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技术为音乐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2015-05-30 23:39刘江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音乐课信息技术音乐

刘江涛

传统的教学模式把音乐教学限制在教科书、黑板、钢琴、图表中,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就出现了让音乐教师头痛的怪现象:学生爱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

信息技术音乐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二者的有效整合,既能改变长久以来呆板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音乐课堂无生气的状态,还能增加课堂的直观性,富有生气,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形象化了音乐呈现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对学生进行多维训练,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同时又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一、研究方法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所以,我们主要采用“学习—实践—推行”的研究方法,首先加强自身知识修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试验、反思、修正,最后将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行开来,最终形成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以为其他人的教学提供借鉴。

在日常音乐课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中,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实验法、总结法及网上论坛,尝试使用多种电教多媒体,并利用我校优厚的技术资源,如“四季风”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学生网站等进行沟通,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扩大容量。这样的整合,使音乐课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形成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学生消化音乐的速度,加快感受音乐的容量,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音乐课堂的美,从而取得整合后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教学内容相宜的音乐情境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高级目标,利用各种感官不断丰富孩子的审美情趣,将视觉、听觉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一次次的音乐学习与欣赏,逐渐升华,从而体会出音乐所蕴含的美,从中得到快乐,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完善自身修养,让举止变得文雅,让学生充满爱心,最终全面提升生命的质量。信息技术的运用,则像催化剂,营造了音乐课生动、活泼、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更快捷地领会音乐的美好内涵,打破时空阻隔,与曲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提升了音乐素养。

2.运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极大的快乐,而且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唱”为“我要唱”,最终形成长久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例如,我在教授歌曲《渴望春天》的时候,音乐课堂中运用学校网站和学生网站展示教师与每个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对春天的感知动画、文字、图片,使学生们如亲临大自然,感受着每个人心中不同的春天,从而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借此时机播放歌曲、学习歌曲。掌握歌曲后,再通过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旋律及学生自编的舞蹈,使学生学唱歌曲有意思,以此达到学生爱学、爱唱、会唱、唱熟的目的。

3.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

中学阶段的音乐知识,如五线谱、节奏、曲调、和声、调式、曲式等,难度大,学生很难理解,但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化、形象化,学生不但容易掌握,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饶有兴趣。

如根据教学理念设计电脑音乐软件进行教学,首先把乐曲分成五部分,课堂上可以随意选择某一乐段来欣赏,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聆听,如先聆听相同的三个乐句,再对比聆听不同的二四乐句,还可任意运用各种图形,颜色的相同与不同更加直观地区分相同乐句与不同乐句,感受回旋曲式的特点。

4.运用信息技术开阔了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眼界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能大大地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音乐教育的重视。因此,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把音乐教育置于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中,多民族、多文化的音乐元素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音乐体验,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眼界。

三、结论与建议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可以说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完美产物,使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得到了完美的互补。信息技术的运用开阔了音乐课堂的渠道,丰富了音乐课堂的呈现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师生互动的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它为音乐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判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成功与否,课堂教学效果是相当重要的评价标准。要看多媒体的使用能不能勾起学生学习音乐欲望,能不能帮学生突破乐曲难点、掌握音乐重点,课堂效果能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是不是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空间是不是更广阔了,学生能不能在这一平台上实现个性发展,而这一点是重中之重,也是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终极目标所在。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我发现,若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效整合,建议音乐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

1.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主,要保持它的音乐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设置参与音乐体验的机会,激励和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的多种形式交流思想,进行情感表达。如果音乐课上,全是多媒体课件堆砌起来的,学生只是被动地观看,被动地听是不行的。

2.音乐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所处的角色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中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理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上课,教师永远是主导者,同时也应该是音乐课程活动的设计者、评价者、学习者。教师在设计整合课的环节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提供浏览网页的目录,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音乐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起到主导作用。教师还要捕捉学生心理动态,适时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3.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时,要参照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音乐课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永远是主体,教师每一环节的设置,都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在身心发展上,特别是感知、思维、兴趣、情感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年龄特点。所以,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我们在探索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的途径时,要特别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适当而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音乐为主,把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让音乐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找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爱上音乐,爱上美的事物,进而达到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启迪学生美好心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宗军,刘庆红.浅谈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课程整合.教师,2011,(20).

猜你喜欢
音乐课信息技术音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音乐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