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怡
一天早上,陆陆续续到园的几个孩子坐在活动室玩起了桌面游戏。涛涛和磊磊约好一起玩飞行棋,他俩拿了玩具在旁边活动区的地上玩了起来。这时,我走过去提醒他们别坐在地上,并要求他们回到坐位上去玩。听了我的话,他们便回到了坐位上。可没过多久,其他孩子也纷纷离开坐位,有的三三两两搭伴玩着,有的则在一旁观看。我默默地关注着这一切。刚开始孩子们有的站着、有的蹲着,后来他们索性坐在地上,甚至趴在地上,有几个孩子几乎把脸贴在了地上。看到这一情形,我着实担忧孩子们的卫生状况,可看到他们玩得那么快乐,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回忆了一下,这样的情况以前也发生过。孩子们每次看到游戏人数增加了,就会寻求更大的空间,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想,我允许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游戏,但他们坐在地上、趴在地上的习惯与健康保育的精神不符,应该改正。于是,我在谈话活动中把问题抛给幼儿:“老师不反对你们在地上玩玩具,但地上很脏,你们坐着、趴着玩都不卫生。你们想一想,该怎么玩才好呢?”孩子们议论纷纷。博博说:“我们蹲着玩吧。”扬扬说:“玩具放在地上很脏,所以我们不能把玩具放到嘴里。”蕙蕙补充道:“玩具脏,手也会变脏,脏的手不能放嘴里,也不能揉眼睛。玩好要马上把手洗干净。”“我们可以在地上铺上垫子,脱鞋进去玩。”琳琳的提议得到了多数孩子的支持。就这样,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铺上垫子,既扩大了幼儿的活动范围,也满足了幼儿就地活动的需要。此后,孩子们直接坐在地上、趴在地上的现象减少了,他们还能相互提醒、督促。
教育孩子不能仅靠提醒和压制,我们只有根据孩子的天性和需要,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孩子自主活动,才能让他们更健康、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