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培养方案探索

2015-05-30 10:48:04童晶
计算机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

童晶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1-0058-03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提出并阐述一套指导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科研的选拔及培养方案: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方式,发现并吸引合适的优秀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以因材施教为基础,对其专业技能和思想、观念等进行全面的引导和培训。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教学科研;选拔培养;高校青年教师

0 引 言

目前,国内高校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教师需要承受来自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与传统行业不同,计算机行业知识翻新速度快,高校培养的本科生知识结构不甚合理;计算机学科毕业生缺乏足够的编程能力,较难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出现了“软件人才就业难”和“软件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的怪现象。

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对教学双方都有所促进。教师能够不断把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教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而充满好奇和幻想的学生又可推动教师团队的科研进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在如何结合自身发展与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也学习借鉴了校内外很多同行的成功经验。

1 多途径宣传

我们的培养方案成功实施的基础,是它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常对老师的科研内容不甚了解,因此青年教师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宣传自己,包括构建个人网站、课堂教学时宣传、作学术报告、组织科研讨论班、清其他老师或辅导员代为宣传、学生之间口口相传等。

教师构建个人网站能进行全面的信息介绍和良好的互动交流,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个人网站能充分展现教师的科研情况,包括关于可让学生参与的研究项目的有关信息。通过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学生可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接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前沿理论,在扩展其眼界的同时,也可引发强烈的好奇心和科研兴趣。

课堂教学时宣传是容易操作的一种方法。它包含一点科学研究的内容,课堂气氛活跃,能够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一些最新的前沿科研进展,以及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实验室的研究设备、团队里学生的活动等,动员他们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学生们非常感兴趣,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下主动联系,希望尽早加入科研团队。

作学术报告、组织科研讨论班、请其他老师包括辅导员代为宣传、学生之间口口相传等也是推广宣传的有效途径。方案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也带来了更多的优质生源。

2 选拔与培养

2.1 选拔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

有的学生会有急功近利的思想,遇到科研困难就没有动力,坚持不下去。学习的内动力源于其高远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加入科研团队的学生应该最有学习激情,最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为此,我们在初期就应该对学生的能力、基础和素质进行考查,选拔出一批有强烈科研探究兴趣的优秀学生进行培养。

2.2 全面而坚实的培养

对学生的培养以提高其从事科研工作能力为目的,但本科生初始接触科研工作时通常会比较茫然,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初期的引导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入门。我们认为这里的培养不仅应该包括技能方面的训练,还应该包括观念的改变,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另外应该特别注意资料的总结、传承和共享,这样后续的学生学习效率、上手速度会越来越好。

2.2.1 专业技能的培养

实践证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最好从低年级的本科生中就开始寻找培养目标。因此,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早期不要以论文和技术为重点,要以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设计课题的能力为目标。学生初始会茫然无措,希望老师可以指定详细而具体的小任务,这时不能只给一个大题目,否则学生会觉得无法上手,没有成就感。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循序渐进。前期会给初步选拔出的学生统一安排入门练习,每一项练习都会有详细的参考资料、步骤指导、进度要求;开始的练习会主要面向编程、基本算法、相关研究领域基础知识,可以借鉴ACM编程训练的方法;后期会根据每位学生的基础、进度、研究兴趣等作相应调整,鼓励学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递进而规范的密集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这些练习中逐渐进步,逐渐成长,可以迅速打牢根基。这种过程会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带来很强的成就感。

2.2.2 端正思想和态度

不同于其他工作,科研需要厚积薄发,探究者要耐得住寂寞,投入精力钻研。有的本科生初始接触科研时,比较浮躁,希望速成。这时应对学生正面引导,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努力充实自己。要成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可以尝试隔绝及正面榜样作用。比如建立一个单独的实验室,让学生少受外部浮躁气氛的影响;另外,高年级同学成功的案例,也会给他们以激励;树立个人和先进小组典型,为学生的学风建设提供一批身边看得见、学得了的榜样。

2.2.3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渴望

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需要因材施教,多和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很多学生往往重视知识,忽视批判性思维,大部分都不敢或不会提出创新性思路。孙学军老师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文献的技巧,要求他们寻找并提出这些文献存在的缺陷,以创新性思路为标志,提高学生对最新进展的眼光和悟性。

对基础好、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大力度培养,可以让他们尽早从一个小的课题人手,独立进行信息调研、资料查阅、方案设计等,促进这类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鼓励其进行创新思索。方案得到肯定、实验平台顺利搭建、论文发表,看到科研成果会让这些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给他们更多参与科研的自信,提高了参与热情。

对于基础差一些但态度认真的学生,前期可以让其循序渐进地进行入门强化训练,阅读和分析文献,撰写综述,锻炼基本功,使其逐步具备开展科研的能力;我们尝试安排团队里的这类学生做偏工程类的课题,这类课题易上手,很陕可以看到成效,一个小项目的成功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获取新知识的兴趣和渴望。

同时,要了解对不同的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对科研探索有浓厚兴趣,就需要着重培养这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和独立性,锻炼其科研创新的能力,帮助其寻找到科研兴趣点。还有的学生目标是就业,与企业对接的科研项目、对其就业有帮助的技能的吸引力则要强的多。青年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尽可能为不同学生创造机遇,做到教学双方的互利共赢。

3 科研团队建设

3.1 严格的进度检查与研讨班的规范管理

中国学生大多习惯被动学习模式,很多时候并不适应源于自主性的自我管理与学习探究。为了激励学生有足够的动力获取新知识,以及确保整个科研团队的高效有序运行,适度的外部施压和有效的学生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对科研团队成员的学习工作进度进行严格的进度检查,建立常态规范的研讨班制度。平时的学生管理可以有多重形式,比如常态的周小结、阶段性的研讨班汇报、邮件组即时通信工具等的信息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多听学术报告等。在这种固定而常态的沟通过程里,成员们可以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同时又能相互激励、相互督促,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充分调动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整个团队科研水平的提升。

当学生的工作有阶段性成果想向大家展示时,我们会安排时间召开研讨班,一学期中每位同学至少要作一次报告。研讨班上,成员们可以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学会如何着手进行调研、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等,这些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2 走出去、请进来,交流的重要性

对于刚起步、基础比较弱的课题组,为了打破僵局,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派学生出去交流——根据需要和可能,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去外校或研究所交流参观、毕业实习等,在交流的同时,提升能力。这对学生有较大的激励作用,丰富的研学经历会是学生就业或读研的有利筹码。除此之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会让学生多走出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和外面的学习研讨班,认清自己的局限,调整努力的方向,开阔学术思路,并经常性地邀请一些校内外专家来团队介绍相关学科前沿信息,在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的同时,也可以扩展青年教师的交际圈。

3.3 淘汰机制与奖励制度

保持适度淘汰,这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强责任意识。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留在团队中,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态度端正、优秀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会,比如可以适当地提高其补助的额度,优先配备各种实验设备,鼓励其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各级项目,资助其出去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实习等。另外,每年可以在团队中树立典型,给予其精神上的鼓励以及适度的物质奖励。完善的奖励制度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

4 目前的成效

本科生科研选拔培养方案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效果。团队的研学风气良好,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对教师个人而言,则增加了科研助力,可以更高更新的视角去统筹安排科研队伍的科研工作,节省出精力去争取更多科研课题,从而促进整个科研团队的积极良性运转。目前,团队中本科生同学结合其科研实践,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已经获得2014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一等奖、第三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201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二等奖、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全国三等奖等众多奖项。

5 结语

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活动,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师生互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一套指导本科生科研的选拔及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多途径宣传吸引学生、选拔培养、因材施教指导。今后,我们将在学生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

猜你喜欢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
“云上中文”教学科研数字化资源平台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科教导刊(2020年8期)2020-01-09 20:59:14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结构与特点探究
高教探索(2016年11期)2017-01-11 19:06:41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21:07:06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及指导策略
科技视界(2016年25期)2016-11-25 00:10:44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 22:57:11
南非大学的能力建设研究——以教学科研策略为例
成人教育(2015年7期)2015-12-21 05:05:41
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