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清
【摘 要】 乡土资源是指“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情风俗、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的统称。一般包括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新课程改革呼唤执行力,教师教学执行力是左右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而乡土资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整合乡土资源对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执行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 键 词】 乡土资源;课堂教学;执行力
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响彻祖国各地,振奋了教育工作者的心,而教师的教学执行力对于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是十分重要的。所谓执行力,指转过身即行动,并且做到不折不扣出色地完成任务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呼唤执行力,教师的教学执行力是左右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而课改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与“课堂”,乡土资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指“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情风俗、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的统称。一般包括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单一地依赖于教材资源,忽视了对乡土资源的利用,使我们的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偏离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无法体验学习的快乐,自然就滋生了厌学情绪。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小笼中的小鸟放在天空中,使它能任意翱翔,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欲提高教师教学执行力,就必须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或德育资源”的观念,因此,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尝试整合丰富的南沙地区的乡土资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一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执行力。下面浅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教学探索的拙见。
一、分析背景,提出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基础,本课程又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南沙地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我曾多次组织课堂教学调查,汇总的部分数据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从数据分析中不难发现,我们现在的课堂,缺乏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存在着结构单一的倾向,偏重于文本资料,甚至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对于开发非文字性的乡土资源如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风民俗资源、政治经济资源等多样化的资源载体形式重视不够。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如果这种局面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会造成乡土资源的巨大浪费,课堂也难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难以激起学生的有效思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质量也因此难以提高。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重视对乡土资源的整合。
二、实验操作及方法
(一)了解乡情,储备乡土资源
储备丰富典型的乡土课程资源是打造乡土思想品德课堂的前提和基础。经过简单收集来的这些信息和资料,还不是真正的课程资源,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加工和整理。失真的信息和资料,不能作为课程资源,予以剔除;与教材联系不紧或是过于粗鄙不适宜于初中课堂教学的,也予以剔除。
(二)贴近生活,巧用乡土案例
无论新的还是老的思想品德教材,列举的材料往往离学生较远,且随时间的流逝显得陈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如能用好乡土素材,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学习成绩。
(1)将乡土人物引入课堂;
(2)将乡土自然、人文景观引入课堂;
(3)将乡土企业经济引入课堂。
(三)大胆创新,编制乡土习题
乡土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体现在新知识的巩固和深化环节,即使是练习,也可使用乡土资源实施教学。
在平时的课后习题训练中,我以南沙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例设置了一道综合性主观题。
材料一:从2014年9月27日至10月7日,南沙街在蕉门河道开展了广州市南沙水乡文化旅游节,拉开了南沙街创文明城区活动的序幕。旅游节期间,“花船迎亲,渔歌对唱”、咸水歌、麒麟醒狮表演等,将让广大市民感受一段岭南民俗风情的浪漫之旅。
材料二:2014年12月19日,南沙新区在百万葵园举行“两岸四地旅游文化发展研讨会”,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国内的两岸四地近百名旅游业专家、学者就妈祖文化与旅游合作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会上,与会人员还签署了“两岸四地旅游文化发展”倡议书。请回答:(1)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什么意义?(2)你参加过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请谈谈你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会。
这些乡土考题的编制,不仅能增强考题的亲和力,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成效
在本人推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整合乡土资源教学的摸索过程中,提高了教学的执行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了信心,同时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提高了,主要表现在: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改变了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学生的欢迎。
2. 增强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重视“活动”课教学,提出了“活动”的要求和原则,强调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而乡土资源大都来自本地区,具有开发起来便捷、经济、效果突出等优势,因而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思想品德课堂结合乡土资源教学使学生把生活中的信息与课本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调动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而学生在对乡土资源的挖掘过程中,要与各种人打交道,需要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到目的,这既提高了学生对生活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社会经验,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3.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把书本上抽象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所掌握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减少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感到政治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之中,并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从课堂教学改革导向看,整合乡土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具有不可置疑的优势和特点,它必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伴随着初中新课程的进一步推广而获得新生。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应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只要是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我们都应当充分加以开发和整合,从而充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我知道,探索的道路还相当漫长,我愿与各位同仁一起继续努力,使我们的教研、教改活动结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军华.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教育科学,2003(6).
[2] 高新芝. 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5).
[3] 余文森,吴刚平.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新课程推进中的通识培训读本[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