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5-05-30 21:58:36王明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动脑课前预习动手

王明利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在不同层次对于促进思维能力以及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分析了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从课前预习、课堂过程中养成动手动脑以及相互合作和探究、重视检验习惯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开拓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还可以提升数学素养。

学习习惯预习动手动脑合作学习检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极具可塑性,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并对他们终身产生影响。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数学这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来说,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良好的习惯十分重要,要培养学生从课前预习开始,在感知数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相互探究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进而达到提升数学素质的目标。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逻辑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因此,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十分有必要。在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认识,比在毫无准备的头脑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按一般教学把“加法交换律”这一运算定律定为一课时,“加法结合律”这一运算定律定为一课时,如果在学生已预习的基础上两个运算定律一课时就可能完教学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预习环节采用的方式不同:就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要对其进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带领学生将所学的内容浏览一遍,在复习上节课的基础上,对新内容进行初步的感知,做好新知识学习的铺垫作用;就中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就高年级学生而言,在预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意识,教师可以让其进行独立预习,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对新知识的感知能力,最终得到预习的效果。例如,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十二册50页例3:比例的应用教学中就可让学生自学,解决:(1)先确定比例尺是多少;(2)再根据比例尺确定图上操场的长和宽;(3)最后根据图上长和宽的距离画出平面图(三个步骤完成教学内容)。在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中,让学生进行动手划、动手做、动脑想、动笔练,针对新知识进行全面预习,为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动作是思维的基础,然而数学学习过程需要将动作与思维相连接,提高思维意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低年级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等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各项思维意识比较浅薄,在数学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和提升。因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十分有必要,让学生在自己动手中,思考其中,逐步养成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最终到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并引进生活中一些数学案例,在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亲自实践。敢于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在养成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在实践过程中,做到不耻下问,勤于思考、勤于动手,让学生养成主动学大胆问的好习惯,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然而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和引导学生获取数学新知。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和探究

自主学习的同时,学生能够找出学习中的难点和不懂的地方,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进一步开拓思维。与此同时,数学学习过程中,合作是提升新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采取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的能力,在独立思想的集合中进一步创新。就数学课堂本身来说,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分别从课前预习、课中实践、相互讨论以及交流过程中,实施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在相互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发表自身的观点和对问题的见解,与此同时汲取和倾听他人的观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中,从多方面去看待问题,最终养成良好的参与能力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多元化思想。

四、引导学生养成检验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最终的结果是通过证明得到的,具有一定的检验性。教师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会学生在做完练习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照题目,重新思考,做到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2)让学生养成针对不同题目采取不同检验方法的习惯。针对不同题型教会学生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性;(3)让学生养成以错纠正的习惯。针对错题,先找出具体原因之后,对症下药,检验是否是由于计算方法还是计算步骤等问题造成的错误,只有揪出错误病因,才能在下次做题中,达到规避错误,提高准确性的目的,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另外在检验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的思维过程。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对照数学教学大纲,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好课前预习、课中勤动手、勤动脑,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必要性。总之,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下,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和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动脑课前预习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脑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42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动手演示找错因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36
做好课前预习
肯动脑就会成功
小主人报(2016年3期)2016-02-28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