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体院武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意识与方向的调查研究

2015-05-30 22:55刘胤宸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武术毕业生

刘胤宸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天津体育学院武术学院2009级和2010级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方向的选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问调查法,通过对天津体院武术学院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和毕业后就业方向的选择情况,通过数据对比进行研究发现:出现就业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就业环境的变化、教学与实践的偏差、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导致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不能及时作出明确判断,不能为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不能够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

1 前言

在近些年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体育院校毕业生具有专业性强,就业范围比较小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飞快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随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很多高等院校的教育却出现了一些超常规发展问题,其中尤以就业问题最为突出。因为各大体育院、系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和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因素等原因,使各大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各类院校中不占优势地位,就业的可选择性较小,这也是我院学生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所谓就业意识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对自己的行动支配具有一定的就业目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适应能力、判断能力、合理运用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实现就业目的等能力的概括。而当今大学生的这种就业意识却十分淡薄,尤其是竞技体育学院的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大一至大四都没有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给自己制定合理目标,面对毕业时突如其来的就业压力措手不及。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2013 届和2014 届学生的调查得出一系列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发现他们当前仍存在许多问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随機选取2010级学生40名和2009级学生20名。

2.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进行问卷设计并发放填写和回收,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100%)、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问法。

3 天津体院武术学院2010级学生就业意识现状研究

3.1.影响学生就业意识的当前就业环境调查

由于体育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识比较淡薄,到毕业时才感到就业的压力。在学校期间没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综合就业能力,就业时才感到力不从心在择业问题上依赖心理较为严重,缺乏主见。可体育类毕业生对上述职业完全不对口,如果选择上述金融管理、证劵保险、经济管理等部门的工作,无疑是对体育类毕业生工作能力的很大挑战!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组织就业指导培训和社会实践的组织活动至关重要,对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对天津体育学院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能力、对就业的认知、和就业心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这是为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就业意识是指以自身的知识思维和能力为一主体,在社会实际中寻求工作体现自我的价值,创造出有价值事物的等量。很多大学生在寻求工作时主动积极,但是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存在脱离实际的需要,而表现为自卑和无法鼓着勇气来展现自信,从而导致面对问题时无以适从。如果我们的就业取向与专业不符,而我们的思想意识不能确定方向时,此时面对面试官却怀疑起了自己的能力,惧怕考官提出的种种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应对。如果我们所学的专业经过时间的调整,确实无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不可忽视,我们应当通过有效途径加强信息收集工作,一旦确定我们所学的专业需要调整时,就要学会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即为毕业后的工作选择类型。就业意识的充分准备对就业方向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业意识决定着就业方向的选择,就业方向的选择取决于就业意识的准备。

4 学校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引导与思考

学校不仅要延长实习的时间而且更要加大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监督力度,对实习的方式进行改革, 通过见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可以进行分阶段多次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也可以采用校内外相结合,更多的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指导教师应更细致的为学生进行教育观摩与教育实践的指导。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裁判工作、社区体育指导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体育教学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实践环节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错误动作及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等。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适应性。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竞争的压力,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跟据问卷调查,91%的毕业生认为当前学校进行的就业指导教育对就业准备工作影响作用不大甚至没有任何作用,以至于学生择业意向模糊、就业意识淡薄。

5 结论

体育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领域狭窄,就业制度的改变与人才资源存量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大,某些用人单位需求量不断下降,尽管在某些个别领域需求强劲,但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量的降低无疑更加限制了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的限制了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参考文献】

[1]郭李亮.关于高等体育院校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及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3,24(5):72-73

[2]王丽娜,刘淑娜,葛超,张殿亮.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与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4):71-73

[3]白文飞,徐玲.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兼谈6所体育院校200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3):52-53

[4]任军立,徐军,鞠湘泓.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第9卷,(2).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武术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武术
最“叛逆”的毕业生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