金钱时,自己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的一些利他行为,比如送亲密伙伴礼物,会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从而促进自己的幸福感;再者,比如向社会捐赠等,可以提高自己群体的归属感,从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所以,如果有一定钱数后,给他人花钱能够让你更幸福。
除了给别人花钱,将钱花到什么地方也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Darwin A. Guevarra等人(2014)的研究发现,将钱花在买“体验”上会更加快乐。如果仅仅将钱财花在物质上,并不能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花钱让自己经历不同的体验,比如旅行或是其他方式则会更加快乐!研究者在网上招募了370个人填写相关问卷, 人们得先回想最近把钱花在哪里了,并且花了钱之后自己还特别开心。参与者列举之后,他们需要对这些花钱的方式进行归类,比如单纯物质购买(衣服或珠宝)、物质购买但是能给自己带来新的体验(书籍或者吉他)、经历购买(出去吃饭或听音乐会以及旅行)。随后参与者评估自己的幸福感水平和以及这些钱花得值不值。研究的结果表明,经历购买比单纯物质购买带来的幸福感要高,并且物质购买但是能给自己带来新体验的花钱和经历购买在提升幸福感上存在同样效力。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不能明白“幸福”究竟是什么,并且每个人都对“幸福”有自己的个性化定义。套用一句比较鸡汤的话,“幸福”如何定义并不重要,因为它代表了你所能想象的美好生活,重要的是在追寻幸福过程中自己的体验,而这恰是幸福作为灯塔的全部意义。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