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玉
摘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审美文化的不同历来是体现各民族间差异性的依据之一,而审美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的具体呈现往往需要一些外在的载体。双簧管音乐作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音色而闻名。但是,在追求双簧管音色标准的同时,不同地域、民族在具体的表现上仍然有着些许的区别,而导致这种区别的本质正是各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差异性。哨片作为双簧管音色呈现的载体之一,对它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这种差异性进行解释。以下,本文就哨片对双簧管音色的影响与审美文化的差异性体现,以现今广泛使用的美式与德式两种哨片类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双簧管 哨片 审美文化
一、双簧管的声带——哨片
(一)哨片对于双簧管的重要性
双簧管乐器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在18世纪得到广泛运用,并开始进入交响乐编制。
双簧管结构为管体、哨片和音键三部分,制造双簧管的材料一般使用紫檀木、乌木、红木等。管身分为三上、中、下三节。双簧管音域宽广,从小字组的bB音至小字三组G音,具有丰富而温情的音色,抒情性是它的音乐特性。
双簧管发声原理为气流振动发声,哨片相当于人的声带,哨片的品质特性直接关系到音乐的好坏。它决定着音色、音乐表达、音乐内涵演绎、音乐色彩等诸多方面。因此,对于演奏家来说,对哨片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哨片的选择就是对声音特性的选择。
(二)德式哨片特点:哨片由苇片、底座、缠线(丝线与铜线)等几个部分组成。德式哨片厚度一般在0.56-0.60mm左右,宽度在7.0mm左右,德式哨片底座一般比较厚实,长度约46mm左右。哨片振动部位较短,音色饱满、宽厚,有穿透力,稳定性好。
(三)美式哨片特点:美式哨片相对于德式哨片来讲,苇片更薄,一般在0.50mm左右,韦片的宽度更窄,在6.50mm,振动部开口更长,更薄,发音部加长,吹起来较德式哨片省力、轻松,音色相对更亮,个人表达更自由。
二、审美文化对双簧管哨片音色的影响
(一)审美文化与时代精神
“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是人工而非自然的审美活动。它尤其指审美活动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意识形态方式”。谈审美文化不得不谈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个“颇有些玄妙的、带有浓厚黑格尔哲学色彩的概念范畴”。①黑格尔认为历史发展过程是绝对精神展开和实现它自身的过程,它通过不断否定自己将之前的环节包含于自身。“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它本身就像一粒种子,它蕴含着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就像一颗种子蕴涵着花朵和果实一样,“精神在最初迹象中已经含有历史的全体。”②一切处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审美文化都是时代精神展开其自身的中介。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世界历史是‘精神在各种最高形态里的、神圣的、绝对的过程的表现——精神经过了这种发展阶段的行程,才取得它的真理和自觉。这些阶段的各种形态就是世界历史上各种的‘民族精神,就是它们的道德生活、它们的政府、它们的艺术、宗教和科学的特殊性。”③
在审美文化的阐释中“时代精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当然,这里的“时代精神”带有浓厚的黑格尔哲学的味道,只有在这个层面上,对时代精神与审美文化描述和谈论才得以可能。因为,时代精神作为绝对精神的外化,它的某些精神特质必然在艺术这种文化形式中有所浸入和渗透;时代精神的变迁也必然是绝对精神在不断否定自己并将自己展开的表现。
时代精神是理解审美文化所依据的“前提信念”④。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类型,必然受制于时代精神。任何处于时代中的或物质或精神的现象都无法摆脱时代的烙印。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艺术是和整个时代和整个民族的一般世界观和旨趣联系在一起的”⑤;同时,音乐和其他人类精神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碰撞和互动也为时代精神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时代精神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如模子似的时代精神在一边,然后去影响另一边的好像时刻处于等待中的被塑造的艺术类型。相反,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在不同的层面相互影响和塑造。正如保罗·亨利·朗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所说的那样:“时代精神不仅反映在艺术中,也反映在人类活动从宗教礼仪到工程技术的每个领域中。但是,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存在某种统一的时代精神,它固定不变地表现在每门艺术中,并传达给我们相同的内容和意义。相反,我们发现,我们寻找的是各类不同艺术的意义总和,它们的综合才能构成时代的艺术精神本质。”⑥
因此,时代精神作为塑造和影响处于其中的精神现象的历史语境,从来都不是现成的、僵死的,也从来不是飞跃的、凭空的,毋宁说它是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既是蜕变的结果,却又永远处在蜕变的过程中。它在过去中不断地摆脱着过去,痛苦、挣扎、甚至血腥,却又厚重、新鲜、充满欢喜;它在当下不断地返回过去从而展望未来,迷茫、困惑、不断失望,却又坚定、憧憬、重获希望;它总是关涉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在三者的相互制约和平衡中找寻自身的重心,确定自己的价值。而这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就失去了世俗的经验层面上的涵义,他们并不是一一排列、先来后到,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而这种交织本身已然就是时代精神。
而无论是时代精神还是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受,最终都落到了“人”身上,落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一方面,时代精神是主体之间的互动方式、互动结果以及种方式与结果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这种受人与人相互关系塑造的时代精神反过来塑造主体,使主体形成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受。而人们对于时代精神的理解和感受又不断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结果。互动的方式和结果“反映在艺术中,也反映在人类活动从宗教礼仪到工程技术的每个领域中。”⑦
(二)德国审美文化对德式哨片的影响
德国以璀璨的哲学、音乐、艺术、制造闻名于世,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诗人、科学家灿若星辰,引领着世界的文化走向。德国人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理解造诣很高,这与他们的哲学底蕴和文化积淀密不可分,因此德式哨片发出的音色如同这个民族的血液一样,厚重、沉稳,严谨。
(三)美国审美文化对美式哨片的影响
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建国仅二百多年历史,人口结构以世界各国的移民为主,自由、民主是其文化特征。在这样的文化积淀下,其美式哨片发出的音色也是与其审美文化相传承的,美式哨片音色更个性化,更柔美,表达起来更自由。
三、双簧管德式哨片与美式哨片与音乐风格
(一)德式哨片与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早期以三和弦为基础,以各种大小调和声来表现音乐的个性,强调数量与弦律的对比。古典时期的作曲家遵循调性之间平衡的把控,让听众明确能跟随音乐的走向,注重音乐段落的均衡,观众能准确地感知音乐的运行。因此,双簧管在演奏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作品时候,由于此时期作品的特点极高音区和极低音区较少,需要平稳、饱满、醇厚的音色表现,这也恰好是德式哨片的音色特点。它的稳定性、音色醇美、宽厚相对美式哨片更适合演绎此时期的音乐作品。
(二)美式哨片与浪漫主义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的创作风格更倾向于自我情感的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幻想。音乐表现形式焕然一新。它传承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的音乐传统,更是开拓一种综合艺术;创立标题音乐;强调个情感的表现。作品富于幻想性,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浪漫主义音乐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了更大的自主性。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个人主义、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规则、严谨、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如果说古典主义时期是形式与内容匹配,浪漫主义时期是内容溢出了形式,现代主义时期就是内容颠覆了形式。
现代主义时期是一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艺术完全以个人意志为主导。
因此,在浪漫主义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在音乐从严谨走向自由,更自由的征程中,美式哨片轻柔的音色、自由的个人表达,自如的演绎风格无疑符合此时代精神的音乐特征。
外物的展衍取决于内涵的呈现,哨片作为双簧管音乐传播的媒介之一,它的形制、特点等本质上是由所处环境的群体审美情趣决定的,不同群体的音乐审美情趣的差异又导致了对哨片音色的不同要求,正如德式的宽厚、稳定,美式的透亮、自由。总之,双簧管德式哨片和美式哨片呈现出不同的音色特征背后来源于不同的审美文化,而时代的变迁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观念的转变,因此,哨片特色的差异性是一个时代、一个群体发展的外在体现,对它剖析的目的在于观摩人们在时代变迁中的点滴,进而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音乐学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CY2014043。
注释:
①同上,第3页。
②易德生:《“绝对精神”的展开与“上帝的自传”———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评议》,《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53-54页。
④[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译者序),杨燕迪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⑤[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8页。
⑥[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译者序),杨燕迪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⑦[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译者序),杨燕迪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参考文献:
[1]谢岳.西方管乐演奏艺术与技巧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2][英]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M]. 顾犇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杨燕迪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