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莉
一、绪论
美国学者莱可夫和约翰逊(G . Lakoff & M. Johnson) 1980年出版的认知语言学名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 Live By)提出的认知隐喻理论认为,概念隐喻是语言隐喻性的表现,人们语言中的常规表达本质上是概念隐喻。他们指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不仅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都是隐喻的。而在众多的小说作品中,其题目往往是众多读者是否选择阅读该作品的重要考量,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许多题目大多是含隐喻性的。本文将结合莱可夫的隐喻理论,并结合毛姆相关的小说作品,探讨隐喻性的小说题目对读者阅读思维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小说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是英国文学史上深受读者青睐的作家之一,但文学评论界对其反应一直比较冷淡,他也自认为仅是一个“较好的二流作家”,几乎所有的英国文学史著作对其仅是作简单的介绍。
毛姆一生著作颇多。在小说方面,他擅长于剖析人性,时常带着冷静、犀利、客观和深刻眼光去剖析和解读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和其所经历的人生百态,颇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味道。他的多部小说作品也多与对人性深处的探索相关,如《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人性的枷锁》、《面纱》等。
(二)国内外文献回顾
以莱可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语言学者认为,“隐喻是思维与推理的基本工具,在人们的思维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的基本概念体系本质上具有隐喻性。”(Lakoff&Johnson,1980)隐喻是将喻源域的认知图(cognitive maps)投射到目标域(本体)上,目标域通过喻源进入真实的经验之中。(Lakoff,1988)隐喻研究正式纳入认知科学是以莱可夫和约翰逊(1980)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为标志。莱可夫等人提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语言认知机制。MacCormac(1985)也在他的专著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中对隐喻的功能和特征有所总结,其中提到“变异说”(The Deviance Theory),指出“隐喻把原本不能组合的语义标记词组合在一起,形成故意违背语法却有寓意关系的隐喻结构”。
国内的传统理论研究极少注意到隐喻,对隐喻这个术语规定得很死,通常只把隐喻看做是语言修辞问题,是语义的改变和词语的置换;而从根本上说,隐喻是概念之间的借贷和交流,是语境之间的交替。因此概念首先是隐喻的,通过比较,从而衍生语言中的隐喻。(胡壮麟,2004)
从认知功能的角度看,隐喻可以分成“根隐喻”和“派生隐喻”两大类。根隐喻指的是一个作为中心概念的隐喻,如“人生是旅途”(Life is a journey),由此而派生出的隐喻,如人生的起点或终点、生命的车站等就叫做“派生隐喻”。(束定芳,2000)
三、理论框架
Lakoff和Johnson(1980)对隐喻及认知提出两个主要观点:隐喻是比较,也是一种思维创新;隐喻通过两个词项的相似点开展比较。他们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革新了传统修辞学把隐喻仅仅看作一种修辞手段的观点,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来解释隐喻现象,以指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cross-domain mapping)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参照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或思考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的认知方式。隐喻实际上是两个义域在概念上的映射。这时的概念隐喻表现为基本隐喻。“映射”指两个观念域之间的对应,而不是两个词之间的对应。
MacCormac(1985)在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中提出“变异说”(The Deviance Theory),其指出:隐喻把原来不能组合的语义标记词组合在一起,形成故意违背语法却有寓意关系的隐喻。
四、分析
毛姆是个多产作家,他的小说作品大多采用了隐喻性标题。比如他的长篇作品《面纱》、《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刀锋》等。首先,以《面纱》(The Painted Veil)这部作品为例,它主要讲述的是一对英国夫妇经历了感情危机后,相互心理产生交锋,尔后其丈夫带着耐人寻味的复仇心理与女主人公一道来到中国内地的霍乱疫区救济病人和孤儿,最后女主人公产生了精神觉醒的故事。这部小说,渗透了社会的大伪装状态下的人情冷暖,女主人公原本也只是一个很普通且并没有太多内涵的女人,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她经历了生死离别及精神的幻灭和重生。The Painted Veil来自于但丁的一首同名诗,同样描述的是爱情和复仇。该诗在毛姆的整部作品中并未有详细提及,在这看似不相关的情况下,作者直接使用同名标题让读者自行联想。作为读者,我们已经了解到“面纱”是我们的日产生活中的常见物,它常常给人若隐若现的感觉。若妇女带上面纱,我们则会看不清她真实的面貌,这容易给我们造成一些错觉,并让对方原本的面貌模糊化。而在小说所描述的故事中,这对英国夫妇经历了情感危机,女主人公出轨并深爱着她的情人,而在她丈夫阴险的复仇中看清了她原以为互相深爱的情人的真面目,之前的所有浓情蜜意在揭开虚伪的爱情面纱后则是腐烂肮脏的嘴脸,她的丈夫在其冷静克制的外表下却也深藏着仇恨和鄙视之心。
全文中几乎无一字句对“面纱”这一概念有所提及,但“面纱”这个意象却贯穿全文,是我们解读这部作品的关键。面纱(the painted veil)即为Lakoff所提出的“喻源域”,我们对这个“喻源域”的认知可归纳为“薄纱、遮盖、模糊”,这些认知也进一步构成了我们在思维层面对“面纱”(the painted veil)的认知图,当这个认知图像投射到目标域中,我们则须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它进行解读。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把“目标域”设定为虚伪的爱情甚至人性的疮疤。在我们的人生中,爱情甚至生活常常像一场现实与梦境难分的幻觉,我们身陷其中无法觉醒,或许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只是隔着一层面纱,我们却一直隔着面纱看对方又不愿在对对方美好的幻想中抽离。只有当我们揭开生活或爱情的“面纱”后,才能看清生活原本的真相。这个真相也许正是我们所经历的爱情或生活的本质。
由上,我们通过思维创新和生活经验去解读该小说作品的隐喻性标题,从某种程度上说,隐喻不仅帮助我们解读了小说内容,更是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MacCormac(1985)提出的研究理论“变异说”中指出,隐喻把原本不能组合的语义标记词组合在一起,形成故意违背语法却有寓意关系的隐喻结构。毛姆小说《人性的枷锁》Of the Human Bondage 正是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理论。“Bondage”意为“奴役,束缚,奴役身份”,它的语义标记为“prisoner”或“slave”,而“human”的语义标记为“life”或“live”,它们暂时“抛弃”了原本的语义标记而以隐喻形成关联。我们可以想象,人一旦遭到了“束缚、捆绑”,身体将无法动弹。这部作品的题目所表达的是束缚人的思想和天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使用枷锁、绳索、链条、牢笼等工具可以去束缚一个人的身体活动,在某种意象上,这些也是限制人的天性和思想的工具。可想而知,受束缚的人所遭受的内心痛苦也犹如身体被限制一般苦不堪言。该小说题目将原本不能组合的语义标记词组合在一起,生动的表达了人性与束缚的对应关系。其隐喻性小说题目与其的主要内容相互对应,讲述了主人公从童年到中年的生活经历,在经历了许多迷惘、痛苦、失望、挫折和不断的思考、探索之后,逐步摆脱生活强加于他的闲言碎语和种种无名的精神枷锁,从中探求得到生命的意义,并获得精神的释放。作为读者,我们通过对其隐喻性标题的思考获得了对小说内容更深的理解和对自身生活经验的探索。
综上所述,我们在探索隐喻和通过隐喻去理解本体时,产生了思维创新并同时结合生活经验。在解读含隐喻性小说题目The Painted Veil和Of the Human Bondage时,我们通过不同意域的“跨域映射”和“变异说”的理解方法获得了自身生活层面的联系,即当我们的阅读思维通过隐喻性寓意的题目去理解阅读小说时,我们也正从自身的生活感受去理解小说本身。
五、结论
Lakoff 和Johnson(1980)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来解释隐喻现象,认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是思维方式,是人们参照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人少或思考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认知方式。我们从隐喻性寓意的题目也可“映射”至小说寓意及内容,同时从自身生活经历中挖掘出对生活的理解并加以对题目寓意的想象和创新以跨越至小说的内容和寓意。从对小说隐喻性寓意的标题的探索中,我们所拓展的思维不仅是针对作品本身,更是针对生活和想象结合的图样去构建的认知思维。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Lakoff.G & Johnson.M , Metaphor We Live by, Chicago Press, 1980.
[4]Mac Cormac ,Earl R.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 MIT Press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