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让人与众不同

2015-05-30 10:48:04吴晓波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张五常色漆斑纹

吴晓波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情景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是什么让某些人变得与众不同?我觉得罗丹说出了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够的耐心。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想一夜成名,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真的耽误了很多年轻人。其实,你如果把人生当成一次马拉松长跑的话,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吗?

我身边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杰出人物——至少在世俗的意义上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中。

在我熟悉的中国经济学家中,张五常大概是天赋最高的一位,他在40多岁的时候就差点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他又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早年为了写《佃农理论》,他把十几箱原始档案一一分拣完,这项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也不屑于去做的。到今天,他已经是一位年近80的老人了,可是每周还要写两篇1500字以上的专栏文章。

在我了解的当代西方学者中,英国的尼尔·弗格森是公认的“神童”,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历史学、经济学与政治学三界,不到30岁就被牛津大学聘为研究员,40岁时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可是他的勤奋又是非常人能比的,为了写作《罗斯柴尔德家族》一书,他和助理翻阅了罗氏家族百年以来的上万封家信及成吨的原始资料。

所以,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

与众不同的东西,在制造的过程中往往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

在流传至今的明清漆器中,有犀皮斑纹的是最昂贵的,几乎一器难求。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由哪些天才制作出来的。后来,王世襄终于在他的书中把秘密“泄露”了出来,它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工匠制作犀皮,先用调色漆灰堆出一颗颗或者一条条高起的地子,那是“底”;在底上再刷不同颜色的漆,刷到一定的厚度,那是“中”和“面”了,干透了再磨平抛光,光滑的表面于是浮现细密和多层次的色漆斑纹。

当我读到这个秘密的时候,突然莞尔。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

[怦然心动]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如何利用它。”如果更通俗地翻译过来就是,每个人的人生结果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他们使用时间的方式不同。不管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张五常,还是西方的“神童”学者弗格森,他们都是卓著的成功者,在时间的使用上都具有相同的方式——珍惜、勤奋地把时间都花费在思想学术上。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道理,作者最后举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犀皮斑纹的制漆过程——一遍遍由底至中、再到面地上漆和一遍遍地打磨抛光,如此繁复精细的过程,才造就出了这一绝世佳品。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更忍受了多少寂寞和失败的煎熬啊!但正是这样,才能打造出精美的作品和有价值的人生!

【文题延伸】打造人生价值、时间与人生、忍耐之心……(平子)

猜你喜欢
张五常色漆斑纹
预言与发心
红豆(2021年9期)2021-10-13 09:44:45
老守卫斑纹蜂
斑纹游戏的最优解
趣味(数学)(2021年11期)2021-03-09 06:25:28
研漆工艺在漆艺创作实践中的探究
大众文艺(2020年22期)2020-12-13 11:37:10
施工工艺对飞机面漆色差影响的研究
水性色漆喷涂中大颗粒物凸起的成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绕远的斑纹鹿
中学时代(2018年7期)2018-08-24 08:26:22
家蚕斑纹茧色特色育种素材创制及应用
对科斯和张五常思想的系统比较
学习与探索(2016年2期)2016-02-28 17:31:50
人们躲避的,往往是机遇
职业(2015年11期)2015-11-13 15: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