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峰
政治课常常被学生认为是“大道理丰满,实用性骨干”的一门学科,学习起来“枯燥乏味”、“老生常谈”。因此,如何让学生对政治课产生浓厚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感到政治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用呢?我认为,重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适当引进名人故事等,是激活政治课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授课中合理运用材料的意义
(一)教师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在讲课时给学生讲故事、讲案例,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记忆。
(二)根据对故事、材料的学习引出观点,更便于学生理解接受,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强学生知识储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现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已大量进入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中,很多学生害怕这样的以考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创新能力为主的考题,其原因还是平时接触材料太少。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对材料所做的分析,实际就是一种示范和演练。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是将考试中的阅读分析题分解于平时教学当中,给学生积累解答材料阅读试题的方法与技巧。
(四)政治课中的材料一般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一方面学生能真切地感觉到所学知识就隐含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另一方面也感到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可以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这样便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充分体现政治课的思想教育主阵地作用。
二、选用材料教学的几点体会
课堂上过多的材料堆砌会使学生形成精神疲劳感,不仅不能达到好的课堂效果,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教师在备课选材料时务必要做到精挑细选,宁缺勿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于茫茫材料大海中筛选出最适合的材料,使材料在课堂上运用时达到最佳效果。力求“课前辛苦点,课中轻松点,课后高效点”。经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好的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
(一)选用的材料要具有时代性
材料必须紧扣当前社会的大形势和热点话题,做到与时俱进。这样学生才觉得有新鲜感,有吸引力,更乐于接受。如讲八年级“孝敬父母”时,我选了关于“啃老族”的材料。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族类——“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无事在家,衣食住行等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通过这一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是非常必要的,自己长大后绝不能当“啃老族”。因而,从小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但切记,新不等于好,不能盲目追求新而忽略了材料的实用性,要做到不选最新的,只选最合适的。
(二)选用的材料要尽量贴近学生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实际是政治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如果材料能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学生肯定能产生更多共鸣,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如讲“怎样和老师和谐相处”时,直接利用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做材料:“班上一位同学因为老师批评了,他不服气,顶撞了老师。”让学生分析这样的做法是否明智?为什么?因为取材就来自于身边的学生,某些学生也有过被老师批评的经历,于是,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因势利导,很自然引出课本上的要点。
选取的材料最好能更贴近学生的年代。如讲“自立自强”时,如果运用徐悲鸿、吉鸿昌的故事,是能说明中国人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但毕竟年代久远,学生难以有共鸣,如果用“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材料,一名大不了他们几岁的大学生自立自强的故事,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反响。
(三)选用的材料要具有启发性
如果材料中隐含着深刻的道理,一方面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另一方面,能把枯燥无味的大道理化为绵绵细雨,慢慢浸透学生的内心,使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上水到渠成。例如:在讲“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时,运用故事材料“三位建筑工人的故事”很有说服力:英国一位哲学家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碰到三个正在砌墙的工人,问道:“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回答:“我在砌砖。”第二个工人回答:“我在砌一堵墙。”只有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教堂。”30年后,第三个工人果然成了英国有名的建筑师。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学生充分认识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四)选用的材料要具有争议性
有点争议性的材料,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如:在讲“学会欣赏自己”时,可以给出材料: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不满足自己的容貌,通过手术去整容,你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要人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外在,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但有极少数同学提出了的异议,于是,一次小辩论开始了。先不论这场辩论是否精彩和激烈,也不需计较这场辩论谁输谁赢。这场争论已经让老师不花费任何口舌,只坐山观虎斗,就得出了书本的知识点,还教会了学生看待问题时要全面。
(五)选用的材料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形式多样的材料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政治课,爱学政治。政治教学中可采取的形式非常丰富:社会时事、寓言故事、名人轶事、诗歌、图片、漫画、视频、音乐等等。如:在讲“直面挫折”时,给他们看漫画《落井的驴》,通过观看充满趣味的漫画,使同学们明白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冷静对待,事物不是绝对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讲“调适情绪”时,让学生欣赏诗歌,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从诗歌中,体会到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所以要学会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在讲“自立自强”时,播歌曲《男儿当自强》,让学生在动听、豪迈的歌声中感受到人要自立才能自强,自强不息是人必备的精神,应该从小培养。
(六)材料后的问题设计要有精确性
材料后的问题设计是否得当,是材料运用效果能否达到最佳的关键一步。教师要巧搭“材料”和“问题”之间的桥梁,妙设思考题,既不可牵强附会,又要重点突出,还要具有一定的梯度。一般来说,无论什么材料,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设计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樣?”如: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现象和问题?要怎么做来解决材料反映的问题?这则材料给你什么启示?等等。长期如此的训练下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应对考试的能力都将大大提高。
总之,材料运用应该是一个政治老师不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循环过程,如果每一节课,老师都能精心设计出适当的材料并适时融合到教学之中,那么,政治课肯定能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