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意识

2015-05-30 22:55王亚美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批判性微笑教材

王亚美

【摘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实质与核心。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意识是提高学生创新阅读,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开展批判性阅读让学生由被动思维变成主动思维,在积极辩证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考,促进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 批判性阅读

促进学生全人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核心,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教材为核心,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按照教参要求,基本上照本宣科,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探究性,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无需思考、无需智慧,所培养的人也是知识的人,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基础,开展批判性阅读,让学生由被动思维变为主动思维,让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索诺漠分校“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性批判中心”所长保尔认为:“批判性思维应当构成21世纪教育的本质基础”。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而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实质与核心。如何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发展批判性思维

质疑问难是批判性阅读的开始,更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倡导由记忆型文化教学向思维型文化教学转变,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如教学著名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鹬蚌相互咬住、夹住,鹬说:“一天不喝水,两不喝水,晒死你”。蚌说:“两天不吃东西,三天不吃东西,饿死你”。学生质疑说:“鹬蚌互相咬着,怎么能说话呢?如果一说话不就都松开了吗?这样写不符合实际,我想应改成:鹬想‘一天不喝水,两不喝水,晒死你。蚌想‘两天不吃东西,三天不吃东西,饿死你这样就合乎情理了”。世代相传的经典寓言被小学生指出了瑕疵,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创造力。再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安徒生的著名的童话故事,结尾处这样的写道:“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学生对文中“微笑”一词认为运用不恰当,“微笑”是幸福、快乐的表示,小女孩冻死在街头,是多么痛苦与悲惨啊!她能够微笑吗?微笑应改成“苦笑”。教师对于学生敢于质疑挑战教材的精神,要加以鼓励,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疑问之处,大胆质疑,训练创新思维。教师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維要肯定、鼓励和指导。文中此处“微笑”正与冷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微笑”说明小女孩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希望,对美好的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但黑暗社会彻底毁灭了她的一切美好的愿望,更加深刻鲜明地突出了本文的悲剧色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向更深一层推进,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

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批判性思维

学习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建立自主、探究的阅读方式,才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批判性思维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是创造的开始,是一种敢于探索、寻求变异、追求新奇、开拓思路、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策略的思维方式。新课程标准教材中设置了大量启迪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创新的训练题材,教师必须努力挖掘这种蕴含于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让学生深入思考,潜心钻研,发展批判性思维。如人教版语文第一册语文园地中的《该怎么办》的教学,在《该怎么办》中,小明该不该收王爷爷的钱?如果收怎么办,不收又怎么办?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好教材,有的学生认为帮人做好事不应收取报酬。有的学生认为劳动获得报酬是一件光荣的事,小明可以收王爷爷好心好意给的一毛钱,可以用这钱来买学习用品或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把好人好事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思考,表现了学生心灵的善良与美好。再如《小猴子下山》和《小猫钓鱼》这两篇课文,学生都展示了批判性思维,表示了与传统相悖的观点。小猴子掰完玉米见到了可爱的桃子,小猴最爱吃的就是桃子,所以扔掉玉米摘桃理所当然。见到大西瓜比桃子还大,当然要舍桃摘瓜,小兔子活泼好动,能抓到小兔和它一起游戏玩耍,这不是最开心的吗?小猴子不是三心二意,而是不断追求新颖追求实际,这有什么不好呢?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如果把钓杆固定好,既不影响钓鱼,又能高兴地玩耍。在大自然中快乐地游戏,这比钓到鱼还好呢!这些看法,都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尽管与成人的思想不一致,但学生打破思维的定势与惯性,挣脱思维的束缚,想别人之未想,做别人之未做,这正是创新与发展的基础。

三、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发展批判性思维

科学分析事物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合理推测,分析原因、推测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地深化批判性思维,让学生的创新更具严谨性、条理性和科学性。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对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根据课文的描述,让学生画出示意图。充分分析认识“人”字形路的杰出之处,用批判性思维和方法,评析一下这种“人”字形线路的优点和缺点。学生分析后,做出了恰当的评说: 1.“人”字形线路的设计,避免了开凿隧道难和架设桥梁难的问题,节约了资金。2.解决了火车动力不足的问题。不足之处就是既耗费时间又耗费能源,所以现在已不用了。再如《揠苗助长》一文,学生通过运用批判性思维,科学分析,勇敢面对现实,庄稼虽然都死去了,但还能种植别的植物,如生长期较短的蔬菜,同样能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既学得了人生经验,做事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又获得了比种庄稼更好的收获,运用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一分为二的看待和分析问题。

猜你喜欢
批判性微笑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若想念,微笑吧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种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