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镕
在当下,最流行的是跨界,最可怕的也是跨界,你想不到什么时候就从其他行业杀出一匹黑马和你“分一杯羹”;你也想不到突然什么人就会从其他行业“呼啸”而来,做出一份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见到赖澂筠,是在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举办的2015年青少年“环保领袖”公益夏令营活动上。一群小学生加上带领他们的老师、队辅聚集在一起,人声沸腾的场面可想而知。但就在喧闹的人群里,有一位女士却显得卓尔不群——她头戴一顶深色草帽,身穿一件浅咖啡色带花上衣搭配同花色裙裤,既素雅大方,又活泼灵动。说起话来也是干脆利落,有点南方口音,但又和粤语普通话截然不同,我不免对她的来头有点好奇起来。
很快,有人向我介绍说,这位就是岛上的负责人,也就是“女岛主”,名叫赖澂筠,是台湾人。
听说我们来采访,这位岛主非常开心,几句寒暄后,就把我们迎到办公区门前的茶几、木凳上,热情地介绍起了情况,“其实真正的‘岛主是我爸爸,他最近回台湾了,这边的事情就交给我打理。说起他是怎么想到在这个岛上定居的,故事还有点曲折呢。”
说到有故事,我不禁来了精神。可想而知,一个台湾人不远千里来到东莞,在这里开发、建设、经营、发展,怎么也不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凭我的猜测,实力、决心、信念、情怀……是断然不可缺少的。这些也就注定了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故事”。原本我只是打算对本次活动进行采访,没想到有了新的收获,这个机会怎么也不能错过。于是在接下来的将近两个小时里,喝着岛上自制的清甜可口的冬瓜茶,听着赖澂筠娓娓道来,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就这样展开……
从“百年一遇”到几年一遇
“这个小岛原来叫做明珠岛,归石碣镇沙腰村管辖。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香港人开发的,但是当时的状况和现在完全不同,可以说上面的项目都带有‘黄赌毒的性质。我爸爸是2001年第一次来到这里,对这儿的自然环境很喜欢,所以就有人建议他:现在岛上其实乱七八糟的,既然你看好这里,不如就租下来自己开发啊。我爸爸也把这个放在心上了,回到台湾他就和家里人说:我想在大陆租下一个岛!当时我们都很意外,吓了一跳,跟他说,哇,你了不了解啊,会不会是‘仙人跳被人骗啊?”听她说到这,我和赖澂筠都大笑起来,“是啊,你想我们当时对岛上什么样都不了解,真的很担心。但我爸爸是个很执着的人,从2001年到2003年,他很多次来到岛上考察开发的可行性,后来终于下决心把这里好好改造一下。在岛上陆续植树、建房子,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是2005年的时候,一场大雨却几乎把我爸的热情全都给浇灭了。”
喝了一口茶,赖澂筠继续说到:“那年下了一场暴雨,瞬时流量很大,由于岛上排涝功能比较弱,结果整个岛上积水有一米多高,大水冲进室内,把所有的家具、物品都淹了,损失超大。我爸爸很着急,一边紧急地处理水灾,一边在考虑到底还要不要在岛上进行开发。沙腰村村委书记知道了情况,特意跑上门做我父亲的工作。他说这一次纯属意外,这种规模的降雨是百年一遇,所以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将这次的问题解决了,以后保证就没事了。我父亲也到水文局查找了数据,似乎之前确实没有这样的记载。所以他也就把这次当成了中彩票一样的‘百年一遇,继续在岛上进行建设。”
正聊着,赖澂筠手下的工作人员端来一盘番石榴,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品尝一下这些岛上的特产,她说这些水果都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绿色食品,绝对天然健康。尝了一下,果然与外面购买的相比,这里的番石榴味道更加清甜、爽口,果香也更浓郁。果子吃在口里滋味怡人,但接着听赖澂筠讲述他们一家经历的故事却是让人感到唏嘘中带着一点心酸。有时候说生活经历比电影情节更加跌宕起伏,真是一点不假。
“2006年夏天,我们竟然又遭受到了一次‘百年一遇,这次比上次的更严重,我爸爸简直是愤怒了。这一次村支书又上门来劝说,希望我们能继续留下来,他说你们在这里进行开发也是在做贡献,你们走了,留下一个烂尾的摊子让我们怎么办呢?我爸爸是个很讲义气的人,也觉得就这样离开了有点说不过去。况且从现实情况来讲,建设了好几年,一点点完善各种设施,投入了不少资金,也倾注了很大感情,不是轻易说走就走的。所以那一阵我们全家挺煎熬的,都觉得有点进退两难。后来,我父亲也是横下心,他说不是说百年一遇吗?那我们就用比‘百年一遇更高的标准来防御,我就不信治不了这些水。”
因为檀香岛四面环水,是一个由流水带动沙土冲击而成的岛屿,地下土层相对松散,雨量暴涨时,就会有积水从岛底渗入,逐渐上浮,形成内涝。所以赖澂筠和父亲就针对岛上的这一地质特征,下端深挖地基,修建防水隔层,上部加高围墙,而且尝试在岛上植树,加固水土,运用多种方法有效防止洪水侵袭。2008年,赖澂筠的父亲又和村里签订了50年的租地合同,然后用了几年时间封岛进行建设,做足了长期驻扎和长期“战斗”的准备。
2013年,檀香岛再次被大水浸淹,虽然赖澂筠一家人仍然是疲于应对,但心态上已平稳了很多,防御措施也起到很大作用,岛上的一切事务都按部就班,没有受太大影响。
从时尚产业到自然农法
起初赖澂筠父亲决定经营小岛的时候,和家里人说的是他独自一人在大陆这边,家里其他人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影响。结果几年过去,赖澂筠和父亲、母亲、先生以及孩子一家六口都成了岛上的“固定居民”。
而说到赖澂筠的家庭成员,也不禁出乎我的意料。她的原话是这样的:“我因为不停生小孩,不停生小孩,需要照顾他们,所以原来的厂都不做了。”
“不停生小孩?你有几个孩子啊?”听她这样说,我十分好奇地问。
“我有三个孩子啊。”
“啊?真的看不出来啊!你看着这么年轻。”赖澂筠整体的状态确实很轻盈、活泼,根本想不到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听到我夸奖她年轻,赖澂筠开心地笑起来。接着这个话题,也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她自己的故事。
和现在“女岛主”或者是农场庄主这种“接地气”的身份迥然相异的是,赖澂筠曾经留学英国攻读硕士,所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多么“高大上”的行业,多么“高大上”的留学地点,与当下的情境相较,真是充满了违和感。不过我也瞬间明白了,为何在简单的装束下,赖澂筠身上仍能透出一种难掩的艺术气息和时尚感觉,看来即使身在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任时空变换,骨子里的气质还是不曾改变的。
“我最初来到东莞其实就是从事服装行业,一手筹建了服装厂,从设计、打版到经营、管理,都是自己亲力亲为。那时候经常每天工作到深夜,很辛苦但是也乐在其。但后来因为有了孩子,需要照顾他们,不再有充裕的时间能够这么拼,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替我,所以就把厂转出了,安心地做个全职妈妈。虽然全部放弃也觉得有点可惜,但是能成为今天的角色我也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把厂转手之后,看到我爸爸那么执着地想要把这个岛建好,我也就在把孩子照顾好的前提下,一心帮他了。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多都不懂,没有专业知识,走过很多弯路,也被骗过,但是我也把当初开厂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头用在耕作上,自己慢慢摸索,不断钻研。还请来植物学、农业学方面的专家、教授来制定可行的方案,教给大家一些实用的方法。就拿岛上的树种来说,原来大规模种植的并不是檀香,后来我们经过可行性分析,决定改种檀香,因为要种就种最好的,也给岛上留下一笔财富和资源。你看我现在每天就是和泥土打交道,晒黑了,关注点也和原来截然不同了。是不是都有点土气了?”不等我回答,赖澂筠又爽朗地笑起来。
从自给自足到多元发展
“现在岛上种了竹笋、秋葵、莲雾、金钻木瓜、白地瓜叶、茄子,很多都是来自台湾的品种。虽然它们的外表与一些市场、超市出售的相比没有那么光鲜亮丽,甚至还有点丑,但最大的优点是天然、绿色、无污染。其实这就是我父亲租下这座岛的初衷。他和我母亲逐渐年纪大了,都希望过一种远离喧嚣的自然生活。而我的孩子年纪还小,我也希望他们能吃上一些健康、绿色的食品。这一次的夏令营活动,环保局之所以敢放心放到我们这里举办,我们之所以敢大胆接下这项任务,都是因为对岛上的产品有信心。"
正说着,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健壮的男士走过来,赖瀓筠介绍说,这位是岛上的独木舟教练,现在也算是独木舟这个项目他们的合作伙伴。他是东莞本地人,自己一直非常热爱这项运动,多次出外学习接受正规培训,也参加比赛取得过名次,现在他回到家乡,全身心地投入到檀香岛水上活动中心的工作中。“从国内现在的状况看,从事独木舟这项运动的人还不多,还比较小众,了解的人非常有限。但这确实是一项很有益处的体育项目,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兴趣、磨练意志,更可以增强团队意识。所以我们也在积极鼓励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现在我们的参与方式有完全针对成人的,有亲子活动,还有学校组织夏令营的方式。孩子们总能在岛上玩得很开心。”说起孩子,赖瀓筠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格外柔和、温婉的神情。
的确,现在在檀香岛无论是赖瀓筠一家,还是来此小住的家庭、学生、各种小团队,不但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还能通过各种活动,充分感受到回归自然的乐趣。除了刚才提到的依据自然农法种植的蔬果,岛上还养殖了鸡鸭、猪牛等畜禽。岛上实行垃圾分类,制作酵素代替洗涤剂,倡导适度消费、对物品合理使用等等,都是在践行檀香岛一直推崇的“亲情、环保、健康、文化”的理念。
经过在种植方面的逐步摸索,现在岛上的果蔬产量也在持续增加,除去自用之外,还能有一部分送给亲朋好友或者特供出售,在保护自然与商业发展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也是赖瀓筠一家期冀在今后发展中不断探索的方向。
因为檀香岛四面环水,所以出行的唯一方式就是乘小船到达对面的码头,然后才能转换汽车等交通工具。当我们乘船时,恰好赖瀓筠的妈妈也要出门,于是一起上了船。这是一位优雅、精致的老太太,对人又十分温和、慈祥,虽然与赖澂筠属于不同风格,但同样让人过目难忘。这样充满故事和特色的一家人的确给这个小岛增添了别样美好的光彩。
小船渐行渐远,习习凉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再见,檀香岛,期待下次与你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