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连
[摘 要]壮泰语名词中,重叠方式是其构词的方式之一。在壮语名词中,量词性名词、表示事物名称的单音节词和方位名词可以重叠,其重叠的方式有AA式、AABB式、AA+guhmaz+A式,表示遍指、强调夸张、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在泰语名词中,表示亲属称谓或时间单位的名词可以重叠,其重叠方式为AA式、AABB式和ABAC式,表达复数时间变长、类属、强调或形容词性语法意义。
[关键词]壮泰 名词 重叠式 语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 H1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05-03
壮语和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壮语和泰语的语法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对这两种语言重叠式的对比研究比较少。本文从壮泰语名词中的重叠现象入手,对比分析其重叠方式及其表达的语法意义,旨在为壮泰语的语法对比研究提供参考,希望能为壮泰语的学习者们提供帮助。
秦晓航、张元生、韦景云、张增业等著名学者在研究壮语语法的时候,就提到了壮语名词的重叠现象。1993年,张元生、秦晓航在《现代壮汉语比较语法》中注意到壮语名词的重叠现象。他们指出量词性名词,某些非量词性名词,“上、下、里、外(gwnz、laj、ndaw、rog)”等单音节方位词可以重叠。1995年秦晓航在《壮语特殊语法现象研究》中还特意分节详细阐述了壮语方位名词的AA式重叠现象。1998年张增业在《壮汉比较简论》补充指出表事物名称的单音节词也可以重叠。他总结了壮语重叠形式有AA式和AABB式。2006年,韦景云、秦晓航在《壮语通论》中补充了壮语名词重叠的第三种形式——AA+guhmaz+A式。
关于泰语重叠现象的研究,也有人撰写过相关的文章。1995年《现代汉语》刊登了一篇名为《现代泰语重叠词结果浅析》的文章,简单地谈论了泰语重叠词的结构。2007年,裴晓睿在《泰语语法新编》谈到了泰语名词重叠的三种形式——AA式、AABB式和ABAC式。2008年罗伯东在《汉泰重叠式比较研究》详细地对比了汉语和泰语各类词的重叠式。
一、壮泰语名词重叠对比研究
首先区分叠音与重叠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叠音只是音节的重叠,没有改变词义,但重叠是一种构词方式,不但产生音节的改变,也令词义发生了变化。其次,弄清重叠的两个概念:基式和重叠式。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指出“妈妈”是“妈”重叠而成,“妈”是“妈妈”的基式,“妈妈”是“妈”的重叠式。第三,泰语有个重叠符号“■”。泰语中某个词重叠时,不需要像壮语一样得重复书写,只需在该词的后面标上这个重叠符号即可。
壮泰语名词一般不重叠,只有少数名词可以重叠。从名词的分类上来说,在壮语名词中,量词性名词、表示事物名称的单音节词和方位名词可以重叠,而且这些词多为单音节词。在泰语名词中,表示亲属称谓或时间单位的名词可以重叠。这些词既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
(一)壮语
1.量词性名词的重叠
一般情况下量词性名词可以重叠。所谓量词性名词是指这些名词也可以充当量词来使用:比如vunz(人)、 ranz(家)、mbanj(村)、daiz(台),此外还有时间单位的词——ngoenz (天)、bi(年)、nyied(月)。
vunz(人)——vunz vunz(人人、每人)
ranz(家)——ranz ranz(家家、每家)
ngoenz (天)——ngoenz ngoenz (天天、每天)
重叠后,表示普遍的意思,范围扩大了。vunz特指某个个体,vunz vunz则表示泛指,普遍的意思。
2.事物名称词的重叠
在特定的语境下,某些非量词性的名词也可以重叠。表达事物名称的单音节名词就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强调或夸张的意思。
Bit(鸡)——bit bit(鸡鸡)
Ranz de bit bit mbouj miz。他家一只鸡都没有。
rumz fwn(风雨)——rumzrumz fwnfwn(风风雨雨)
rumzrumz fwnfwn de cungj bae。无论风雨他都去。
3.方位词的重叠
与泰语的不同,壮语有几个方位名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方位的最高程度”,有更进一步的意思。这几个方位名词是“gwnz(上)、laj(下)、ndaw(里)、rog(外))及其他们的合成词。
ndaw(里)——ndawndaw(最里边)
haeuj ndawndaw bae进到最里边去
baihrog (外边)——baihrogbaihrog (最外边)
ok baihrogbaihrog bae出到最外边去。
(二)泰语
1.亲属称谓名词的重叠
二、壮泰语名词重叠式对比研究
(一)壮语的重叠方式有AA式、AABB式、AA+guhmaz+A式三种。
1.AA式
这种重叠形式多见于单音节词,这在壮语和泰语中都是相同的。
基式 重叠式例句
Vunzvunzvunzraeuz vunzvunz doeg saw。
人 人人、每人 我们人人都读书。
Byaek byaekbyaek ndaw diemq byaekbyaek mbouj miz。
菜 菜菜 店里沒有菜了。
baihrog baihrogbaihrog ok baihrogbaihrog bae。
外边 最外边 出到最外边去。
2.AABB式
这是在AB式的双音节词演变而来的,壮泰语中都有这样的形式。壮语中的方位名词没有这种重叠方式。
基式 重叠式 例句
Reih naz reihreih naznaz bineix reihreih naznaz cungj ndaem haeux。
田地 地里田里 今年地里田里都种水稻。
Ranz hoh ranzranz hohhoh bineix ranzranz hohhoh cungj ciengx gaeq。
家户 家家户户 今年家家户户都养鸡。
3.AA+guhmaz+A式
这是2006年,韦景云、秦晓航在《壮语通论》中提出的壮语名词的第三种重叠方式。这种重叠方式是表达谦虚的客套话。
基式 重叠式
Ngaenz ngaenzngaenz guhmaz ngaenz 什么钱不钱的。
Noh nohnoh guhmaz noh 什么肉不肉的。
(二)泰语的重叠方式为AA式、AABB式和ABAC式三种。具体分析如下:
1.AA式
壮语的AA式可以用于名量词、事物名称词、方位词三种形式的名词。但是泰语的AA式多用于单音节的亲属称谓名词,表示复数的意义。时间单位词的重叠表示时间长久之意。重叠后的两个名词,第一个轻读,第二个重读。
基式 重叠式 例句
(三)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壮泰语名词的重叠形式既有相同也有相异。
重叠式壮语泰语
AA ++
AABB ++
ABAC -+
AA+guhmaz+A +-
三、壮泰语名词重叠语法意义对比研究
语法意义是指具体语法成分及语法结构所反映出的关系意义或结构意义。语法意义都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没有特点的语法形式也就没有具体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两者互相依存,合则俱存,离则两亡。
壮语和泰语的名词重叠式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那么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是相近或相异的。
(一)表示数量意义
不管是AA式还是AABB式,壮语名词的重叠形式表达一定的数量意义的改变。在名词重叠前,表示的是单数的特指的意思,但是重叠以后,壮语表示的是普遍、泛指的意思,泰语则表示数量的增加,表复数或时间长的意思。
朋友 朋友们 周末,我和朋友们去公园玩儿。(表示复数)
AABB:Ranz hoh ranzranz hohhoh bineix ranzranz hohhoh cungj ciengx gaeq。
家户 家家户户 今年家家户户都养鸡。(泛指每一个家庭)
年 年年 他去外国,一去就去呆几年(表时间长)
(二)表示强调意义
上文提到在特殊语境下,为了表达强调或夸张的意义,壮语某些非量词性的名词也可以重叠。这是泰语名词重叠式中没有的语法意义。还是以上文的例子分析:
Bit(鸡)——bit bit (鸡鸡)
Ranz de bit bit mbouj miz 。他家一只雞都没有。(通过重叠强调了家境贫穷。)
rumz fwn (风雨)——rumzrumz fwnfwn (风风雨雨)rumzrumz fwnfwn de cungj bae。无论风雨他都去。(通过重叠强调他要去的决心。)
(三)表示程度意义
壮语方位名词的重叠表示最高程度。方位名词通过AA式重叠,表达了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意义。举例同上文。
(四)表示类属
ABAC式和上述的AABB式都表示类属。举例同上。
(五)表示形容词意义
这是泰语名词重叠后独特的语法意义。泰语中,个别名词重叠后,失去名词的语法特征,换上了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壮泰语可以重叠的名词不同
壮语的量词性名词、表示事物名称的单音节词和方位名词可以重叠;而泰语中的亲属称谓或时间单位的名词才可以重叠。
(二)壮泰语名词的重叠式不同
壮语名词重叠的方式有AA式、AABB式、AA+guhmaz+A式;泰语名词重叠方式为AA式、AABB式和ABAC式。两者既有相同(AA式、AABB式)也有相异的重叠形式(AA+guhmaz+A式, ABAC式)。
(三)壮泰语名词重叠式语法意义不同
壮语 泰语
数量意义(普遍,泛指) 数量意义(复数,时间长)
强调意义 类属意义
程度意义 形容词意义
壮语的表示遍指、强调夸张、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泰语的表达复数、类属、强调或形容词性语法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韦景云,秦晓航编著.壮语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6.
[2] 张元生,秦晓航编著.现代壮汉语比较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3.
[3] 张增业,编著.壮—汉语比较简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4] 秦晓航.壮语特殊语法现象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5] 裴晓睿编著.泰语语法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