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中产之重

2015-05-30 10:48仲鸣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产阶级财富标准

仲鸣

近年来,“中产阶级”跟“平均工资”,俨然成了最容易激起全民“拖后腿”焦虑的两个新闻关键词。比起被“中产阶级”这一群体化标签收编,很多人更喜欢用“屌丝”自居,将自身代入到“醒工砖”的自嘲中。而与“中产阶级”符号不受待见相对应的,是关于中产阶级定义与人数之争的延绵难休。

激活这番争论的最新由头,是日前被热传的一则题为“中国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富国家,中产阶级人数超过1亿人”的新闻。新闻说,根据瑞士信贷银行最近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中国中产阶级数量达到1.09亿人,虽然只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却超越美国的9200万人,中国由此成为全球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

“全球第二富”“中产超亿人”……啧啧,这两个数据拎出来,瞬间情感冲击力可想而知。有些人抱着“我钱少,你可不要骗我”的态度质疑,也有人以一句“然并卵”一笑而过。当然人家瑞士信贷也注明了,此处的“中产”,是以个人财富为主要指标,其裁量标准是以美国中产阶级的财富区间——5万至50万美元为基准,以IMF版本的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汇率换算。说白了,就是对财富达到美国中产标准的人数之统计。

这“唯数字”的界定,比起网上流传的“中国中产阶级十大标准”要简单得多。不过这好歹是跟国际接了轨的标准,比起2010年亚开行以“每天消费2至20美元”为标尺得出中国中产阶层多达8亿、社科院2011年城市蓝皮书称到2009年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达2.3亿人的结论,也少了些浮夸。

平心而论,所谓“中产阶级”的人数逾亿,尽管在总人口中占比不高,可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的映射;其规模成“全球最多”,俨然也扬我国“富”。然而,这也只是经济维度的考量:照这标准,那些“买买买”的中国大妈早就算中产了,可她们果真跟文化或社会学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沾边吗?

或许她们算,但那也是中国式中产。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作家钟二毛的小说《小中产》和郑智化的歌《中产阶级》。前者写了一对80后夫妻,大学毕业,奋斗几年,工作稳定,有房有车,刚幻想过上了“中产生活”,就被现实打脸:二套房、假离婚、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投资理财、辞职创业……生活与茶几无异,上面摆满了杯具;后者则唱道:“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常常喝着可乐/我吃着汉堡/只是心中的空虚/饥渴无法填饱”。

这无疑道出了中国式中产者遭遇的现实困境:他们或许在小康阶层之列,却难言“有恒产”,动辄被一套房套牢,经不起一拨股灾的席卷,还得担心老无所依;他们或许看似生活体面,却常感空虚,亦无“恒心”或者说属于中产阶级应有的恒定价值观,更没有布迪厄描述的法国中产的成熟品位、甘斯刻画的美国中产的品位文化。

而缺乏稳定预期下,他们也很难生出中产阶级认同感。不少人就像电影《夏洛特烦恼》里“只身赴宴鸡毛装”的夏洛,也难逃被调笑“都是同学装鸡毛”般的窘态。他们都是“两面人”,一面是为光鲜生活所累的倦态,一面是精神认同的匮乏与困窘。对了,别忘了该片的英文片名叫《Goodbye Mr.Loser》。

猜你喜欢
中产阶级财富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在美国哪些州生活成本最低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