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梦娜
【摘要】《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乱世中的小知识分子潘先生,为保住性命出走逃难的故事。本文通过分析潘先生的处境和潘先生的选择得出启示:如今社会也存在“潘先生”,他们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艰难挣扎。
【关键词】潘先生在难中 乱世 小知识分子
第一次读《潘先生在难中》是在高中,觉着潘先生实在是可笑,做事畏首畏尾,带领妻子儿女的逃难可谓是人在囧途;第二次读《潘先生在难中》是在大一,觉着潘先生实在是可气,在近现代之交的历史大变动时期,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他苟且偷生,投靠洋人,投降权势,是如此的麻木不仁;如今是第三次读《潘先生在难中》,在可笑可气之余,却也觉着潘先生的境遇确实有些可怜。一个乱世中的小知识分子,无权无钱,为保住全家性命,不得不出走逃难,为保住一个饭碗,不得不冒着陷入战乱的危险只身回到乡镇,与妻儿分隔两地。
“忽然觉得长衫后幅上的小手没有了,不知什么时候放了的;心头惆怅到不可言说”,“家破人亡之感立时袭进他的心门,禁不住涌出两滴眼泪”,这是对潘先生在逃难时的描写。我毫不怀疑这种情绪是最真切的流露,是在兵荒马乱里对家人最真诚的护卫。他手无寸铁无力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但在他的小家里,他是唯一的顶梁柱,我们可以嘲笑他的狼狈,轻视他的卑微,但作为一个丈夫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他的不争与妥协。
一、潘先生的处境
潘先生是让里镇的一个小学校长,在军阀混战下携家带口躲避战乱。在一路逃难中,我们看到是一个无权无钱,在战乱中努力保护自己和全家,患得患失的灰色小人物。
他虽有能力携家带口逃亡租借,却也不算富裕之人。否则也不会因“多破费了四个铜字”而抱怨,更没必要像茶房撒谎吃了东西“只消来两客蛋炒饭”。他不仅仅是一个小乡镇的校长,为了保住饭碗,他不敢违背教育局长照常开学的主张,只得冒着陷入战乱的危险,只身回去。他往返地奔波,也仅仅是为了“求得一个比较可靠的安全系数而已”1。因为对生命没有丝毫的安全感,他才会时刻担忧家人的安危。他忧心家人走散,坚持一个牵一个,“首尾一气,犹如一条蛇,什么地方都好钻”,当发现与家人走散时,“家破人亡之感立时袭进他的心门,禁不住涌出两滴眼泪”,会因为铁路不通而“觉得最亲热的一妻二儿忽地乘风飘去”。同样也因为自知没有竞争、反抗的能力,才会“从利害远近种种方面着想”决定赶回学校。他无法预计他的生活下一秒会如何变化,只能是活在患得患失、心惊胆战里。
二、潘先生的选择
潘先生自然称不上高尚,也不是什么具有光荣理想和远大抱负的新知识分子,他只是一个为了保全家人性命而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局势的小人物2。
战乱爆发,他为保命出逃,庆幸从毁灭和危难中捡回了四条性命和一个皮包,尽管旅馆气味讨厌,“究竟是比吃枪子睡露天好多了”,因为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他为这难得的“安逸”沾沾自喜,“乐哉乐哉,陶陶酌一杯”。回到学校,他将希望寄托在红十字会上,拿了两面红旗和几个徽章,“仿佛给他们加保了一重穩当可靠的险,他们也就各各增加了一种新的勇气”。得知正安失守,他投靠洋人的红房子,在红房子遇见熟人——教育局长——稍感尴尬,自己日后回想起来“不禁心里好笑”,但是却又觉得“实在并无可笑,小心一点总比冒险好”。这一系列的躲难行动,就可看出家人和自己的性命才是潘先生最高的理想。他无暇顾及他人,即使是家里的女仆王妈也只能让她自求多福。尽管这是消极的,但却也不算是丑恶的。生活在一个毫无生命财产保障可言的社会里,陷于生命安全威胁之中的小知识分子,家人都没法稳妥安排,当然是没有精力去顾及身外之事了。当然,我们不可否认一些英雄式人物的存在,但那些毕竟只是少数,也正因为少才显得分外宝贵。潘先生“思想感情琐碎平庸”3,不就是重重的生存压力生活理想和美好情操被一点点蚕食的结果吗?
为军阀杜统帅题写军功牌坊是潘先生最为世人诟病的地方,被认为是一个小市民苟且偷生、良知缺失的灰色灵魂的写照。在正义面前,潘先生真的如此麻木不仁吗?他分明“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烧房屋,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他懂得这些所谓的“功德”是用人民的灾难换来的。只是,他可以反抗吗?亦或他有能力反抗吗?他虽依顺了军阀势力,为其写下颂词,但他却也没有为了“投机取巧而同流合污”,反而是“长期逆境中畏惧、回避和摆脱黑暗势力的一种方式”4,他不过是习惯于向权威屈服,以避免惹祸上身,保全自己的生命,获得一点点的安全感。
三、潘先生的启示
潘先生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那是一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也是充斥着种种阶级矛盾和重重社会危机的时代,如潘先生这般的小知识分子有很多,他们的选择大抵跟潘先生没什么两样,“立国”“救亡”这样宏大的主题并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现实问题,他们依旧是生命财产都毫无保障的群体,这注定了他们无法固守自己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不能坚定立场。
潘先生是非常态社会的产物,然而我们却也发现在常态社会的今天,仍然有“潘先生”的存在。如一些偏远山村的教师,他们有着教书育人的伟大理想,却往往因为没有钱也没有权很多事情不能作出改变,他们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生存的压力往往会将理想腐蚀,没有了最基本的生活和制度保障,我们又该以何种理由去要求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往往是被忽视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也没有能力去与固有的体制做抗争。潘先生之“难”,是社会给予的危难,是理想与现实分裂的苦难。潘先生之“难”,难在无力改变,难在无力抗争,难在没有坚强的后盾。
【参考文献】
[1]袁国兴,《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任天石,《叶圣陶小说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陈蓉,《生存困境中的灰色灵魂——从生存视角论现代文学中灰色小知识分子形象》,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丁辉,《启蒙的独断与障蔽——〈潘先生在难中〉的精神局限说起》,孝感学院学报,2010年1月。
[5]王康,《潘先生形象再分析——二重读叶圣陶的灰色人生小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3月。
[6]陈仕持,《对潘先生,多点理解少点责备——重评〈潘先生在难中〉》,昌吉血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任天石,《叶圣陶小说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2陈蓉,《生存困境中的灰色灵魂——从生存视角论现代文学中灰色小知识分子形象》,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3任天石,《叶圣陶小说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