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2015-05-30 20:29:19沈思竹
2015年12期
关键词:比较

沈思竹

摘 要: 本文是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文章首先提炼了各个理论派别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观点,进而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不同学派的理论贡献和不足之处,最后,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现状做出评价。

关键词: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比较

一、产业组织理论沿革

(一)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的奠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梅森(Edward.S.Mason)和乔·贝恩(J.Bain),因此,又被称为“哈佛学派”。1959年,贝恩所著的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出版,标志着该学派的形成。哈佛学派以实证分析方法①论证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联系,即市场集中度决定了企业的行为方式,而后者又决定了市场效率。也就是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 SCP)分析范式。

结构主义的方法论传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依然是以“经济人”和“完全信息”假设为前提;市场结构也以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1933)的市场结构划分为依据;企业行为与新古典分析框架中的企业行为一致,即在成本约束下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市场绩效则取决于不同企业行为带来的经济剩余的多少。相应地,结构主义的分析自然得到与新古典经济学一致的结论:竞争性市场的效率高于垄断市场;在具体分析方法上,结构主义更加强调经验性研究,通过实验和统计得出结论;结构主义的政策主张是反垄断的,并认为反垄断政策不应该关注于企业自身行为,而应该关注于市场结构。

(二)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 派以芝加哥大学教授施蒂格勒(V.Stigler)、德姆塞茨(H.Demsetz)等人为代表,1968年施蒂格勒教授所著的《产业组织》出版,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的形成。芝加哥学派传承了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反对哈佛学派对产业组织的单向分析和政府通过反垄断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提出了竞争性均衡模型。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市场均衡是经济主体通过调整行为而自发实现的,政府的政策干预只能阻碍均衡的实现;垄断企业的高利润源自较高的生产效率,而非哈弗学派强调的“垄断势力”,市场结构是市场绩效的结构,正是因为较高的生产效率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才能够扩大生产规模,市场集中度相应提高,因此,政府 的反垄断政策实际上限制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

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的分析更加关注企业自身,强调企业行为和绩效对市场结构的决定。芝加哥学派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其打破了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和绩效之间单向决定的认识,扩展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视角,更重要的是,芝加哥学派对企业行为和垄断效率的关注为以后的学者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芝加哥学派理论盛行时期,一些法学家也开始积极参与反垄断问题的研究,形成了法经济学这一理论分支,而可竞争市场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也都受到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启 示。

(三)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 竞争市场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W.J.Baumol)、帕恩查(J.C.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ng )等在芝加哥学派基础上提出的,三人合著的《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出版,标志着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形成。可竞争市场理论赞同芝加哥学派对垄断与市场效率的看法,提出“可竞争市场”这一核心概念,认为在垄断性市场中仍可以实现市场效率。“可竞争市场”是指不存在进入退出壁垒的市场结构,该市场不一定存在大量实际生产者,只要存在潜在竞争者,同样能够实现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因此,同芝加哥学派一样,可竞争市场理论同样反对政府以反垄断为目的对市场进行干预,主张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力,实现均 衡。

(四)新产业组织理论

二十世纪后期,随着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领域的发展和成熟,产业组织理论出现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与恪守新古典传统的结构主义、芝加哥学派等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被统称为“新产业组织理论”,其中以产业组织的制度分析学派和产业组织演化学派最具代表性:

1.新制度学派

以科斯(Coase 1936)对企业和市场关系分析为理论起点的新制度经济学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制度无关”假设,形成了以交易费用为基础、以产权研究为主要方法的新的理论分支。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新制度经济学者将分析对象从传统的企业间关系、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绩效的关系转移到企业自身,重点分析企业的边界、企业内部结构与效率等问题。

2.演化学派

以纳尔逊(Nelson 1982)和温特(Winter 1982)《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形成,而对于演化经济学的体系及内容尚未有明确界定,包括制度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在内的诸多理论学派都可视为是演化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因此,演化经济学并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内容,只能视为是诸多涉及分析人类制度、行为变迁的理论的综合。产业组织理论中,演化经济学一般用于分析组织变迁和演进,具体而言,就是分析产业组织演进的规律,特别是产业组织主体的行为及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等。

二、理论评价

结构主义学派首次系统性地对产业组织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建立了完整了理论分析框架,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上运用大量经验性分析对产业组织进行研究,使产业组织理论成为经济学独立的分析领域。但是结构主义学派的分析范式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方法论方面,结构主义学派全盘接受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在分析思路上也基本遵循传统的厂商理论思路。对新古典学派方法论的严格遵守使结构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缺少创新,理论上也没有实质的突破,仅仅是新古典观点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和论证;

其次,在理论内容上,结构主义强调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单向影响,忽略了经济体系的交互性,这也是结构主义学派受到批判的主要原因。市场结构是行业内企业间的关系综合,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的假设,市场结构反映的其实就是卖方数量决定的代表性厂商产量和市场价格的函数关系,市场效率的判断标准是代表性厂商实现最佳产量水平时的边际成本是否等于最低的平均成本。

最后,在政策建议上和实践结果上,结构主义反对垄断,主张通过反托拉斯法对垄断进行严格的限制,维护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但是,实践结果表明,对垄断的过度限制反而会影响市场效率,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企业作为理性主体是通过预期成本和收益做出选择的,而且企业的决策也绝不仅仅是在价格信号指示下选择产量而已,在实际运行中,企业涉及到内部组织制度、运行制度等多方面决策,简单地通过强制性管制来实现效率目标往往导致企业选择偏离最优决策,阻碍产业组织的自然演进。

芝加哥学派的方法论与结果主义基本一致,都是遵循新古典研究方法,对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因此,也无法实现真正的理论突破和创新。在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研究过程中,芝加哥学派过度强调自由竞争,认为市场能够自我解决一切问题,除行政性垄断外,垄断企业并不会使效率下降。

可竞争市场理论传承了芝加哥学派的基本观点,但是在分析方法上取得了突破,不再遵循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结构的传统划分,而提出了“可竞争市场”分析方法,对市场结构进行了重新划分。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了新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但是该理论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现实中不存在沉没成本的行业在很难找到,事实上大多数行业都有较高的沉没成本发生,因此,可竞争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现实世界存在的垄断问题。 (作者单位:成都七中)

注解:

① 贝恩(1959)考察了1936-1940年的42个美国制造业样本,并检验了20个美国制造业的进入壁垒和利润的关系,验证了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实验结果,贝恩建立了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特别是市场绩效的理论结构。

猜你喜欢
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32:19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村上春树《1Q84》与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比较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6:57:19
孔子与荀子文质观比较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6:47:37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宋代尚意与晚明尚奇书学思想的探析与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47:14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