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杀好奇心的中国教育

2015-05-30 10:48
蓝盾 2015年12期
关键词:火星车火星英国

最近,一个关于中英两国教育方法比较的研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五名来自中国的普通中学老师,接受邀请来到英国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英国学生。四个星期之后,他们教出的英国学生在数学、中文和科学三项测验中取得的成绩比其他学生平均要高出10%。策划这项研究的BBC,还把整个过程拍成了三集的纪录片。

中国媒体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普遍用了“中国老师大获全胜”之类的标题,甚至带着洋洋自得的语气,仿佛这是中国教育面对英国教育的重大胜利。可是如果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认知仅止于此,那不得不说是一件危险的事。

面对考试结果,英国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们表面上大大方方地接受了所谓的“失败”,也承认了中国的教育体制的确存在可取之处(比如中国学生普遍对老师更为尊敬、英国学生则较为自由散漫)。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地听一听他们在接受媒体时说的话,就会知道其实他们心里明白得很,也绝对没有从此采用中国式教学方法的打算。

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特劳格尔是这么说的:“中国老师的教育方法和英国的青少年文化产生了冲突,我们的学生习惯向老师提问,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另外,英国学生也喜欢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他们不习惯和一大群人一起关在教室里学知识面很‘窄的课程。”

中国教育“成功”的实质,无非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拉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拷贝这样的做法,任何国家的学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并不神奇。可是每一个经历过中国式教育体制的中国人都明白,为了取得这样的高分我们所付出的沉重的代价,想一想我们写过的那些千篇一律雷同的作文,就让人心有余悸。

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斯特劳格尔校长更加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的学校缺乏想象力并且训导过多”,相比之下“英国的教育更优越”。

我们也已经在承受这样的教育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无论是在科学还是文化艺术领域,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作品,我们都明显缺乏创造力,因为我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早在孩提时代就已经被扼杀殆尽,成年之后自然有心无力。

参加实验的英国学生也讲述了自己的困惑。15岁的女生伦斯基说,在中国老师的班上,“正确的做法是把自己变成机器人,这让我很难适应。我本来习惯了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所畏惧,提出观点,通过小组协作提高自己技巧和增加知识”,可是中国老师的课堂环境“让人紧张而封闭”,“我们觉得自己必须要做到最好,如果不是全班最好,别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只有分数才是重要的”。

不只是教育,如今在英美,整个社会都形成了呵护好奇心和创造力的良好氛围。

最近正好还有另一则新闻,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在成功降落火星三周年之际拍摄了一张完整的火星全景照片传回到地球上。“好奇”号在2012年8月登上火星,展开火星探测任务。在那之前,早在2008年,NASA就面向全美5至18岁的青少年为这辆火星车征集名字,参赛者同时需要提交一篇短文讲述自己命名的理由。最后,NASA从公众投票选出的9个名字里,挑选了当时11岁的华裔女孩马天琪所起的“好奇”。

马天琪这样解释自己起这个名字的理由:“好奇心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总是会对星星、天空和宇宙深深着迷……人们常问我,为什么我们要去火星那样遥远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要探索?我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能够。因为我们好奇。因为我们作为人类,不会永远穴居在一个地方,我们总是会不停地想知道、想去找出山的那边、地平线的那边到底有些什么。”

这是我听过的对好奇心的最好描述,来自一个当年只有11岁的华裔美国女孩。

(摘自《新民周刊》)

猜你喜欢
火星车火星英国
沙尘暴让火星车差点丧命?
火星车的危险7 分钟
玩转火星
英国的环保
火星车越野赛
揭秘“天问一号”火星车
火星!火星!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