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沿革

2015-05-30 10:48吴澜波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政治

吴澜波

高校辅导员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辅导员队伍自出现以来,其成长发展的道路是曲折中前进的,研究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沿革,是辅导员制度的理论研究的重要环节,对今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沿革一、起步确立阶段

新中国建国后,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借鉴、学习了前苏联的做法,继承我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政治指导员的制度,逐渐建立。195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文件提出高校要设立政治辅导处这样的辅导员部门、配备辅导员。1961年,教育部时隔近10年又出台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文件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任务、内容、原则等内容,并要求在专职党政干部、政治课任教师等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低年级的班主任或者政治辅导员。196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该条例规定了辅导员的地位、工作方面的内容。辅导员的制度在这一阶段逐渐成立起来。

二、曲折倒退阶段

文化大革命使得我国高校事业受到严重破坏,辅导员制度也受到严重的打击和摧残,许多辅导员受到批斗摧残,各个高校几乎处于无组织状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被否定,辅导员制度收到巨大挫折,处于停滞或倒退的阶段。

三、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混乱中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我国的辅导员制度得以拨乱反正,《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国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文件要求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一支坚强有战斗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国外各类思潮与国内思潮相碰撞,国外一些有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潮相继出现,并有逐渐漫延之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发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一线工作者,其重要性也愈发得到肯定。1983年,国家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逐步形成。1986年到1987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两大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思政工作,对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新要求,明确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待遇等。89年的政治风波,使国家进一步重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阶段,辅导员制度得以有序发展。有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也使得辅导员的发展从专业建设上、规范性、制度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促进。

四、蓬勃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持续蓬勃发展,高校持续扩招,信息化时代的进程、就业的新思潮等一系列的变革,给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问题和挑战。也正式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自2004年起,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把辅导员的重要性摆在了台面上,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的中坚骨干力量得以确立。特别要指出的是《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这一文件,它具体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考核与管理等内容,使得该文件到目前为止,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非常具有纲领性和主导性文件。这一阶段,各个高校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逐步加强、重视,为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提供各类政策和平台的扶持,辅导员队伍蓬勃发展。

附:有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文件梳理

1952年,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提出我国首次成立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政治辅导处。

1961年,中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明确要求在一、二年级设辅导员或者班主任。

1964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出台,规定至少100名学生配一名辅导员,明确要求辅导员配备数量。

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明确辅导员的领导部门为学院党支部和政治处,并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立法规定,标志着辅导员制度的确立。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强调了建立政治辅导员的工作重要性,规定高校必须在低年级设立政治辅导员。

1980年,教育部与团中央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拓展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要承担部分学习、教学任务。

1981年,《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细化了辅导员配备,师生可按照1∶120的比例配备

1984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辅导员队伍应实行专兼职结合,对这支队伍的要求、来源、发展方向、培训、待遇等问题都提出了指导意见。

1987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职人员中聘任教师职务的实施意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列入教师编制。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辅导员培训并保障辅导员的福利待遇问题。

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又重新确立了高校辅导员的数量:师生比在1∶120—150。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化了辅导员培训,要表彰优秀辅导员。

2000年,《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了辅导员配备、培训、晋升和待遇等。

2005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师生比按1∶200的比例配备,文件提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素质理念。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辅导员建设纲领指导性文件。

2011年,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在我国成立了辅导员培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

伴随着辅导员建设制度的出台和日趋进步,辅导员工作也与时俱进,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我国辅导员制度的沿革,是对辅导员制度的回顾和总结,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适合新形势的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更新和发展。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